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個不同時代,都會各有不同的風物人情,有不同的看法和想法,也有不同的生活哲學。現在,趁著一元之始,又是千載難逢一次的“創世紀”,讓我們大膽預測新世紀的生活觀念會起什么變化,這些觀念能否在美麗新世紀里主導我們的生活?
女人 ×那種努力讓自己能嫁個月收入3萬丈夫的女人
√那種全力以赴自己努力月掙超過3萬的女人
原因:女人能夠撈到月收入3萬的丈夫,何止千辛萬苦,她自己身上肯定也要有時值超過每月3萬的條件才行嘛。但女士不妨做個簡單數學算數,假如自己時值已有3萬, 那還需要嫁個男人嗎?倒不如把自己的本錢翻幾番,有了錢,讓自己挑個男人來陪襯你,那不是更寫意嗎?
疾病 ×生理病的勢力會漸漸減小
√精神病的勢力會越來越大
原因:人類的生理病,無論是病毒感染或機能障礙,畢竟還比較容易找到真正病源。只要能有個實際病源,就比較容易針對狀況來治療。所以說,人類的生理病威脅,在本世紀里大可以憑借更先進也更穩當的醫藥科技而逐漸減少。
但人類的精神病,卻因為人格應付不了社會天天千變萬化的壓力,會造成復雜分裂的精神矛盾。人類的精神受傷指數越來越大,自戀、自卑、自責、自大、自欺新一代精神病更會以社會“泛群體式”隱伏狀態作不明顯的蔓延,而且病型復雜得教人無從下手,只要人類無法放棄對新奇事物的極度迷戀,無法心甘情愿接受自己追逐的生活方式,那就只有付出代價,天天面對更多的精神分裂癥。
崇拜 ×偶像 √自己
原因:崇拜自己的人,會越來越多。簡單,自己不會過時過得那么快。而且,更不必一身汗水地去排長龍買某某歌星演唱會的黃牛票。你為自己所做的一切,為自己所付出的感情,你自己肯定記得。反之,有哪個偶像會記得你送過花送過熊娃娃了?
而更方便的,當然就是簽名,要多少個就有多少個。
器官 ×無機人造器官
√有機人造器官
原因:那些用塑料、金屬、人造纖維等材料仿造的無機人體器官,如假肢等都是些無生命組織的零件,失效率較大,操作期限也不穩定。據估計,它們將在本世紀中葉完全被淘汰,而直接利用動物胚胎組織,再以病患者細胞經過生化手段培育出來的有機人造器官,將加快速度取代手工式的無機人造器官。這更暗示:訂造人體器官的時代即將來臨。
人皮 × 化妝
√用完即丟人皮面具
原因:方便,有變化,能在一生中體驗多種角色多種身份。
請做算術。假設全球女士都不化妝,那絕對可以省下幾年的大好時光,而這些省下的時間,又可以更好利用,拿來研究太空交通,很快就能把家搬到火星上去。
旅游 ×傳統旅行團
√主題虛擬幻境
原因:每個人對旅游的要求、目的都不一樣,而傳統旅行團硬是把一批素昧平生的陌生人硬生生湊成一組,并且規定天天必須一起吃飯、一起行動,是很不人道的事。
主題虛擬幻境利用高科技和豐厚的本錢,根據個人需要,讓人如愿以償,可以一人進入幻境,或多個志同道合者同時參與。面積廣闊的場地配合電腦科技,主題任選,例:春夏秋冬48小時、熱帶雨林狩獵、巴黎18世紀慶典、貞觀之治的長安朱雀大街等等,甚至可以將主題交叉配合,有溫度調節,有語言翻譯,虛擬性服務或虛擬浪漫愛情,可以根據次數另添附加費。
氧氣 ×無氧供應
√有氧供應
原因:全球空氣大污染,困擾每一個需要氧氣生存的生物。若閣下有資金,不如快快投入供氧系統、天然森林浴場、休閑氧吧、有氧戲院、供氧運動場等等。大家一起來做有氧運動!
性別 ×社會上男女性別獨立觀念逐漸模糊。
√社會上超越性別獨立觀念肯定抬頭。
原因:人們會發現,舊時代那種純粹男性思維或純粹女性思維,都難于再適應越來越只講求謀存實力的新社會。未來女性,她們在社會上各方面的權利與義務,將會去到另一個人類史上前所未有的開放及平等狀態。她們將被要求在新社會付出跟男性同等分量的貢獻。在這觀念改變的同時,一直在社會占盡上風的男性主義,會因為實際權力被瓦解分化而感覺男權旁落。新世紀初期,男性挫折感比20世紀更沉重。新世紀的人類社會,肯定會從男女分歧中解放出來,因為這樣才能開發更廣大、在觀念上也更全面性的人力資源。
同時,新世紀里,男女經濟勢力在結構上的變化,會導致統治世界幾乎已有兩萬年歷史的父系觀念逐漸退化。21世紀肯定是個實力掛帥的時代,還提兩性差距已經是老掉牙了。只有憑借純粹人類生命作思考條件的超越性別思維觀,才會更容易融入新世紀的兩性平等經濟體系里。要適應這個轉變,任何大男人主義或任何大女人主義都會輸得很慘。
武器 ×軍火戰
√基因武器
原因:基因的威力和影響范圍,遠比核彈還要來得大,后遺影響也較廣泛深入,要清理一個被炸毀的廢墟也許困難費時,但要控制一個已經蔓延傳開的基因,就算趕盡殺絕也不見得就能斷根。這可以是最危險的武器。
形象 ×人物形象:調和型、中庸招牌,保持外表溫和,向社會妥協。
√人物形象:反差型,外表展覽冷酷賣相,內里尖銳激烈,平素不聲不響,表態時又極端亢奮,人生態度無怨無悔,正邪同體,沒有中間色。
原因:步入了“光訊號傳遞”時代,超快節奏的改變,將影響整個世界。人物形象若不變化適應,就會有脫節感和被冷落感。其實,上個世紀也出過不少人物典型:20年代的夢幻拜金型、40年代的人人自危型、50年代的戰后搖滾型、60年代的嬉皮放逐型、70年代的周末狂熱型、80年代的內在覺醒型、90年代的世紀末放任型……
21世紀的新人物審美觀標準,將會取決于自我個性再放大,及節奏適應能力的敏捷程度。以前那種服務于大眾情緒的軟性美感,早嫌老套。新人物審美觀是:單純的幾何結構款式,一定要有敏捷輕量的體態,身上至少要有某些能夠局部發揮主題的部位,并且這些主題,要能夠不斷地變化。
這樣的形象到哪里找參照人物呢?那就只有外星人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