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名正在觀賞尼亞加拉大瀑布的游客,突然看見瀑布下有個人載浮載沉,他立即報告警衛處:“有人掉下瀑布了。”
但資深的營救人員都明白:這個人不是掉下去的,而是個自殺者。因為瀑布四周的設施可以充分保障游客的安全,要掉下水去只有兩個可能:被人丟下去,或自己跳下去。
著名的尼亞加拉大瀑布位于美國與加拿大的交界處,每年夏天都會吸引上千萬游客。他們中的絕大多數只會驚嘆一番,然后忙著拍照留念。可是,有那么一小撮人卻好像被催眠、被水中的妖魅引誘了一樣,不知不覺便縱身跳向那咆哮奔突的水幕。
另有一小撮人則是蓄意來自殺的。
當然,還有少數是愛刺激、愛向死神挑戰的玩命者。
現在,尼亞加拉瀑布已成為美國人的第二自殺勝地(第一是金門橋)。每到夏天,瀑布就會迎來“自殺旺季”,通常在9月份達到高峰,有時3天里會發生兩宗!
要統計共有多少人跳了瀑布是困難的,因為有些個案未必會被發現,也不是每具尸體都能找回。但專家估計,每年至少有20宗。
在瀑布下撈尸體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數百萬加侖的水狂瀉而下,所造成的沖力會制造出一片真空。
尼亞加拉縣水警隊警長懷特說,那種情況就像“放滿一盆水然后突然抽掉盆底”一樣。
尸體往往會被吸力吸進漩渦中心,水警則要出動一整隊噴射快艇以高速抗衡吸力來接近尸體,然后拋出巨型金屬籠子去“網撈”尸體,有時甚至得出動直升機。
在沒有這些先進設備之前,要打撈尸體就更困難。當年,這一任務通常落在居住在瀑布附近的一戶姓希爾斯的人家身上。
這戶人家一家三代都愛在水里玩命,專門挑戰瀑布激流。第二代的小烈德在1951年挑戰加拿大馬蹄瀑布(尼亞加拉瀑布在加拿大的部分)時喪生。
九十多年來,希爾斯家族共從瀑布底下撈出過五百多具尸體,憑的只是良好的水性和一根繩子。
在尼亞加拉自殺的人也不是光會跳瀑布,據“尼亞加拉瀑布歷史學家”格羅莫·夏克統計,其實從瀑布上游跳下急流自殺的人更多,而自殺最熱門的時間是星期一下午4點。
至于跳瀑布找刺激的人倒不是真“跳”,而是藏身于木桶或鐵桶中隨水下沖。他們中有人受傷,有人喪生。活下來的人則有表示永遠不敢再試的,也有更加樂此不疲的。
一開始,每當有人挑戰瀑布,就會引來眾多游客。60年代,美國政府頒令禁止這類危險活動,違者罰款100美元。
可是,連送命都不怕人,怎會可惜區區100美元。于是,尼亞加拉瀑布繼續傳來歡呼和驚呼之聲,以及玩命者喪生的新聞。
[摘自美聯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