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甫德 何 鋒

沒有哪個父母是不愛孩子的。從孩子呱呱落地到他長大成人,父母傾注了全部的愛心。可是,僅有愛心是不夠的,您還應該了解兒童心理發育的特點,才能有的放矢地對孩子進行教育。為此,我們請北京回龍觀醫院的心理專家為您介紹兒童從出生到青春期要經歷的5個關鍵的轉折期,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
新生兒期(0—1個月)
由于剛剛脫離母體,新生兒要在生理、心理上突然適應外界環境的巨大變化。您可別小看這短短的1個月,這段時間新生兒的腦功能發育是否正常,將對以后的心理健康產生重大影響。為讓孩子更好地適應外界環境的變化,您可以有意識地與孩子進行語言交流,或讓孩子聽聽音樂,還可以在孩子視力可及的范圍內,掛一些顏色鮮明的東西,如氣球、絲巾等,并要經常變換顏色,如在孩子哭鬧時掛藍色氣球,讓他安靜下來;在孩子剛睡醒時掛紅色氣球,讓他興奮起來。
1歲左右
在此期間,不應坐等孩子各項功能自行發展,而應主動對兒童進行注意力、語言表達及動作協調能力的訓練,可選擇爬行、滑梯、接拍球、跳繩等。這一過程應持續到3歲以前。
3歲左右
3歲的孩子最明顯的變化就是表現出強烈的獨立愿望,希望什么事情都自己來做。雖然他們吃飯時可能弄得飯桌上到處都是飯粒,玩玩具時弄得滿床、滿地亂糟糟的,但他們自認為不錯,不讓家長幫忙。這時您千萬不要壓制孩子的獨立意識,而要因勢利導地訓練和培養孩子的獨立操作能力和獨立思維能力,有意識地鍛煉孩子的膽量、勇氣及與小朋友交往的能力,還要繼續加強運動協調能力的訓練。
6歲左右
6歲孩子的社會角色改變了,他們將從幼兒園步入校園,每天需要完成作業,身上有了壓力。在上學之初,您應對孩子出現的某些問題特別注意,如寫作業拖拉、粗心大意,做事注意力不集中、經常虎頭蛇尾,性格膽小、怕事、愛哭、愛發脾氣等。這些問題如不及時糾正,到八九歲時就會變得更加突出,從而影響學習成績。因此,對于剛上學的孩子,老師和家長的教育重點應是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及行為方式。
青春期(女孩子從12歲左右開始,男孩從14歲左右開始)
心理學家把青春期稱為“第二斷乳期”。進入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們,開始從心理上擺脫對家長的依賴,即使對于家長正確的建議,有時也會產生逆反心理。他們在思想、情緒、行為、自我意識、處世態度等方面明顯不同于兒童期,但與成人相比還很不成熟。這一時期的中學生最煩、最不愿接受的就是居高臨下式的教育(即所謂的“家長式教育”)。所以,您要學會與孩子平等相處,努力和他們交朋友,即使工作再忙、事務再多,也應該經常抽時間陪他們聊聊天、散散步等,千萬不要對他們述說的內容表現出不感興趣,甚至厭煩。只有這樣,他們才會愿意與您講心理話。另外,您不能以完美主義的態度對待孩子。現代社會競爭激烈,絕大多數家長望子成龍心切,對孩子的要求近乎完美,結果盡管孩子有了明顯的進步,各方面表現都很不錯,但還是得不到家長的表揚,久之就容易使孩子失去自信。其實,適時表揚孩子是您最應該使用的教育手段。此外,您對孩子的言行要適當約束、引導,既不能放任不管,也不能全面限制,要給孩子創造一個寬松的學習環境,讓他們自由自在地茁壯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