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的程度
美國恐怖襲擊事件發生時,標志著中國進一步融入全球化浪潮的入世談判正進入最后階段。然而,恐怖事件發生的第二天,當世界金融市場遭遇巨大沖擊時,作為中國經濟標志的深指和上指并沒有發生人們所預想的大幅波動,除與入世緊密相關的幾個企業的股票有大幅下跌外,其他都極為平靜。面對中國證券市場如此的發應,人們不禁要問,中國全球化的程度究竟有多大?
全球經濟雪上加霜
在這一事件中,美國直接經濟損失高達300億美元,僅關閉全美民用機場就使得航空業每天的損失達到10億美元。恐怖事件直接引起美國三大股市自第一次世界大戰以來最長時間的關閉,全面沖擊著全球金融市場,石油和貴金屬價格上漲,對正處于低潮的美國經濟更是雪上加霜。美國經濟在今年第三季度有可能出現GDP(編注:國內生產總值)負增長。而消費不足又會導致進口增長衰減,對世界貿易特別是美國為其主要出口國的國家會產生不利影響。外貿依賴度越大,內需拉動能力越小的國家受害越深。如果卷入全球經濟體系的各國為轉嫁經濟危機而展開貿易戰,那么世界經濟的前景將蒙上陰影。
中國,我自屹立不動搖
美國的災難也影響到中國的部分企業和人員,在世貿中心大樓中的幾家中國公司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打擊。然而,這次事件對中國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相對有限,主要涉及到航空公司(國際收入占近30%的東航尤為明顯)因美國關閉機場而造成的損失、派駐紐約的金融機構不能展開業務而造成的損失、對美國明年上半年的一般消費品(輕工、紡織類)訂單減少而造成的外貿損失以及美國對華投資力度減小和石油價格上漲等,而最有影響的損失可能是中國上市公司的B股盤面可能會產生的動蕩,因為國際市場走勢和國際游資的流動直接影響到中國B股市場的人氣和資金供求。此次恐怖事件不但引發國際股市的劇烈震蕩,而且影響到美國投資者投資境外股市包括中國B股市場的積極性,另外,美國經濟本身已經處于調整階段,恐怖事件無疑使美國經濟發展雪上加霜,這些因素都會直接或間接地對中國B股市場產生沖擊。與此同時,一些正準備到美國上市、融資的國內企業將不得不暫緩下來,部分與美國市場關系密切的國有上市企業的股價可能出現異動。不過,中國現有的資本市場并沒有全部對外開放,估計中國股市受到的負面影響有限,相反國內股市上的石油股將會從中得利。
在以美國化為中心的全球化過程中,中國經濟在此次事件中表現如此平靜,表明中國融入世界的程度和速度并沒有想象中那么大、那么快。不過事件之后,中國也許能夠得到比原來更多的機會。畢竟,隨著中國“入世”,我們和全球化會越來越親。G
《海外星云》(2001年28期)
海外星云 2001年2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