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對于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這話不假。
當我第一眼看到這位當今國際T型舞臺上的當紅明星埃斯特·卡尼亞達斯時,著實訝異。第一感覺就是此人長得太有些對不起觀眾了,非但沒有感覺到美,反倒覺得有幾分丑像。雖說極富個性,但恐難為多數人所接受。再后,當我重新認識她時,便愈發覺得其美了。套用一句現在流行的時尚語就是她的確很“酷”。酷斃了!正如介紹她的文章中所說的那樣,她渾身上下無不散發著一種野性美的魅力。她的形象無疑在向人們昭示著什么是叛逆、漠然、冷艷、孤寂、性感以及神秘。
由此我覺得,原來對于美的發現和感悟也是需要時間和過程的。有些美,第一眼就有可能讓你眩目,使你心跳加速,然當你再去注視的時候,也許全然沒有了先前的感受,或許還會覺得不過如此;有些美也許是在你不經意間,淡淡地、漸漸地進入了你的視線,然而卻深深地、久久地印在了你的腦海,滲入了你的骨髓,融入了你的血液之中。前者或許是一種轉瞬即逝、曇花一現的美,而后者則是一種恒久的美。隨著時間的推移,猶如一壇陳釀,愈久彌香。
看到埃斯特·卡尼亞達斯,我不禁想起我曾在一篇文章中說過的一段話:看到那些美的東西,我便不由得慨嘆造物主的神奇,她在造物的同時,賦予了某些美的特質,然而并未使這些美的東西千篇一律、千人一面,而是讓其各領風騷,各具神韻。美得千姿百態,美得儀態萬方,美得美侖美奐,美得恰到好處。
美是自然的。現代人在欣賞了太多的“現代美”之后,大都產生了一種回歸自然、返璞歸真的審美趣向,追求和崇尚原始的、野性的、自然的美已成為當代人的一種審美時尚。
人類社會發展到了今天,經過了一個相當漫長而艱辛的歷程。人類在走出野性邁向文明的進程中,發現和掌握了一些先進的文化,同時也丟掉了許多原始的、本質的東西。然而丟掉的,可能永遠也找不回來了,但人類始終沒有放棄找的念頭。也許有一天,人們會找到,但找到的已不再是原本意義上的東西了。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美是一種感知,一種體悟,一種感動,是一種被愉悅的心情。發現美需要一雙審美的眼睛,認識美需要一份自然平和的心態,體悟美則需要一定的時間和過程,保留美更需要一種恒久的信念和耐心。
美存在于大千世界,萬事萬物之中。美就是美好,就是美麗,就是賞心悅目。如果我們每個人都有一顆審美的心,那么你會覺得在你的周圍,處處充滿了美的事物美的人,美無處不在,正可謂“春城無處不飛花。”
如果你想擁有一份好的心情,你何不去做一個美的發現者、美的天使和守護神,那時你收獲到的肯定不只是一份好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