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 毅 風 琴
大才子蘇軾在杭州做客時,有一次朋友請他吃飯,當地知府楊貴與縣令王筆也在座。宴席上有人提議,誰的詩作得好,誰就是首席上賓。
王筆搶先賦了一首:“一個朋字兩個月,一樣顏色霜和雪;不知哪個月下霜,不知哪個月下雪。”賦詩完畢,王筆沾沾自喜,自以為美,等待人們贊賞。
此時,一位賓客亦賦詩一首:“一個出字兩重山,一樣顏色煤和炭;不知哪座山出煤,不知哪座山出炭。”
楊貴連夸這兩首詩作得好,然后也作了一首:“一個呂字兩個口,一樣顏色茶和酒;不知哪張口喝茶,不知哪張口喝酒。”
楊知府的詩當然贏得了一陣掌聲。
蘇軾早知楊貴與王筆都是貪官污吏,便借題發揮,漫不經心地賦詩道:“一個二字兩個一,一樣顏色龜和鱉;不知哪一個是龜,不知哪一個是鱉。”吟詩完畢,引得滿堂喝彩聲。王筆在鼓完掌后,突然覺得有些不是滋味——這“龜”和“貴”、“鱉”和“筆”音相近,豈不是在罵我們!隨后,氣急敗壞地指責蘇軾道:“大膽狂徒!你竟敢辱罵知府大人與我!”
蘇軾卻鎮定自若,不慌不忙地回答道:“王縣令何出此言?要說罵么,你們的詩才是罵!霜雪怕見陽光,煤炭可燒成灰,茶酒進肚排出來的是尿。而我這詩,龜和鱉乃是象征長壽之物,我是為祝壽而作,何見得是罵呢!”一番話說得對方啞口無言,只好不停地喝起了悶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