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天際飄過一場清新的雨,編織了一道斑斕的虹;七種色彩在清涼的霧氣里你擁我擠地爭艷。一道虹橋橫跨在現實與理想之間,銜接古今。
阿拉米就這么靜靜地坐在山間,沐浴在自然與文字的光芒中。多少年了,在紛擾不休的以色列,她隨著父母尋尋覓覓,終于在特拉維夫北部找到了一片樂土——帕爾代斯漢納鎮。
在這個民風淳樸的小鎮,人們放下了種族仇恨,放下了爭端,按照自己的意愿自由過日子。
只要到過帕爾代斯漢納鎮的市集,就可以體會到多采多姿的生活模式。小販擺賣的壽司和花茶,率先征服來客的味覺;用陶瓷制成的月亮擺設,輕易抓住每個人的目光;吉他手自彈自唱的以色列國歌時刻縈繞耳畔;而在那一大片松樹的樹蔭下,還有按摩師等著替人們消除疲勞。如此熱鬧的景象,與昔日街上只見荷槍實彈的士兵,委實有天淵之別。
帕爾代斯漢納鎮距離特拉維夫只有30分鐘車程,是以國動蕩亂世中一處罕有的凈土。因此,最近幾個月以來,不斷有特拉維夫和其他市鎮的居民遷移至該處定居,遠離紛爭,尋覓生活上和心靈上的寧靜。
這批新移民大多數是藝術家、音樂家和哲學家,為當地文化注入了不少新元素,包括各種另類療法、瑜珈、健康食品和東方哲學等,令整個社會頓時活躍起來,今年春天更舉行過至少四個大型的新紀元節慶,吸引了上萬人參加,而全以色列最大的互補醫學院也設在當地,今年更破天荒有多達2000人就讀。
海法大學心理學教授阿卡普曾經撰寫過一本書《絕望與解脫》,他分析道:“在以色列生活,代表你經常要活在壓力之下,而且面對變幻莫測的未來。搬去帕爾代斯漢納鎮之后,你就可以逃離暴動,投入有機園藝或有機療法,不用再去思考其他的實際問題。”
戰爭可以產生藝術,但產生不了哲學。
阿拉米逃開了人體炸彈,遠離了電腦病毒,來到了這片世外桃源。能夠住在這樣的環境,是多么的幸福。她常常將彩虹和落日這兩種美景聯想在一起:當世事越黯淡,人性的尊嚴越被蔑視,她希望每天都過這樣和平的生活,讀書、跳舞、運動,尊嚴如眼前美景、如天上彩虹,高潔、神圣、自在。
《海外星云》(2001年2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