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I、另類客車風情
日本的客車屬于各家鐵路公司所有,而美國則是“車路分離”,客車屬于像Amtrak公司一樣的專門經營客運業務的公司,而鐵路則屬于貨運鐵路公司。在大多數情況下,客運公司如果使用鐵路,要向貨運鐵路公司購買鐵路使用權。不過,這并不意味著個人不可以擁有客車。在美國,有不少人熱衷于擁有“私有客車”,一些客運公司也有豪華客車租賃業務。這為以貨車為主的美國鐵路,增添了不少另類的趣味。
豐富多樣的私有客車
在美國,不少鐵路公司要賣掉不用的客車時,并不是用廢鐵的價格把它們解決掉。因為他們知道若賣給識貨的鐵道迷,絕對還會再多得些報酬。因此美國便有一群人,愛買些人家不要的二手客車,然后送到專門翻修私有客車的工廠,好好改裝一番,或者恢復涂裝,并把機件標準提高到Amtrak可接受的程度,享受自己擁有一輛火車的樂趣。
這些私有客車,大多數都可以連掛在Amtrak的列車車尾,行駛于其大多數的路線,并可在主要的大站加掛或摘下。因此,在很多大站,都可看到有些短短的小月臺,即是專供私有客車使用的。
私有客車的形態種類繁多,所有者還可以盡其所能改裝。不過,其中仍以豪華的BusinessCar為最常見。它們原本是各鐵路公司的事業用豪華客車,專供招待客戶或特別貴賓之用。
豪華的美國東方特快車
除了個人或小公司所有的私有客車外,這些年來,也有不少規模日益壯大的私有客車集團在美國出現。堪稱美國豪華列車代表的“美國東方特快車”(AmericanOrientExpress),便是其中的閃亮明星。
美國的東方特快車是以一列造于20世紀四五十年代的流線形客車所改裝而成。一列車中包含了行李車、餐車、臥車及末尾的客廳車。它們的外觀涂裝為米黃色與藍色,并有漂亮的徽章。每輛車還分別以城市名來命名,像臥車的柏林、巴黎、維也納、華盛頓;餐車的蘇黎世、舊金山、芝加哥;ClubCar的西雅圖;行李車的圣安東尼奧及望客廳車紐約號等。
在美國東方特快車中,最出名的一輛,就是車尾有圓頭狀望室的客廳車了。它造于1948年,原用于紐約中央鐵路有名的“20世紀特快車”列車中。原始的車名為“珊蒂小河號”,在美國東方特快車中則被稱為“紐約號”,堪稱“歷史名車”!
客運“一哥”Amtrak
Amtrak公司(即全國鐵路客運公司)是美國的國有客運鐵路公司,成立于1971年5月。當時,美國城際鐵路客運已到了將公司拖垮的境地,常常是列車上的工作人員比旅客還多。美國政府若不出面重新規劃鐵路客運網,只有眼睜睜地看著一家家鐵路公司宣布破產。為了拯救水深火熱中的各鐵路公司,美國政府成立了Amtrak公司。此后,各鐵路公司除了留下小部分客車,以便應付特殊用途外,將手中的客運業務、客車、客運用機車頭,全部轉給Amtrak。
1971~1973年是Amtrak的草創時期,由于從不同的公司“繼承”來的客車還來不及換上Amtrak自己的標志,所以常常出現色彩、標志不統一的一節節車廂,掛在同一個機車頭后,行駛在鐵路上。這段時期被火車迷們稱為“彩虹年代”。
彩虹雖然美麗,但是總不持久。Amtrak的彩虹年代并沒有持續多長時間,1975年,它開始引進圓筒形的Amfleet車,不僅開啟了一個新的時代,而且成功地塑造了Amtrak的新形象。1976年,F40PH柴電機車也開始加入Amtrak大家庭。這種重量輕,有3000匹馬力的客運用機車,很快便成為與Amfleet并駕齊驅的新招牌。1976~1984年,F40PH柴電機車肩負著Amtrak非電化區間運輸的重任,直到20世紀90年代,它才退休。
Amtrak的經營,事實上并沒有表面那樣風光。在預算減縮的陰影下,Amtrak無法大量購車,不少長途路線也不得不停駛。
但即使如此,Amtrak還是在可能的范圍內,添購新的車輛加入營運。1987年,上下各有大窗的Viewliner開始登場;1989年則購入了外形平整,不似Amfleet圓筒形的HorizonCar上陣。
柴電機車方面,則是向GE買進“造型奇特”的Genesis新車。這些由Amtrak指定外形所制造出來的旅客車用機車,與有著大致相同的機械設計、而提供給其他貨運鐵路公司使用的機車外形并不一樣。Amtrak當然很以這款要邁向21世紀的新設計為傲,美國著名的旅客車鐵道雜志《PassengerTrainJournal》也在200期的一項讀者票選中,把這種外形的機車頭評為最吸引人排行榜的第三名。但絕對會讓Amtrak設計群昏倒的是:該雜志的讀者,也以壓倒性的勝利,讓它贏得有史以來“最丑的客運用柴電機車”的頭銜。
在1995年,Amtrak為了從事更有效率的經營,把它的事業分成東北區、城際與西區三大個體。基本上,Amtrak對它東北走廊的干線與電化區間,相當肯花錢投資;在美國西岸加州這邊,快速成長的業績也是它不會放過的。最慘的是傳統以來在美國大陸上奔馳的長距離(一跑就要2~3天)城際列車,不斷地停駛、消失。1997年5月10日,從芝加哥經鹽湖城到洛杉磯的DesertWind終于成為歷史名詞;自此從芝加哥到洛杉磯的長途列車,就只剩下大致走當年圣塔菲路線的西南酋長號(SouthwestChief)。
事實上,Amtrak除了在東岸有自己的路線可以一手掌握經營外,大多數路線都是向貨運鐵路公司買路權行駛。這也造成了Amtrak在長途客運上的弱勢。比如說,聯合太平洋鐵路不愿釋出前芝加哥西北鐵路從芝加哥往西直走的OverlandRoute捷徑,因為聯合太平洋鐵路認為它的貨運業務已太繁忙,不希望Amtrak再加入行駛,因而間接造成Amtrak要開啟有市場的新線,卻一直無法達成。在未來,Amtrak與這些大鐵路公司的談判若一再失敗,長途城際列車的消失是可以預期的。屆時,Amtrak也只不過是一個區域性的鐵路客運公司而已。(未完待續)
《海外星云》(2001年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