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遠洛 周 實


80年代中期以后,詩歌如同沒落的貴族,早已失去昔日南面而王的地位,小說的烈火烹油之盛也已成昨日之景,剛出版便塞進倉庫,交給歲月塵封。詩歌與小說“冷”下去,異軍突起的散文卻“熱”起來,隨筆無疑是這支異軍中鋒銳的偏師,而層見迭出的“學術隨筆”或“學者隨筆”,尤其一派羽扇綸巾的儒將風采。岳麓書社近日出版的“長河隨筆叢書”,更是獨具色彩與芬芳:
專題性。以前讀者所見的學術隨筆著作,天南地北,古往今來,文史經哲,雖然各有勝長,但內容卻廣泛而不集中,以美食為喻,近乎“雜燴”,盡管名廚手下的“雜燴”也可使食客大快朵頤。“長河隨筆叢書”卻不然,其所收多部作品,好似烹調有術的廚師制作的“特色菜”,雖止于一味,卻令品嘗者過目難忘過口更難忘。
學術性。列名“長河隨筆”的各種著作,雖然涉及的是定義至今仍莫衷一是的“文化”,但其以煥彩飛花的筆墨所表現的學術品位與學術底蘊,當會使享譽書林與士林的岳麓書社更加“光彩生門戶”。

當代性。“長河隨筆叢書”主要面向中國的古代文化、已成過去而永不生銹的古典,已降下帷幕而仍和我們血脈與聲息相通的歷史。本叢書的作者,以現代人的觀念與思想,重新審視與理解歷史文本,作歷史與現實的雙向交流,他們從現代的精神高度,對中國文化進行解構與重建,闡揚傳統文化的價值內核,對其負面因素深入反思,同時也聯系現實作出必要的當下批判,從而真正賦予歷史文化以新意與生機。
文學性。“長河隨筆叢書”的作者群,則多為學者與作家一身而二任。他們學識與才華兼具而互補,飽讀詩書,手握一支行文嚴謹而又揮灑生花的彩筆,這一叢書當然就因之郁郁乎文哉了。此叢書既冠以“長河”的嘉名,不僅象征中華文化之流長源遠,也象征叢書并非短期行為而將源遠流長。“百幅錦帆風力滿,連天展盡金芙蓉”,借用唐人溫庭筠《春江花月夜詞》中的佳句,先行出版與即將絡繹而來加盟本叢書的眾多著作,正如長河上好風孕滿的百幅錦帆。
“長河隨筆叢書”岳麓書社2000.10
《世紀晚風》山谷著定價:13.50元
《六朝如夢鳥空啼》陳書良著定價:11.00元
《高歌低詠——宋詞之旅》李元洛著定價:17.00元
《夏木清陰——宋詞隨筆》洪亮著定價:17.5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