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鄭容鎮
說李世石是天才應該并不為過,他在棋上的成績有目共睹,無需多說。但韓國棋院機關刊物《圍棋》月刊主編鄭容鎮的這篇文章揭示了天才少年的另一面,讓我們感嘆李少年絕世棋才的同時,亦為他的品行唏噓。
韓國人打自己耳光的目的是為讓他“警醒”,這一點才真正值得我們借鑒的。
李世石三段17歲榮登兩冠王,是繼李昌鎬九段以后第二個最年少奪冠者。李世石三段兒童時期就出入韓國棋院,筆者從小看著長大,因而有著一定的交份和感情。可是,李世石三段在獲得頭銜前后言行失之謹嚴,引起的“非議”頗多,務必當頭棒喝,令其警醒——像當年狠狠扇少年坂田榮男耳光的前輩棋士那樣。去年宣布引退的“剃刀”坂田榮男在他的回憶錄中這樣說:“一記耳光改變了我的人生。”坂田15歲入段那一年,他作為正在冉冉上升的未來之星深受棋界的寵愛。一日,坂田在前輩棋士們復棋時滔滔不絕講他的見解,忽然一記耳光夾雜著“無理的家伙!”的棒喝將少年坂田打懵,從此坂田有所領悟,圍棋人生徹底改變。
回頭再說說李昌鎬九段。在日本下棋的柳時熏七段在獲得天元后這樣評價李昌鎬九段:“李昌鎬雖然比我年紀小,但我內心深處非常尊敬他。我所信奉的圍棋是本善之棋,我認為昌鎬身上體現了本善的真髓。他的棋不用說,而且在做人上也體現了這一點。李昌鎬真正‘可怕之處是沒有人會說他的壞話,隨便抽選一百個人對他的品評。別的不說,在‘李昌鎬是好人這一點上肯定能得到一致。我想圍棋界里只有李昌鎬能做到這一點。”
眾所周知,李昌鎬在14歲那一年獲得第一個冠軍,不到20歲已經平定天下,囊括了十幾個冠軍。可是他一如既往謙虛謹讓,禮貌得近乎木訥,簡直不是一個未成年少年的行為及思考方式。沒有人在他獲得巨大成功的瞬間,從他臉上搜出過一絲得色。這樣李昌鎬贏得了相同分量的尊重,棋界上下都禮待他以圍棋巨擘,而不是少年得志者。
去年10月末,巴克斯杯天元戰第一局結束后,按慣例對局者要在比賽棋盤上進行簽名。當天輸棋的柳才馨四段默默在棋盤上簽名,但李世石三段以不會寫毛筆字為理由要求所有的人退場,不許看他寫字,而且所有人退場后,繼續拖延20分鐘方把三字大名寫在棋盤上——當然,這些也算不得什么大事,權當少年人在撒嬌吧。
巴科思杯的第二局移師到木浦進行,這里幾乎可以說是李世石三段的主場。天元戰在木浦得以進行,這里浸透著李世石三段的鄉親父老殷切希望家鄉子弟在圍棋大賽上勇奪冠軍的拳拳之心,但是李世石三段不高興當地大人們直呼其名,就拒絕合影留念,使賽事組織者們難堪莫名。
最近李世石和本刊的關系亦相當緊張,不僅拒絕拍攝和哥哥李相勛三段兄弟對局的照片,還爽約已經說好的棋局解說,讓編輯部不可理解。前兩日,李世石三段找到編輯部,對棋譜解說的報酬表示不滿,他只扔下一句“是不是太少了?”便揚長而去。
雖然不好說出具體的數額,但編輯部歷來禮遇頭銜的獲得者,報酬盡量從優。但報酬的給予一般不論多寡為尚,多帶有稿酬、潤筆等等的性質。在這個月,曹薰鉉九段約好要來編輯部講解春蘭杯的棋譜,他從中國歸來的第二天便早早出現在編輯部親自講評。當他知道了李世石三段的事情時說:“如果講‘錢字,我根本不會出現在這里。”
筆者辦刊十幾年來,從沒有為對局講解的報酬和四大天王們紅過臉。如果覺得報酬少,棋手當然有權利說不!可是筆者還從沒有見過這樣的棋手。并不是因為編輯部有多好,而是棋手的本分就是讓棋迷們盡量了解的更多。
拒絕拍攝照片的第二天,李相勛三段專門到編輯部為他的弟弟道歉。一想到這一點,總覺得非常對不住李相勛三段。可是哥哥不可能一輩子跟在他弟弟的后邊進行道歉。李世石三段今年19歲了,已經到了應該為自己言行負責的年齡。再說他不僅是頭銜的獲得者,也是上一年度堂堂正正的最有價值棋士。作為MVP,李世石三段更應該注意作為公眾人士的舉手投足。
或許有人會說應該愛惜李世石三段這樣的棋才,因而非難這一篇文章。其實筆者亦苦思了幾天該不該寫這一篇文章,這是否會傷害正在成長中的少年天才?可是筆者認為,為了李世石三段的前途,哪怕失之輕率,也非常有必要代表圍棋輿論界不辭扇一記耳光。
當年扇坂田少年一記耳光的不是別人,就是日本《棋道》雜志的主編——業余棋士安永一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