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納總統羅林斯是在政治動蕩、民族苦難深重中成長起來的新一代領導人。在我出使加納兩年多與其交往中,確實感到他雖身受西方教育和影響,對中國了解也不甚多,但他如同非洲其他領導人一樣,對中國懷有一種特殊的感情。我們之間逐步建立起來的友誼,對加深兩國人民間的密切關系具有重要意義。
從民族主義軍人到民選總統
羅林斯于1947年9月22日出生在加納首都阿克拉。其父親是蘇格蘭人,母親為加納埃維族人。他畢業于阿奇莫塔中學,1967年9月和1968年3月又先后到加納軍事學院和塔科拉迪空軍飛行訓練學校受訓。他于1966年被任命為空軍少尉,1967年升任中尉,1968年晉升上尉,此后一直保持這個軍銜。
羅林斯成長在加納政治和社會激烈動蕩的年代。從1957年獨立到1979年的22年間,加納經歷了五次政權更迭,12次軍人政變,三度奪得國家政權。持續的政治和社會動蕩,使加納這個以“黃金海岸”而聞名的非洲較富裕的國家經濟每況愈下,人民生活極度困苦,而貪官污吏則斂財自肥。加納獨立之后培養起一批年輕軍官,土生土長,具有強烈的民族感情,不滿社會現實,探索民族解放的道路;他們也敢作敢為,富有犧性精神,從而成為國家政治活躍的新因素。羅林斯就是這些民族主義軍人的典型代表。他三次發動政變,一次主動交權。1982年1月中旬,羅林斯組成包括一些反對黨領導人及部分軍人、學生和工會負責人組成的“全國臨時保衛委員會”,自任主席(即國家元首)。1992年11月,加納舉行“多黨民主”選舉,羅林斯以壓倒多數選票當選總統,使他這個原本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成為一個傳奇式的新一代國家領導人。
關 鍵 時 刻 見 真 情
我是1991年9月中旬抵加納上任的。因為距我國慶招待會僅有約兩周時間,加納外交部在我抵達后一周內就安排了遞交國書,儀式極為隆重。按加納政府禮賓規定是向大法官遞交國書,故未見到羅林斯。過了一段時間,羅林斯單獨約見了我,地點是在一座城堡(即總統府)里一間極普通的辦公室。當禮賓官把我引進屋時,羅林斯和城堡里的外交部官員都已入座。羅林斯笑著站起來同我握手并把加方官員一一介紹給我。羅用英文講起話來,遣辭造句都很講究,并具有哲理和邏輯性。他同我并排坐在一起,讓加方官員首先分別介紹加納政府的內外政策。然后,羅不講客套,直言希望大使閣下通過有效的工作,使中國政府和人民更好地了解加納,也使加納人民更多地了解中國。他感謝中國政府對加納一貫而有效的援助。我強調援助是相互的,我將不遺余力地為中加兩國和兩國人民的友好合作關系而努力工作。對于這次會見,我的印象是,他富有軍人氣度,精明強干,也是一個有民主作風的人,不搞一言堂。
第一次會見后不久,中國援助的加納國家劇場主體工程已接近完成,很快轉入內裝修。一日,我們突然接到工程領導小組的電話,說羅林斯要來視察工地。我連忙趕去,不一會羅林斯來到。他輕車簡出,坐一輛吉普車,只有幾個人陪同。工程領導小組組長向他簡單地介紹了工程進展情況后,我們陪他參觀。他興致很高,到處觀看,于是工地沸騰起來。施工的工人多是黑人青年,他們看到羅林斯激動異常,高喊著羅林斯的愛稱(杰里·約翰)的英文縮寫“J !J !”。羅林斯也頻頻向他們招手,并不時停下來同他們打趣開玩笑。
東歐劇變、蘇聯解體,西方掀起的“多黨民主”浪潮劇烈地沖擊著非洲大陸,許多國家被迫舉行“多黨民主”選舉。1992年,加納也正式宣布舉行大選的決定和步驟。選舉法公布后,傾刻間出現了七八個政黨,并隨之展開競選活動。然而,羅林斯對是否參選卻遲遲不表態,這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一天,總統府通知我,羅林斯夫人在家里約見我。我按時趕到羅林斯家里。那是一個不大的白墻環繞的小院,院內草木蔥郁,只有一幢兩層的小樓。我被引進一樓的會客室,仆人送上茶后,夫人開門見山地對我說,羅林斯已決定參加競選,為此要趕制一批印有羅林斯頭像的T恤衫和其他群眾活動的紡織品。她說,有人建議請香港的公司趕制,但他們還是相信中國朋友,不知能否在兩個月左右的時間內趕制出來。我感謝羅林斯夫婦對中國的信任,答允全力以赴。我們的紡織品公司不負所望,按時保質保量地交了貨。競選期間,羅林斯的支持者都穿上了印有羅林斯頭像的T恤衫,氣勢奪人。經過幾個月的如火如荼的競選活動,羅林斯這個深受貧民、尤其是青年人擁護的傳奇式領導人,以壓倒多數的選票當選為總統。選舉結果公布后,在總統府的庭院里舉行了盛大的慶祝招待會。在招待會上,羅林斯發現了我們夫婦,趕忙走過來同我們熱烈握手,我們向他表示祝賀。他一邊答謝,一邊微笑,笑得是那么開心。似乎是有意的巧妙安排,緊接著就是慶祝羅林斯于1981年奪取勝利的“12月31日革命”紀念日。前一天晚上,在獨立廣場舉行了大規模群眾歡慶晚會,伴隨著文藝演出,不時騰空升起中國提供的焰火。焰火絢麗多彩,異常壯觀。會議主持人一再表示,“感謝中華人民共和國給我們的這些艷麗非凡的焰火”。這時,全場和看臺上外交使團的人熱烈地向我鼓掌。次日晚上,首都正式定點施放焰火,市民傾城出動,觀看這在加納歷史上罕見的壯觀景象。隨著焰火在天空綻開,人們一片歡呼,有的高喊“中國!中國!”
不斷加深的中國情結
幾個月后,國家劇場峻工,中加雙方合力舉行了隆重的交接儀式。中國派出部級代表團出席,文化部派出青海省雜技團同加納藝術家們同臺演出,還在劇場內舉行了廣東省商品展銷會,在加納又掀起了一股“中國熱”。
舉行交接儀式那天下午,近千名來賓聚集在劇場門前的廣場。會場內彩旗招展,歡聲笑語;會場外自發趕來的首都市民人山人海。國家劇場外形酷似一艘揚帆遠航的巨輪,面向大海,船頭兩側噴泉高射,水柱飛揚,猶如航船破浪高速行進。在儀式上,中加雙方代表發表熱情洋溢的講話,共贊兩國友誼。羅林斯總統親自剪彩,并帶領官員們興致勃勃地參觀各種設施,連聲稱贊工程的設計和質量。之后,羅林斯和政府官員、外交使節等觀看中加兩國藝術家演出。演出結束,羅林斯上臺同演員一一握手,熱烈祝賀演出成功。這是中加關系史上一個重大事件。正如加方所說,國家劇場的建成是中加友好關系發展的又一“里程碑”。
西非是臺灣當局開展“實質外交”的重點地區之一,加納也是他們蓄意奪取的對象。臺灣當局不時以經貿團組名義派人到加納活動,并收買拉攏加方高級官員,邀請加方組團訪臺,妄圖發展政治關系。有一次,我們得知一個包括部級官員在內的加納代表團即將訪臺。我奉國內指示親自出面交涉,打掉了這個活動。在總統府的一次會議上,羅林斯嚴肅指出,今后任何人擅自同臺灣來往,要追究責任。從此以后,較大的涉臺事件基本沒有發生。
過去,羅林斯夫婦作為國家領導人和婦女運動領導者曾先后訪華,對中國情有獨鐘。他們信任中國人,住宅的修繕找中國公司,有了病痛找一位旅居加納的中醫,過生日就到中國餐館訂中國菜。據了解,羅林斯夫婦同外交使團很少單獨交往,但中國大使除外。有一次,我和夫人邀請總統夫婦到使館來吃中國飯,他們欣然接受。那天晚上,羅林斯自己駕車偕夫人和兩名保鏢按時來到我的官邸。我們為他們準備了六菜一湯,完全是一種家庭式的晚宴。總統夫婦吃得十分開心,像在老朋友家做客一樣,又說又笑,無拘無束。席間,總統夫婦還回憶起他們過去訪華時的情景,懷念之情溢于言表。
1993年8月,我奉調回國與羅林斯告別時,他深情地說:“你走得太匆忙了,我不能款待你和夫人實在遺憾,希望我們今后能有機會再見面。”他感謝中國政府總是給加納派來富有開拓精神的得力大使。1998年,羅林斯夫人率婦女代表團訪華,在加駐華大使為該團訪華舉行的招待會上,我們同羅林斯夫人又見面了。老朋友相見分外高興,有說不完的話,而她的第一句話就是“我們非常懷念你們”。▲
(作者曾任駐加納大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