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北:怎一個“怪”字了得
臺北步步藏危機,當地人認為“罪案”是這個城市最嚴重的社會問題 ;臺北是墮落之城,未成年媽媽每年“誕生”成千上萬;臺北脆弱得很,小小的臺灣3天發生26起自殺案;臺北是“情”字圣地,“五子登科”的錢財、夫妻、房子、車子與孩子中,年輕人把夫妻擺在第一位;臺北是品位天堂,擠入亞洲生活素質排行榜三甲之列;臺北是繁華所在,燈紅酒綠,歌舞升平;臺北是驚弓之鳥,風吹草動,股市崩盤……這就是今天的臺北,繁榮攜衰落同行,希望與絕望共舞,催生了形形色色、千奇百怪的社會現象。
你沒看過的政治模仿秀 模仿秀看多了,但以政治人物為模仿對象的“秀”看過嗎?眼下,這類節目正火爆寶島,說起政治“秀”節目中的“陳水扁”、“呂秀蓮”、“連戰”、“張俊雄”、“馬英九”,那可真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臺灣當前主要的政治人物都在政治“秀”節目中固定“亮相”, 演員們把那些平時衣著光鮮的大人物刻畫得惟妙惟肖,卻又極盡夸張之能事,惹來觀眾開懷大笑,節目收視率一路長紅,模仿者們也就賺了個缽滿盤滿。曾經紅極一時的高凌風原本在演藝圈銷聲匿跡,近兩年生意失敗,更是走投無路,多虧爹媽會生,讓他跟新上臺的“行政院長”張俊雄長得像雙胞胎,就憑這,當上了“主席有約”中的“張院長”,每周進賬5萬新臺幣。高凌風演藝生涯的第二春儼然來臨,2000年底推出新唱片,當然,還得靠“院長大人”掙錢——歌曲大都跟時事有關。
陳水扁”、“呂秀蓮”的模仿者唐從圣、劉爾金同樣獲益匪淺,唐手中的節目比胡瓜還多,難怪可以干掉周潤發,當上“三洋維士比”的產品代言人。
模仿者的煩惱也不少,尤其在政治人物面臨政治難題時,他們也成了替罪羊。唐從圣透露,他最害怕的就是觀眾打電話直接參與節目,一副要他為政治混亂和經濟不景負責的口氣,甚至要他當場下跪、道歉,天天如此,真是吃不消。就連在路上,迎面過來的老伯也用嚇人的眼神盯著他不放,陳蕭緋聞案期間,更是有人直接問他跟蕭美琴到底是什么關系,呂秀蓮是不是真的嘴巴很大。
這些模仿者被媒體戲稱為“另類民意代表”,原因很簡單,眼下臺灣時局不穩、經濟動蕩,窩著一肚子氣的老百姓無處發泄,而政治“秀”節目中,觀眾可以打電話直接參與,提出問題,或“點播”模仿者演些滑稽可笑的戲,雖說只是向模仿者發炮,也總能找著點心理平衡。
百萬人爭睹企鵝下蛋 小小一枚企鵝蛋,讓臺北以及整個臺灣陷入不可想象的狂潮中,數以百萬計的人潮涌入企鵝館爭睹寶貝蛋;電視臺則對此做連續報道;政治人物甚至以企鵝孵蛋為例大談政治,一出“全民孵蛋”的鬧劇熱鬧開場。
似乎每隔一段時間,臺灣社會就會出現狂飆的“崇拜物”,從兩年前幾乎三步一家的蛋撻店、席卷老少的凱蒂貓,之后動物園的無尾熊,再到去年底今年初的企鵝蛋,一波又一波以鋪天蓋地之勢風靡全臺的現象,“在我看來這都是一種社會的集體歇斯底里?!迸_北市文化局長龍應臺一語中的。
“這是不折不扣的旅鼠現象!”臺大哲學系教授林谷芳另有一番見解。旅鼠是北歐的特有鼠類,“這種動物連自殺都是集體的?!彼馕?在個人缺乏自信、生命缺乏空間的情況下,人的行為就必須依附在整個群體之下,否則就會感到不安。
“努力工作的女人最美”這是前些日子臺北最流行的廣告語,此語一出,立即在社會上引起一陣不小的騷動。最震動的當屬男人們,此語成了男人們評價新時代女性美的重要標準。
在封建社會,女人作為陪襯角色而依附于男人,男人對女人的美聚焦在形象上;在經過一系列的革命之后,女人開始走上社會,協助男人共同支撐起家庭,男人對女人要求的不再僅僅是外觀的美了,他還需要女人可愛,也就是需要女人有思想,也就有了女人不是因為美麗而可愛,而是因為可愛而美麗;到了如今,女性獨立的思潮空前高漲,大多數男人也越來越失去獨立撐起整個家的能力與底氣了,他們需要女人去工作,而且需要女人努力去工作, 以臺北為例,政局不穩,經濟不景,社會動蕩,男人為了生計疲于奔命,如果身邊人能撐起半邊天甚至整個天,那該多好!

●香港: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吧
說到香港社會,你首先會想到什么?小馬哥?古惑仔?古惑女?看來,你對香港的了解僅限于銀幕世界,其實,這里是全世界最安全的城市之一,最新的調查報告顯示,香港在人身安全方面的評分居全球首位。真正讓香港人頭痛的三大難題,一是人口稠密,其次是污染,另外還有貧窮。
“發三師”神話不再在一向被認為是富裕的香港,貧窮成為港人關注的問題,跟金融風暴后香港出現的經濟衰退有關,就連延續幾十年的“發三師”神話近幾年也面臨考驗。所謂“三師”,是指律師、會計師和醫師。六七十年代開始,香港經濟起飛,這些專業人士憑借專業知識,“發”了大財,奠定較高社會地位,許多父母都盼望子女能躋身其中。但金融風暴過后,除醫生受影響較輕外,律師和會計師都風光不再。
黃麗明好不容易在美國取得建筑系學位,回到香港后月薪卻只有1.7萬港幣,而她能保住飯碗實屬不易,她的許多同行都被迫加入失業大軍行列。金融風暴之前,這種情況簡直不可想象,律師一向是住豪宅、開名車的一群,在香港律師行的字典里,從來沒有“裁員”、“失業”等詞匯,如今,律師捧的金飯碗出現裂縫,過去乏人問津的港府律政司鐵飯碗頓成搶手貨,而法律系的畢業生更可能“畢業即失業”。
經濟衰退的冷鋒,會計師行業同樣不能幸免于難。但香港人向來是善于創造奇跡的一群,他們中1/3的人是“工作狂”,把生命中絕大部分時間用于工作,追求物質生活,而且視財富、地位、權力最為重要,創造了讓世界驚奇的“香港奇跡”,人們有理由相信,他們還將繼續在逆境中再創奇跡。

廉政風暴從這里刮過彈丸之地的香港,頭上頂著無數的“第一”,最新一項研究報告顯示,香港在今年被評為官僚問題最輕微的地區,遠比第二位的美國理想。筆者以為,香港的政治架構中,有一個部門不可不提,那就是廉政公署。今年2月正值廉政公署成立27周年,在1/4世紀里,港府基本剎住了貪污賄賂的不正之風,香港由賄賂盛行的社會蛻變為亞洲最廉潔的城市,廉政公署實在功不可沒。
20世紀70年代,整個香港幾乎被貪污腐蝕得爛透了,警隊中所有職級都有人貪污受賄,并且組成了非常制度化的貪污集團。貪瀆之風更是無孔不入,救護員接送病人往醫院前,往往向病人索要茶錢,病人到醫院也要打點醫院職工,才能取得開水。就連消防員救火前,也要收開喉費。27年前出任首位廉政專員的姬達回憶說:“我時刻都留心觀察,始終想不出哪個部門是絕對廉潔的。警察的貪污情況最為嚴重,一些警長為求駐守某個警區,不惜付出25萬港元的代價,以便日后獲取豐厚回報?!?974年,時任港督的麥里浩認識到香港貪污問題的嚴重性,終于決定成立廉政公署,并委任姬達為廉政專員。
成立初期,廉政公署的大部分調查對象為警務人員,激起部分警員不滿,1977年10月,47名警員試圖沖進廉政公署總部,釀成著名的“警廉沖突”,廉政公署的地位面臨嚴峻挑戰,但在港府高層的支持下終于渡過難關,并在以后的歲月里為香港的繁榮做出了巨大貢獻。
當京劇碰上英語當京劇碰上英語,會是怎樣的情景?想知道答案,就到香港去看看。
京劇是中國的國粹。在香港,你時不時都可以聽到京劇那渾厚沉實的唱腔。內地京劇團到港演出,你可以購票進場;京劇票友假日在會所自唱自娛,你可以免費傾聽。奇怪的是,英語水平相對較高的香港人,除了在日常會話中夾雜著一兩句英語外,有時竟然用京劇的唱腔唱起幾句英語歌來,來個漢英大雜燴。這種奇特的現象居然還蔓延到電視臺;全副京劇行當的廣告藝員,用京劇腔調唱著英文廣告詞。
只有在香港,這個處于東西方文化的交匯點,才會有如此奇特的景觀。信手拈來,又是一例。
香港是個移民社會,來自各地的移民帶來了各地文化的同時,也帶來了各地不同的信仰,于是各地人民尊崇的“神明”都分靈到了香江。可是,香港寸土寸金,哪有外來“佛公”的立足之地?于是神廟便不能擇地而建,只有由商業樓宇來改造了,“佛公”、“佛媽”們便住進了套房。如北角英皇道麗宮大廈五樓A座就是香港寶泉庵,該庵雖然建在套房內,卻也雕龍畫柱,金碧輝煌。

●上海:明天會更好
今年流行“哈上?!边€記得前幾年的哈日風、去年的韓流來得有多猛烈嗎?可到了現在,如果你還老把哈日、韓流掛在嘴邊,就顯得有些落伍了。要知道,哈日、哈韓絕非潮流的全部,眼下來勢最猛的當屬哈上海。想想王家衛的《花樣年華》,再想想風華絕代的張曼玉和一款款美侖美奐的典雅旗袍,想想頻頻曝光的東方明珠塔、浦江兩岸現代感十足的高樓群,還有無孔不入的上海貨,老上海的魅力已在不知不覺間游走世界各地,而新上海的朝氣正掀起新一輪的上海熱。
潮流中心的上海當然是走在潮流的浪尖。眼下,什么玩意最流行,到上海轉一圈,答案出來了:拍人體寫真。照相館提供的拍人體寫真服務,以前是明星的專利?,F在,上海不少年輕女性也開始走進攝影棚,為自己留下一份最真實的記錄。拍寫真的女性中,有不少是受過高等教育的白領,她們認為,人體寫真只是對自身的一種記錄方式而已。很多女性反映,寫真集只留在家里與最愛的人分享,連父母也不在其內。也有不少女性純粹出于“好玩”或者“模仿明星”的心理,才走進攝影棚拍寫真集的。據悉,人體寫真攝影價格從600元至3000元不等,多數女性選擇1500元到2000元之間的價格。
我有一個轎車夢對大多數上海人來說,花兩三千塊錢拍個寫真不算什么難事,圓了汽車夢才是理想所在。近兩年,由于分期付款方式流行,加上汽車減價,越來越多的上海人可購買價格約12萬元的小車,有車家庭急遽上升,且年均增幅超過五成。
事實上,在中國的許多大城市,包括上海,轎車進入家庭的話題越來越受關注,媒體上動情的宣傳,汽車展示會上的萬頭攢動,汽車廠商排浪般的廣告攻勢,都使老百姓相信,轎車時代已非遙不可及。
做皮革生意的上海小商販王某,購買了一輛“昌河”牌小貨車,自己開車運貨,但這輛不起眼的小貨車時常遭交警攔截,王某索性棄“昌河”換“奧迪”,新轎車成了裝貨、談生意、全家出游的代步工具,此后在街上很少被攔截。
乍浦路是上海著名的小吃街,有一段時間,海鮮城酒家門口停著一輛黑色“奔馳”,不過老板出門卻都是“打的”,知情者說,這是老板的私家車,“奔馳”是招牌,他是想讓客戶知道,餐廳是有實力的。G
海外星云 2001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