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 然

39歲的美國加州前大型活動司儀尼科娜金發碧眼,雖年近4旬仍風韻猶存,她在征婚啟事中自稱是位“懂得如何欣賞生活與好伴侶”的女人,“寂寞的心靈期待停泊的港灣”,她現在的最大夢想就是“尋找可以牽手一生的伴侶”,與她“共享騎摩托、看夕陽以及深水潛泳的樂趣”。但不幸的是,她的寂寞心很難入港停泊——因為她的身份太特殊:只有到了圣誕節,她才能走出監獄,重獲自由身。尼科娜是一名在服刑的女囚。
但借用一句美國加州“監獄寶貝”網站的著名宣傳口號:單身女囚同樣需要愛,為了排解寂寞感,像尼科娜這般身在獄內向征婚機構報名的美國女囚正如雨后春筍般激增。據英國《每日電訊報》報道,單是加州一地,就在2500名女囚向監獄外的男士們發出“玫瑰之約”。
因為有了可以創收的獄內客戶,在網絡公司紛紛裁員為了生存而苦撐的今天,反倒是以牢內女囚為目標客戶的婚介網站日子過得頗滋潤,諸如“監獄寶貝”及“約會女囚”等網站全都生意滔滔,使越來越多的商家看好市場潛力而投身其中。
當然,對這種來自獄中的“玫瑰之約”,自由世界的另一半們不免要提高戒備,因為許多女囚在介紹過往的犯罪經歷時往往一筆帶過,甚至絕口不提。在“獄中寶貝”網站登記注冊的佩蒂個人檔案中,雖然三圍資料、眼睛顏色等女性性征資料一應俱全,但惟有一點沒有提:當初她何以會入獄?“我不是壞人,我只不過是在人生中做出了一些不好的決定。”這是佩蒂本人對當初所犯罪行的解釋。
“獄中寶貝”這家機構的盈利模式是向男方收費,男客戶要索取登記女囚的地址及聯系方式需繳費7美元,網站同時還可向他們提供與女囚打交道的具體建議。
“獄中寶貝”網站主頁將女囚們夸得天花亂墜:“她們中的多數人都受過很好的教育,她們既有趣,又可愛;既機靈,又可靠;既忠誠,又熱情。”網站還如此寫道:“她們喜歡運動、音樂、藝術,與家庭成員相處和睦,加上曾經入獄的不堪經歷,這意味著男性公民們將可從中找到終生相守、遠離毒品同時又盼望明天會更好的好女人。”
或許是受網站的感染,牢內女囚也有同樣的自信。即將在2002年12月出獄的20歲的女囚克里斯托爾如此發問:“你敢約會一位精力旺盛、無所畏懼、愛玩愛鬧、善解風情的白人單身女性嗎?”而在與“獄中寶貝”競爭的“約會女囚”網站,23歲的西班牙裔女囚在個人資料中坦承自己因酒后駕駛肇事,她聲稱自己愿和那些“高素質同時又具勤勉、果敢特質的人交往。”她的出獄日期在2003年6月。
為什么男性會對獄中女囚情有獨鐘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話題。社會學家指出,喜歡獵奇是山姆大叔的普遍心理,以正在牢內等待受刑的囚犯麥克維為例,宣布推遲一個月死刑,他在獄中就多收了四封求愛信。美國康奈爾大學心理學教授韋恩·梅爾斯在接受《每日電訊報》采訪時指出:“這像是男性們在拯救獄中女人,以滿足他們的征服感與權威意識。”
“獄中寶貝”創辦人克萊因承認,確有男子抱著非壞女孩不愛的心態與其交往,但他強調,他的大多數男客戶有令人尊敬的職業,如法官、警察和律師等,他們前來應征完全是深思熟慮的結果。而美國各地的監獄當局并不歡迎其網站提供的服務,因為這會大大增加監獄處理的郵件量,監獄方面在探訪日也不得不加派人手,以應付那些來探訪新女友的癡心男客。
克萊因聲稱,他的網站曾幫助好幾名女囚結成連理。他說:“一些女囚出獄后就結了婚,現在已有了孩子。當我回訪這幾名享受家庭幸福的女士時,她們都表示,獄中征婚徹底改變了她們的人生軌跡,這是最讓我感到驕傲的。”G
海外星云 2001年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