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紀律嚴謹著稱的英國情報部門,近年爆出連串丑聞。多名昔日的“007”先后出書揭露內幕,大大損害了英國特工的形象,也令英國政府和情報部門頗為尷尬。
這部“丑聞連續劇”的最新情節是:一名軍情六處的間諜和軍情五處的女處長又加入了出書的大軍,由于前者涉及英國對外的秘密行動,而后者官階頗高,英國政府不由緊張不已……
軍情處失控
相信“007迷”們對“軍情六處”這個名字不會陌生,它就是詹姆斯·邦德的“老板”,是英國政府中專職對外間諜活動的秘密部門。軍情五處是它的兄弟部門,負責國內情報工作。
英國情報部門曾以善于保密著稱,英國《保密法》比一般西方國家要嚴厲、慎密得多。但自1997年工黨上臺之后,這個重要的部門竟出現了失控的情況,連續出現丑聞。一時間,英國的整個特工系統和《保密法》都面臨著嚴峻的考驗。
其中,軍情五處的前高級特工彼得·懷特在美國和澳大利亞出版了《捕諜者》一書,揭露英國政府在國內對付異己分子的手法。由于該書的內容在全球廣泛傳播,最后,英國政府不得不屈服,讓它在國內出版。
不過,如果泄密的只是負責國內情報工作的軍情五處,英國政府還不會過于緊張。但到了1999年,不可思議的事情發生了:英國海外間諜的名單被人放上了互聯網,全球一片嘩然!
英國情報機構明白,這一次,叛徒絕對是一名真正的“007”——軍情六處的涉外高級間諜。事情已發展到不得不全力封殺的地步了。
千里追蹤叛逃者
39歲的湯姆林森被認為就是這名叛徒。
1995年,湯姆林森因“不可靠”而被軍情六處解雇,他一直堅稱自己是清白的,不斷地向軍情處“討說法”。
湯姆林森堅決否認自己擁有“間諜名單”,面對軍情處不擇手段的追蹤、監視,他遠走他鄉,要出書揭露軍情處的黑幕。
2001年年初,俄羅斯的一家出版社向湯姆林森支付了5萬美元的簽約費,要立即出版他的回憶錄《大背叛》。內容包括軍情六處如何訓練新人、如何替海外間諜掩飾身份以及自己被派往俄羅斯、伊朗工作的經歷。
這本書基本上沒有什么“高度機密”,因為俄羅斯間諜手上的材料肯定比他的還多得多。
但軍情處對這本書的出版卻一反常態地分外重視,大張旗鼓地宣傳該書出版的危害,稱之會威脅到英國特工們的生命安全。軍情處稱,俄羅斯出版該書是一個“大陰謀”——那個俄羅斯出版社以前從未出過書,根本就是為了出版該書才成立的!以俄羅斯的出版管制政策,“情報部門沒有參與才怪”!
首相的陰謀?
消息傳出,英國舉國嘩然。而看上去,最丟臉的人應該是首相布萊爾,因為他一直聲稱和普京私交甚篤。
但布萊爾沒有出面澄清,也沒有和普京聯系,這究竟是怎么回事?
有人推論:普京是克格勃出身,重視情報工作無可厚非,但湯姆林森不過是名普通特工,能掌握多少秘密?為什么精明的普京會冒著得罪“老友”布萊爾的危險去幫助這么個沒什么價值的人呢?答案是:這怕是普京在幫助布萊爾“整頓”舊的英國情報系統的一著妙棋。
布萊爾面對的是歷經保守黨20年的執政,早已飛揚跋扈、難以控制的情報系統,借助一次大丑聞,布萊爾正可好好“收拾”一下他們,再趁機推行大刀闊斧的改革。

歐洲情報網勾心斗角
目前,英國軍情處正在做最后的努力,試圖阻止《大背叛》一書在國內露面。
但《星期日泰晤士報》已搶先披露了該書的部分內容,并向法庭提出在英國出版該書全文的要求。
從《星期日泰晤士報》披露的內容來看,原來受英國特工長期跟蹤的湯姆林森曾得到了歐洲一些國家的情報部門的主動幫助。其中,瑞士特工要求湯姆林森協助他們打擊在瑞士的英國間諜活動;意大利的“同行”們則阻止過軍情六處要求房東趕走湯姆林森的一次交易。
這反映了英國和它的“歐洲盟友”的之間,一直有著種種明爭暗斗。
最“出格”的情報處長
與湯姆林森的《大背叛》相比,軍情五處前處長斯特拉·里明頓即將出版的《驚奇一生》,雖然沒有外國間諜摻乎進來,但書中涉及的英國情報戰的機密恐怕會更多。因為,在情報部門的“背叛者”的隊伍中,她的級別是最高的。
里明頓現年65歲,1969年加入軍情五處,工作是整理、分析北愛爾蘭恐怖活動的情報,1992-1996年,她出任軍情五處處長,是英國情報部門的第一位女處長。
軍情五處擁有間諜兩千多名,是英國最“神秘”的保安機構之一。里明頓則是有史以來最“出格”的處長。在任期間,她致力于改變軍情處“神秘莫測”的公眾形象,不無驚世駭俗之舉。
1994年6月12日,里明頓在BBC電視臺公開亮相,發表了“民主與安全”的著名講演,向民眾介紹軍情五處的工作任務、間諜活動在國際舞臺上的角色和冷戰后情報工作的性質等。她的這番現身說法,被人們視為間諜界的一次經典演出。
爆炸性的內容
如今,里明頓“再接再勵”,寫出了回憶錄《驚奇一生》。
作為一個資深的“間諜頭子”,里明頓沒有忘記《保密法》,她將書稿遞交布萊爾內閣審查,在他們刪去“敏感”內容后再行出版。
但不少政府官員堅決反對該書面世,因為如果英國情報人員人人都禁不起名利的誘惑,個個都要寫什么回憶錄、曝內幕賺錢,國家安全怎能不受威脅?
里明頓稱,她會盡量做客觀敘述,不會出賣任何組織和人。但根據已經揭露的部分,《驚奇一生》的內容包括了后冷戰時期國際形勢、英國特種空降部隊(SAS)的秘密和反恐怖(主要是對付北愛爾蘭共和軍)活動的內幕等。
而在她的書中,人們最想了解的事情則是:英國特工組織的暗殺利比亞領袖卡扎非的秘密行動、英國和伊拉克之間的原子彈交易、英國核機密是怎樣落入俄間諜的手中的,還有,她1992年6月秘密訪問俄羅斯時,與俄羅斯間諜頭子戈盧科什做成了哪些交易?
其實,時世推移,人們已經開始要求情報活動更透明、更公開。1989年以前,軍情五處和軍情六處還是沒有納入英國政府編制的神秘部門,而今天,連美國中情局都支持在華盛頓開設“間諜博物館”了。
也許,面對“007”們紛紛“起義”的現實,英國情報部門首先要做的,便是自我反省、努力改革。
[摘自香港《e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