●譚曉玉

Q:我是一位離婚的小學女教師。1997年與張某結婚,1998年我們的女兒出生?;楹笥捎趦扇诵愿癫缓?,經常吵架,發展到后來拳腳相加,關系十分緊張,遂于2000年3月經調解離婚。因為我工作單位離娘家很遠,自己又沒有房子,沒有條件撫養孩子,雙方協議,女兒張珊(現年3歲)由張某撫養,我每月負擔120元的撫養費,要求每周看望孩子一次。當時這些內容經雙方協商同意,都寫在離婚協議書中。離婚后,我每月按時交撫養費,開始幾個月,張對我每周看望孩子一次沒有什么異議,但自2000年11月起,張以他又重新組建了家庭,我經常探望孩子會影響他們夫婦關系為由,將探望孩子的次數逐漸減少,從每周一次減到每月一次,兩個月一次,直至最近完全拒絕我與孩子的任何接觸。我日思夜想自己的親生女兒,卻無法見面,請問我該怎么辦?
A:你可以告訴張,探望女兒是法律賦予你的權利,這是今年重新修正后的《婚姻法》賦予你的權利,即離婚父母對子女有探望權(探視權)。他無權剝奪,希望他遵守法律的規定,答應你的合理要求,定期探望女兒。如果他仍然堅持錯誤的做法,阻止你探望孩子,你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法院判決你與孩子定期見面。
修正后的《婚姻法》第三十八條規定:離婚后,不直接撫養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權利,另一方有協助的義務。這是因為父母與子女之間的關系,不因父母離婚而解除。根據這一規定,你有權利探望目前由你前夫撫養的親生女兒,你前夫有義務提供條件讓你與女兒見面。當時離婚時,你沒有直接撫養子女,也沒有經過法院訴訟判定你對女兒有探望權,那是因為當時的婚姻法還沒有這項規定,現在有了這一新規定,作為直接撫養子女的你的前夫不讓你探望女兒,你有正當理由向人民法院起訴他,要求行使你的探望權,人民法院應當受理的。如果探望條件符合,法院會支持你的請求的。
Q:請問探望孩子還要符合什么條件嗎?
A:修正后的《婚姻法》第三十八條第三款規定:父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的權利。其目的在于使子女得到較好的監護。探望孩子要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長,要便于撫養一方的管理和教育。如果探望的一方患有精神疾病,或者傳染病,就不便于探望由另一方撫養的孩子。因為精神病人無法控制自己的行為,會做出傷害孩子的舉動或言行,而傳染病患者會將疾病傳染給孩子,這些都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長。另外,還有的人借口探望孩子,不斷騷擾另一方,與另一方繼續離婚前的“戰爭”,發泄對離婚的不滿情緒,雙方的惡言相斗,甚至拳腳相加,必然會傷害孩子幼小的心靈。因此,對于借探望孩子為由而騷擾對方或有害于孩子健康成長的,法院將依法撤銷其探視權。從來信中得知,你身心健康,對孩子又有愛心,是真心喜愛孩子,而且履行了負擔撫養費的義務,提出探望孩子的理由是正當的,合情合理的,我想,法院是應當支持你的請求的。
Q:我能要求天天看望女兒嗎?
A:這個問題涉及到你探望權行使的方式、時間和限制如何確定。修正后的《婚姻法》規定:行使探望權利的方式、時間由當事人協議;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這就是說,要求探望的一方,是只能到直接撫養一方家中探望孩子,還是可以接出來;探望時間的長短,探視地點、次數、探視人員范圍等,應由孩子的父母雙方協商;如果子女有辨別是非能力,還應征求子女意見。從來信中知道,你的孩子年僅3歲,屬于民法上的無行為能力人,因此,你提出探望女兒,不需要征求孩子本人的意見。至于是在你前夫現在的家中還是在你們雙方約定的另一場所與孩子見面,每周見面一次還是二次,每次探望3小時還是6小時,會見孩子時要不要你前夫在場,還是由你前夫委托其他親屬陪同孩子見面,或者還有其他家庭成員參加,這些細節應由你與你的前夫協商后,雙方約定,互相遵守。如果你們對上述問題意見不一致,協商不成,你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由法院判決。我建議,你在提出探望的方式、時間以及限制條件時,既要能滿足你希望多看望孩子的心愿,也要體諒到你前夫的實際情況,盡量不要提出過分要求,比如說天天探望孩子,這樣會給你前夫的正常生活帶來不便。只有雙方互相體諒,達成協議,你才能更好地享受探視權,從而滿足你探望孩子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