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 子

野生動物園剛開園不久,我和小楓一家結伴去玩。天氣很好,人也很多。
第一次如此逼近地看到這么些奇形怪狀、性情各異的動物,大人孩子都很興奮。尤其是小楓,平日里他就喜歡看動物世界、恐龍家族、海底奇觀什么的。
回家的路上,他還喋喋不休地對那些動物評頭論足。“今天看到的最大的動物是什么?”我率先發問。“大象或者河馬。那你說最小的是什么?”他馬上予以反攻……“嘴巴最大的是什么?”“最漂亮的是什么?”“會開屏的孔雀是雄的還是雌的?”從大體到細節、從外表到習性,我們兩個針鋒相對,互不示弱,幾乎把動物園里看到的林林總總、千奇百怪的東西盡數一遍,還擴展到了以前書上電視里了解到的知識。
突然,我故作高深地問他:“你能告訴我,今天動物園里數量最多的是什么動物嗎?”他愣了一下,開始拼命地回憶那些群集的動物。“是猴子?”“不對。”“是鳥?”“不對。”……一連串的答案被判了“死刑”后,他有些沮喪,聲調也低下來了。“肯定不是老虎,也不是長頸鹿。”他自言自語,開始用排除法了。我詭秘地笑著,看他認真思索的樣子,很是可愛。
猛地,他興奮起來,喊道:“我知道了,是螞蟻!”這個答案倒是令我始料不及,“螞蟻?”“肯定是螞蟻,動物園肯定有許多螞蟻窩,一窩螞蟻總有很多很多,加起來肯定多得不得了。”他有板有眼地給我擺事實講道理。我穩了穩陣腳,仍然悠然地搖頭,拉長聲調說:“不對。”“啊?還不對?還有什么比螞蟻更多的嗎?”他顯然有些委屈,“螞蟻可能很多,可這只是你推想出來的呀。我們要眼見為實,今天真正看到的什么東西最多呢?”我趁機修正自己的問題,怕他呆會兒再想出個蚯蚓、毛毛蟲什么的,我說:“再給你一點提示,這種動物是用兩條腿走路的。”“兩條腿?是鴕鳥,孔雀還是小雞?那還不如猴子多哩!”哎,我又失策了,沒想到兩條腿的家伙也有那么多呢。“它可不是只有兩條腿啊,小的時候也用四條腿爬行過呢。”
我又趕緊補上我的漏洞。“你能不能告訴我是食草的還是食肉的?”他小心翼翼,開始縮小范圍。“雜食。”我的回答肯定又頗令他失望,“不過,它們中間有的更喜歡吃草,有的則更喜歡吃肉,眾口難調,挺挑剔的。”我補充道。他又想出一大堆雜食動物,不過還是不著邊際。“再提示你一下,這是一種高等動物。在動物園里可以跑到東跑到西,但到了食肉區就得被關在籠子里,要么一準會被老虎獅子吃掉的。”“哦,我知道了!”我話音未落,他恍然大悟。“是什么?”我追問,誰知道他卻賣起關子來了:“是不是它還可以跑到動物園外面來啊?”“是的。”我老老實實地回答。“它們是不是還可以跑到大街上?”“是的!”“它們是不是比街上的汽車還要多啊?”“是的!”“它們是不是有的還坐在汽車里面?”“是的,我們這車里就有5個哩!”一問一答間,我們兩個已經笑作一團,他爸爸媽媽和司機也被我們逗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