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禺生

1990年7月,在新加坡舉行的APEC第二屆部長級會議的《聯合聲明》歡迎中、臺、港三方盡早同時加入APEC。經過反復磋商,1991年10月2日,中國同APEC就中、臺、港三方加入問題簽署了諒解備忘錄,明確了我作為主權國家,臺、港作為地區經濟分別以“中國臺北”和“香港”的名稱(香港于1997年7月1日起改為“中國香港”)同時加入APEC。1991年11月12日,第三屆部長級會議在漢城舉行,我國和中國臺北、香港作為APEC新成員首次與會。
APEC對我國的重要性可從四方面看。第一,從幾個簡單數字看。APEC人口接近世界人口的一半(25億左右);生產總值和貿易額分別為世界總額的55%和46%;我國近80%的對外貿易和93%的外資(1991年)來自這一地區。我國應不失時機地因勢利導,借APEC活動在經濟上鞏固和發展這一局面。
第二,從地緣政治上看,我國東南周邊國家幾乎都是APEC成員,現在又加上北部的戰略協作伙伴俄羅斯和南邊的越南。世界上最發達的美國、一衣帶水的日本,以及新興經濟體東盟均是APEC的創始成員。我國可充分利用APEC的活動,政治上為我國進一步搞好睦鄰關系以及改善和發展中美、中日關系服務,同時進行必要的斗爭,趨利避害。
第三,從經貿合作方面看,APEC貿易和投資自由化進程以及經濟技術合作,有利于建立更加開放的貿易和投資環境,既向我國提出了挑戰,更向我國提供了機遇,對我國加深和加快改革開放以及經濟建設都有好處,有利于我國經濟更好更快地同國際經濟有條件和有步驟地接軌,既從中受惠,又為尋求本地區的可持續發展和共同繁榮做出必要和可能的貢獻。
1999年,我國與APEC其他20個成員的貿易額高達2709億美元,占我國當年貿易總額的75%。在我國十大貿易伙伴中,除歐盟外其他都是APEC成員,即日本、美國、中國香港、東盟、韓國、中國臺北、澳大利亞、俄羅斯和加拿大。在吸引外資方面,1999年,我國新簽合同外資金額412億美元,實際利用404億美元,其中來自APEC成員的投資分別達309億美元和312億美元,分別占全國新簽合同外資和實際利用外資金額的75%和77%。
第四,從政治地位上看,我國在APEC是平等的成員,重要的伙伴,處境比在世貿組織更佳。根據“平等伙伴關系”和“協商一致”原則,任何成員如欲推行某一動議,都必須尋求——或者說都少不了我國的合作,都必須考慮體現權利和義務以及利益的平衡。這就給我們提供了廣闊的活動天地,在重大問題上,可以發揮我們的優勢,或施加我們獨特的影響。
正因為上述這些重要性,我國政府一直很重視APEC,抱著嚴肅、認真和積極而又實事求是的態度,不斷作出建設性和實質性的投入,為APEC的健康發展出了很大力,受到普遍的贊揚和好評。同APEC的關系,可以概括為一句話:APEC需要中國,中國也需要APEC。
《親歷APEC——一個中國高官的體察王山禺生著世界知識出版社2000.10定價:21.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