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30年代末,蘇聯曾花300萬盧布巨資,從對手納粹德國諜報部門買下了一份情報。這份情報奪去了功勛卓著的軍事指揮家和理論家、蘇聯紅軍創始人之一圖哈切夫斯基元帥的生命。
蘇聯國內戰爭結束后,圖哈切夫斯基不僅在紅軍中官居要職,而且在軍事理論研究方面頗有建樹。早在30年代中期,他便敏銳地意識到納粹德國對蘇聯的軍事威脅,但他的預見和觀點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另一方面,他卻被法西斯視為眼中釘、肉中刺,希特勒一直想除掉這個重要對手。
1937年,納粹德國黨衛軍頭子海德里希從逃亡的白俄將軍斯科布林處獲悉,圖哈切夫斯基等正與德國參謀本部若干人員秘謀推翻蘇維埃政權的計劃。海德里希憑其敏銳的嗅覺感到這份情報即使不真,也大有文章可做。他立刻上報希特勒。希特勒聞訊大喜,如果把這一“陰謀”揭露出來,多疑的斯大林不但不會饒過圖哈切夫斯基,還會因此感謝德國,真是一箭雙雕。于是,希特勒決定假斯大林之手除掉圖哈切夫斯基,從而削弱紅軍實力。他責令海德里希具體負責這件事,設法把這份“情報”透露給蘇聯政府,并務必使對方深信不疑。
海德里希清楚,僅憑手中這點兒情報是不足以讓蘇聯人上鉤的,還必須提供具有說服力的“證據”。湊巧的是,20年代,蘇聯為打破帝國主義封鎖,曾根據《拉巴洛條約》與德國進行過一些經濟和軍事交流,而當時作為紅軍主要領導人之一的圖哈切夫斯基自然與德國的高級將領有過書信往來。海德里希決定利用這些保存在德國最高司令部情報局檔案室里的書信偽造證據。1937年4月,黨衛隊頭目赫爾曼·貝倫茨在蓋世太保柏林總部的一個地窖中設立了一個技術用具一應俱全的實驗室,著手偽造證據。這個實驗室與蓋世太保總部大樓內的其他部門完全隔離,只有直接參加那里工作的人才允許進入。經特工專家精心編造、模仿和加工,—封封從筆跡、語氣以及簽名都足以亂真的圖哈切夫斯基“親筆信”相繼出籠。特工人員還在信紙邊緣偽造了表示已被馮·西克特、哈麥爾斯坦、卡納里斯等德國將軍審閱的縮寫簽名。暗示圖哈切夫斯基謀反斯大林的暴亂計劃已獲德國國防軍的支持。此外,特工們還偽造了紅軍將領們開出的大款項收據,以及德國軍事諜報組織負責人卡納里斯海軍上將給圖哈切夫斯基等人的復信,對他們提供的關于紅軍的情報表示感謝。5月,這份長達15頁的偽造卷宗基本完成,希特勒過目后十分滿意,指示盡快設法交給蘇聯政府。。
海德里希決定利用與蘇聯有密切聯系的捷克總統貝奈什作為中介。于是,德國人有意以密碼電報形式將該情報透露給捷克斯洛伐克駐柏林使館,聲稱從一名德國外交官處獲悉,德國人正與紅軍的某個反斯大林集團保持接觸,而柏林正等待著莫斯科政權的更迭。貝奈什感到問題十分嚴重,一旦這一“陰謀”得逞,希特勒將更加肆無忌憚,捷克將面臨更大威脅。所以,貝奈什立刻召見蘇聯駐布拉格大使謝·亞歷山德羅夫斯基,轉述了密電。蘇聯大使驚訝萬分,急匆匆趕回使館,旋即飛往莫斯科。不久,蘇聯通過貝奈什透出口風,希望安排與德國有關人員接觸。魚兒咬鉤了。海德里希立即派貝倫茨到布拉格與蘇聯國家警察首腦葉若夫的全權代表會面。貝倫茨出示了偽造卷宗中的兩封信,蘇聯代表看后沒有任何表示,他只關心這份卷宗的要價。為了進一步欺騙蘇聯,海德里希還授意見倫茨,向蘇聯開一個300萬盧布的大價錢,“不過,要是他們還價,你可以減一點。”出人意料的是,葉若夫的代表沒有還價,只點了點頭。貝倫茨把卷宗交給對方,換回一個裝滿盧布的大包裹。
在世界諜報史上,這實在是“天價”了。蘇聯人不討價就輕易支付這筆錢,顯然是急余得到這一情報。
隨之而來的,就是圖哈切夫斯其失去信任、被降職、受審。無論他作何辯解、申訴,特別軍事法庭仍然依據高價買來的“證據”叛處他死刑。在內務部陰森森的地下室里,年僅44歲的元帥圖哈切夫斯基和其他7人一起被處決。蘇聯紅軍的一顆帥星隕落了。
[摘自菲律賓《世界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