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鄭作時
孫正義的冬天和UT斯達康的春天
對于在新經濟里以投資為主的軟銀總裁孫正義來說,這個新世紀的冬天無疑是難過的。許多他投下重金的網絡和新技術企業現在都在度過它們最艱難的時日,大洋對岸的納斯達克指數已經跌掉了一半,這意味著很多習慣了靠風險投資生活的高科技企業必須面對一個無燃料的冬天。而孫正義的這個冬天當然也就變得難過起來了。
UT斯達康是一個中國留學生創業公司,它的主要業務一直在國內,集中在通訊行業,屬于我們通常所說的“海歸派”。幾年來,與許多小公司一樣,他們一直在做著一些中間產品,業務量和銷售額與通訊業的巨頭們比起來,差距還很大。
但是UT斯達康2000年的冬天感覺似乎不太冷,雖然一樣是孫正義投資的公司,一樣在納斯達克上的市,市值一樣跌去了不少,但是到10月份,這個幾年前還名不見經傳的小企業已經有了3400萬美元的利潤。所以它現在還保有30億美元的市值。在這個冬天,UT斯達康感到的是春天的氣息,他們的日子過得還算舒心。
這全得歸功于它數年來一直在做的一項技術創新——無線市話小靈通,它在2000年做大了。小小的技術進步,使得它在中國電信市場上給自己新造了一塊蛋糕。
光腳的不怕穿鞋的
機會的獲得總是有一些偶然因素。在UT斯達康的這個機會里,信息產業部起了很大的作用。他們搖擺不定的態度使無線市話的市場成了一條危險之河。
小靈通這個技術門檻并不太高的技術,實際上國內的很多通訊巨頭都有能力做。而以他們的市場能力,如果UT斯達康與他們一起起步,那么它可能只會得到一個不大的市場份額。
可是UT斯達康有自己的優勢。他們不僅最先得到了小靈通這個想法并付諸實踐,而且因為起步階段規模的微不足道,有把它作為公司主要項目的勇氣。規模龐大的通訊業巨頭們則難以冒此風險。當它們因為信息產業部一而再、再而三地對小靈通這個項目投反對票而猶豫不決的時候,電信各地方公司里活躍的是UT斯達康公司的業務人員。
等到1999年6月信息產業部下文正式同意在一部分中小城鎮開展小靈通業務的時候,通訊巨頭們不得不面對這樣一個事實,那就是在很多有“油水”的城市,UT斯達康已經捷足先登了。電信的業務很多是一次性投資,基礎設施一旦交給某個公司建成,接下來的業務就都是這個公司的了。小靈通也是這樣,一旦基礎網絡建成,那么基站、手機的業務也就很自然地落到了UT斯達康公司的手里。
所以當中興公司等巨頭介入這個市場的時候,他們就必須給自己一個新的挑戰,他們選擇了設備國產化。而華為公司,雖然他們也對這個市場作了很多考察,但最后還是放棄了。
技術一小步,市場一大步
實際上,小靈通的技術背景并不是UT斯達康所獨有的,它主要的技術來源是早就已經在日本開始的PHS業務。UT斯達康在技術上所做的工作,只是把這項技術嫁接到電信的固定網上。使小靈通從本來是一項無線通訊的技術變成了一個固定網的無線變種(《南風窗》2000年第11期對此有詳細的報道)。
然而在技術上的這一小步對于UT斯達康及其中國市場來說,意義是巨大的。對于運營商中國電信來說,它創造了電信分家后的一個新業務點,使電信原來空置率很高的網絡可以創造更多的收入;對于用戶而言,小靈通與移動電話之間10倍的話費差價使它所有的缺陷都變得無足輕重,小靈通所到之處都掀起了排隊購買的熱潮。
當然對于UT斯達康來說,小靈通給了他們一個機會,因為通信行業的門檻其實是十分之高的。對于UT斯達康這樣一個海外留學生歸國創業的企業,小靈通給他們帶來的機會實在有太多的含義:憑借這個項目,他們得到了孫正義的風險投資;憑借這個項目,他們在納斯達克上了市;憑借這個項目,他們在競爭激烈、巨頭云集的中國通訊市場上站住了腳,上了規模,也獲得了一定的知名度。
2000年對UT斯達康來說意義可謂重大。UT斯達康1999年銷售額還只有1.8億美元,而2000年僅到10月份就已經達到了2.4億。在這一年,他們的項目進入了像杭州、西安這樣的大城市,用他們自己的話來說,“用戶數呈幾何級數上升,到年底,用戶數達到了80萬”。而對于UT斯達康這樣新興的通訊企業來說,用戶數可能比現實的利潤還要重要——有多少用戶就意味著有多少人認可了這個企業,而對于通訊企業來說,國際上通用的標準是一個用戶值2000美元。
在國際市場上,小靈通之于UT斯達康也具有同樣的意義,由于這個項目在中國的開展,使許多國家把注意力投向了斯達康公司。UT斯達康公司的接待室里2000年已經來過好多國家的貴賓了,這些貴賓為斯達康公司留下的,當然不僅僅是留言和合影,還有東南亞市場和南美市場的開拓和1140萬美元的出口。
現在回過頭來看,小靈通這個機會對UT斯達康公司來說是一個臺階,雖然這個機會本身就是搖搖擺擺,時隱時現,但他們還是抓住了它。通過這個臺階,UT斯達康公司加入了通訊行業巨頭企業的行列,雖然它現在在這個方陣里只能排在后面,但是這樣一個沒有國家投資和背景的公司既然已經擠了進來,那么它未來的前途就令人不可小看。至少在近在眼前的第三代移動通訊的競爭中,UT斯達康取得了一個企業實力積累的高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