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紀劫難”、“最黑暗的一天”……美國媒體用盡了類似的詞匯,但所有這些,似乎都不能道盡對美國“9·11”恐怖事件的真正感受——因為廢墟中埋著無數個孩子的父親、無數個丈夫的妻子、無數個爹娘的兒女。
這是一個上班鈴聲剛剛敲響的時刻,數以千計的生命,乃至人類知識的積累都顯得這么脆弱,猶如一個容易受傷的嬰兒,在濃煙中瞬間化為灰燼。人類為什么要如此傷害自己?
“今天的事件完全就是人與人之間的配合,沒有什么高新技術,最多就是一個精確的手表……”
遠離這兩幢白色建筑的人們,看見了人類最優秀的大腦死于瘋狂。他們在與自己的光榮與夢想說再見。
這次恐怖的撞擊行動把整個人類逼到懸崖邊。正如世界許多國家領導人所說的那樣,這不僅僅是美國人的事。全世界面臨著另一場毀滅性的戰爭,它來自那些藐視人類生命、人類自由和幸福的劊子手。
盡管美國的經濟不會因此次襲擊而直線下滑,但也提出了一個問題:為什么目標直擊美國?美國乃至世界的經濟、生活空間如何才能走出恐怖威脅的陰影,獲得真正的安全發展?
華盛頓廣場花園內,有座紀念華盛頓就職美國首任總統一百周年的門樓。9月11日,有人在那里獻上了幾朵向日葵和一篇悼文,上面寫道:“只有生命逝去時,我們才意識到她彌足珍貴;對所有逝者而言,他們的遇難令人永生難忘?!?/p>
今天,天空一如既往地藍,陽光一如既往地熱,路邊咖啡室卻不同尋常地滿座。遠處的廢墟上,播種著新的種子,新的力量,新的奇跡。
聽一聽那個陽光明媚的上午,一位丈夫對他的妻子說:“我愛你,親愛的?!?/p>
想一想廢墟前布什摟著滿臉疲憊但目光堅定的老消防隊員像在說:“哥們,挺住”。
我們熱淚滂沱。
恐怖分子幾起喪心病狂的襲擊又怎能阻止人類追求和平的腳步?
人類將因不泯滅的愛和力量,重塑人間美麗的伊甸園。
遠風把恐怖和戰爭都帶走,在這個平靜的早上,我們依然微笑:
平安,世界!
《海外星云》(2001年28期)
海外星云 2001年2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