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惠忠
西湖牌XHⅣ型慢射運動手槍(以下稱XHⅣ型慢射手槍)是原XHI型慢射手槍的改進型,XHI型慢射手槍曾榮獲1983年國家經委優秀新產品獎,多年來服役于各省市射擊隊,為各隊取得優異成績立下了汗馬功勞。但是,隨著射擊運動的普及與發展,運動員對比賽用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于是自1987年起就開始了XHI型槍的改進工作,于1989年12月通過了XHⅣ型慢射手槍的設計和生產鑒定。
XHⅣ型慢射手槍的主要改進之處是:握把和護木的形狀;撥桿的結構和位置;照門的結構;槍管的外形結構。這些改進使XHⅣ型慢射手槍比XHI型槍的外形更為小巧合理;結構的安排及全槍質心位置更有利于比賽;射擊穩定性更好、精度也得到了提高。由于對槍的易損件改用了槍械專用合金鋼,槍的使用壽命也大大提高了。
XHⅣ型慢射手槍有6大部件共74種零件,其外形見圖1。
1工作原理及主要機構
全槍結構見圖1。該槍由撥桿(6)完成槍機(11)的開閉鎖及擊針(26)與阻鐵的扣合,由扳把(7)使擊鐵(28)實現掛機,上彈及退殼由手動完成。全槍主要機構如下:
閉鎖機構:主要由槍機(11)、撥桿(6)、限位銷(8)組成(圖1),擊發后用左手將撥桿向上扳動,使槍機下落,露出槍管,完成開鎖,同時撥殼器將彈殼撥出。手工裝填槍彈后,將撥桿逆時針方向扳下,槍機向上頂起,完全閉鎖。閉鎖間隙不大于0.1mm。
擊發機構:主要由擊針、擊針簧、導桿組成(圖2)。本槍的擊發機構裝于槍機內,擊針兩側有突耳露于槍機之外,當以順時針方向扳動撥桿使槍機開鎖時,擊針被推向后方壓縮擊針簧,并被阻鐵掛住而呈待擊狀態。
發射機構:主要由發射架、扳機體、扳機、扳機簧、撥叉、擊鐵、擊鐵掛鉤、扳把及裝在槍機上的阻鐵和阻鐵杠桿組成(圖4)。
當逆時針方向壓扳把時,其推動擊鐵作同向回轉,使撥叉頭部進入扳機體上部,并被掛住,撥叉同時撥動擊鐵掛鉤回轉與擊鐵扣合,使擊鐵處于待發狀態。松開扳把,在扳把扭簧作用下,扳把自動復位。手扣壓扳機時,撥叉從扳機體內解脫,并帶動擊鐵掛鉤回轉釋放擊鐵,擊鐵則在擊鐵片簧作用下打擊阻鐵杠桿,使阻鐵回轉,解脫擊針,完成擊發。
2分解結合
全槍分解步驟如下:
a.折除左握把(21)、右握把(19),并扳動撥桿(6)使槍機(11)呈待發狀態;
b.用沖子敲出槍機軸(12),扳動撥桿使槍機自行滑出;
c.拆除擊發機兩側固定螺釘(30),用沖子敲出撥桿橫銷(24),拆下擊發機(27)與撥桿(6);
d.拆除護木(5)和護圈(29);
3調整
3.1準星與照門的調整
每支槍都配有寬、中、窄3種規格的準星與照門,運動員可按自己的習慣選用。調整時,擰動左右調整螺釘(17),使照門左移,彈著點也左移,反之則右移。擰動高低調整螺釘(13),順時針方向使照門下降,彈著點下移,反之則彈著點上移。
3.2扳機力的調整(圖3)
扳機簧有兩種規格,輕扳機用細簧,重扳機用粗簧(出廠時為細簧),通過護圈上的孔擰動扳機力調整螺釘,順時針方向使扳機力增大,反之則減小。細、粗簧的扳機力調整范圍分別為0.1~0.5N和0.5~1N。
3.3扳機行程的調整(圖3)
通過護圈上的斜孔,擰動扳機行程調整螺釘,順時針方向使扳機行程縮短,直至一觸即發,反之則行程加長。
4主要諸元
口徑5.6mm
全槍尺寸(長×寬×高)
445mm×90mm×160mm
全槍質量1.2kg
槍管長290mm
膛線6條、右旋
閉鎖方式槍機起落式
供彈方式手動單發
配用槍彈5.6mm長彈(步槍彈)
瞄準基線長373mm
扳機力(可調)0.1~1N
射擊精度靶距50m,每靶10發,
最大散布圓直徑≤2.2cm◆
(編輯/何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