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天愉

《紅樓夢尋味錄》是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呂啟祥繼80年代的《紅樓夢開卷錄》和90年代初的《紅樓夢會心錄》之后又一本紅學評論的結集。在目前涉“紅”的書籍之林中,本書的獨特之處在于平樸中見深度,在簡約中寓厚重,既有對文本的論析,又有一定的資料價值。
該書收入作者1992至1999年間所寫長短文章21篇,長的超過2萬字,短的不足1000字,其中《老莊哲學和紅樓夢的思辨魅力》《人生之謎和超驗之美》兩文分別為提交1992年和1997年兩次國際紅學研討會的論文。“入迷出悟話紅樓”一文只3000字,是1998年秋在臺北講演的提要,以其比較簡括,拿來做了“代前言”。有關紅樓女性數篇是在1995年世界婦女大會前后有所感發寫成的,也是作為一個女性研究者的一種見解。
《紅樓夢》與《再生緣》、與《鹿鼎記》、與李賀詩、與《金鎖記》等多篇論文是對書中論及流源影響的考察。此外有關注釋、書評、前言等一組文章,大多在翻看爬梳大量原始資料的基礎上寫成,其余6篇千字上下的短文,亦不因文短而塞責,記事說理,力求言之有物。至于名之曰《紅樓夢尋味錄》,不消說是來自于曹雪芹“都云作者癡,誰解其中味”的感喟。“耐人尋味”正是《紅樓夢》讀者包括本書作者在內的共同感受。
熟悉呂先生文字的人大抵會感受到一種清新之氣和沁人之力。記得她曾說過“一般說來,作家寫的文章以悟性取勝,學者寫的文章以學力見長。如果是學者化的作家,或者能創作學者,自然可望寫出二者‘兼美的文章。‘兼美應當是紅學文章的理想境界”。(《紅樓夢會心錄》后記)“兼美”雖則難以企及,但我們在本書中可以看到這種追求的痕跡。
《紅樓夢尋味錄》呂啟祥著 山西人民出版社 2001.4 定價:19.5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