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東和平進程一直是國際社會關注的熱點,一度已柳暗花明的巴以和談最近又陷入了“山重水復疑無路”的僵局,以色列軍隊和巴勒斯坦的警察部隊之間的武裝沖突時而發生,加沙地區充滿了戰爭的火藥味。以軍的強大實力在歷次中東戰爭中得到了驗證,而反觀巴勒斯坦,阿拉法特擁有多少部隊?巴勒斯坦解放組織有能力和以色列對抗嗎?
早在1995年巴以雙方簽署的《奧斯陸協議》中明確規定,巴勒斯坦可以建立一支能在巴勒斯坦權力機構控制下的、確保公共秩序的內部安全的警察部隊,并在臨時協議第一附件的第四條中確定了這支警察部隊的運轉框架和權限,同時,協議也提到,要組建一支由阿拉法特直接領導的統一的部隊,巴勒斯坦警察部隊就是在這種情形下誕生的。
巴勒斯坦警察部隊是由配備輕武器和幾輛裝甲車的3.5萬名士兵組成的內衛警察部隊,它可分為六部分:民事警察管理交通,與犯罪行為做斗爭等;情報局負責收集情報;事件預防部隊似乎是一個反間諜機構;巴解組織以前負責阿拉法特人身安全保衛工作的17軍改名為“總統安全部隊”;民防部隊負責處理包括火災在內的最緊急的任務;國家安全部隊則更像一支正規軍隊的雛形,它包括情報部隊,海岸警衛隊、空軍小分隊、代替邊防部隊的海關人員、軍事警察。
除此之外,最使以色列的戰略家們感到不安的還是巴勒斯坦抵抗組織中各派的準軍事組織。這些準軍事組織的結構很不透明,人數也不公開,但它們的目的卻很清楚:繼續同占領者做斗爭。自從和談陷入僵局后,這些在和平進程中處于“休眠”狀態的地下組織又恢復了活力。最穩固的組織是阿拉法特的“法塔赫”,“法塔赫”擁有一支非常守紀律的民兵自衛隊“坦齊姆”?!疤过R姆”由兩個40多歲的軍官馬爾萬·巴爾古提(在約旦河西岸)和馬希爾·埃利(在加沙)指揮。他們的士兵年齡為18~35歲,以隊為組織單位,分布在每個難民營,每個村子和每個城市街區,從來不用恐怖主義謀殺來對付以色列平民。但是這些隊伍在群眾性的示威和武裝的民眾抵抗運動中卻可以起到脊梁的作用。他們的培訓任務由以前的游擊隊組織“黑虎”承擔。
至于伊斯蘭原教旨主義組織,它們非常擅長自殺性恐怖行動。其中哈馬斯(伊斯蘭抵抗運動)的成員最活躍。尤其是伊茲丁·埃爾卡西姆旅,這是一支與1996年震驚以色列的爆炸浪潮有關的殉教隊伍。獨立于政治領導機構的這個伊斯蘭抵抗組織招募自愿者的方法也很特別,先是由最激進的教長在清真寺中進行仔細挑選,然后再進行招募。由于巴勒斯坦城市周圍的以色列“堤壩”的可滲透性,約旦河西岸的伊斯蘭原教旨主義組織顯得最為危險。(曾筱曉)
《海外星云》(2001年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