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純智
出版領域的競爭可以說是產品質量和銷售業績的競爭,如果一個出版社建立了較為完善的銷售網絡和較為順暢的流通渠道,那么其成功與否就在于產品質量了,而產品的質量首先決定于選題。因此,從某種意義上可以說選題是出版社的生命線。具體到科技類出版社,由于科學技術門類繁雜,學科細化,專業眾多,尤其是人類進入信息時代后,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對科技出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強化選題建設,強調選題開發,提倡選題創新對科技出版社顯得尤為重要。
科技圖書的選題范圍較廣,角度多樣,但其中有三“味”不能不引起足夠的重視。這三“味”就是聞所未聞的“新”味,嘗所未嘗的“鮮”味,品所未品的“奇”味。
聞所未聞的“新”味
事物有新舊之分,知識有新舊之別。科學是發展的。不斷發展的科學不斷刷新著以往認知的舊痕。作為傳播科學知識的科技出版物來說,當然應隨時求新,不斷出新。越是前沿的,越是大眾的,越是最新的,才越是有市場。站在科學最前沿,選定最新科學的選題,這樣就會贏得讀者。所謂聞所未聞的“新”味,其含意就在于此。
據有關報道,新世紀初始,有關納米科技、納米經濟的圖書熱銷,并已形成一個新的銷售熱點,究其原因,關鍵在于選題的“新”。納米是長度的一種單位,而對大多數人來說,納米是一個新概念。有關納米領域的科學研究,如納米材料學的研究已有很多年的歷史,而為什么在世紀之交掀起了一股納米熱呢,這是因為近年來納米研究有了一些進展,而精明的作者和出版社看到納米研究對經濟貢獻的巨大潛力,從而抓住了這一契機。
“新”既體現在廣度上,又體現在深度上。廣度表現為“拓荒”,深度表現為“開掘”。以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最近出版的《水下機器人》一書為例。機器人對于今天的人們來說似乎算不得陌生,介紹機器人的書籍也不是絕無僅有,但因機器人的種類多,技術復雜,不可能每一種機器人都有專著介紹。而水下機器人因為大多應用于深海勘探、開發,海洋獨有的特性使得水下機器人從材質的選擇到技術的運用等都較一般機器人有更高的要求。中國在水下機器人的研制方面較為領先。但長期以來卻沒有一部專門介紹水下機器人的著述。所以,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選擇了《水下機器人》進行出版。這就從廣度上填補了機器人出版物的一項空白。所以該書一出版,立即就引起了技術界的廣泛關注。
嘗所未嘗的“鮮”味
漢語中的“新鮮”雖是一個固定的詞,但“新”與“鮮”的含義并不完全相同,如果說“新”的真諦在于發現的話,那么“鮮”的精髓則在于制作。譬如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較暢銷的“媽媽寶寶系列叢書”。就其內容來說,這是一套婦女、兒童保健的書。按說婦幼保健的書市場上可謂多得不得了,但“媽媽寶寶系列叢書”卻別開生面,每一部都寫得十分鮮活。先是《準媽媽必知》,從即將當媽媽還沒當上媽媽就應注意的問題講起,接下來是《我懷孕了》以及《健康懷孕每一天》,懷孕不僅僅只是增加了一些體重,更重要的是它改變了母體各種器官功能的恒定性,母體怎樣通過科學的調理以適應這種改變,這不僅對母親自身,而且對嬰兒也是至關重要的。然后是《280天胎教》,嬰兒還在襁褓中,科學的教育就開始了;再往下是《迎接小生命》、《生命成長第一年》,第一年的哺育或許會影響以后的數十年,甚至上百年。當然,后面還有《嬰幼兒食譜》、《育兒生活100問》、《產后重塑好身材》、《學做父母》等等。婦幼保健,一個很平常的課題,可是到了“媽媽寶寶系列叢書”的作者和編者手里,便被制作得如此具體,如此精細。正是由于這種鮮活的制作,這套叢書一問世便引起眾多準媽媽和媽媽們的關注,立刻就成為各地書店一道亮麗的風景。
與“媽媽寶寶系列”相似的還有“吃出健康吃出美系列”、“快樂健康系列”、“農家增收金點子系列”、“網蟲說網系列”等,不乏一些最新科研發現的成果,最新的健康理念等。科技新枝要在已有的樹干上產生,而科技的參天之樹又靠不斷萌發的新枝賦予永遠年輕的生命。從這個意義上說,科技讀物的編輯應該成為新老交融之科技大樹的辛勤澆灌者。以勤澆灌,更以技澆灌。以技求繁,以技求鮮。這樣,科技讀物的選題才會充滿生命力。
品所未品的“奇”味
兵家、商家都講究出奇制勝。科技讀物選題當然也不例外。從人的本性來說,獵奇心理人皆有之。這種獵奇的心理需求當然是出版選題求之不得的一方沃土。尤其科技讀物,因大千世界,無奇不有,所以科技領域更是無奇不有。有科技之奇作為前提,科技讀物選題自然就是有源之水,有本之木。
UFO是一種奇,因為是一種奇,所以不僅有了大量的著述,更有專門的雜志。《易經》、《黃帝內經》也是一種奇,其奇在于人類至今還只能證明其所揭示的原理,并沒有能窮盡其所有的原理。《吉尼斯世界之最大全》其中也有許多奇,所以該書一經面世便一版再版。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了《中國蠅類》。蒼蠅似乎算不得奇。可是《中國蠅類》一書記述了產于中國大陸的30科、660屬、4209種蠅類,不同類別的蒼蠅竟組成如此龐大的數字,這能說不奇嗎?而且更奇的是蒼蠅不僅能威脅人類,還能影響戰爭,并且有些蒼蠅以花粉為食,有些則以食用某些昆蟲或節肢動物為生,不但不對人類構成威脅,相反是人類不可多得的朋友。這當然也可以說是聞所未聞的“奇”了。難怪《中國蠅類》后來獲得了中國圖書獎。
尋奇選奇是一種途徑,但“奇”的資源畢竟是有限的。所以更大量的選題應是平中見奇。從某種意義上說,平中見奇更見一個編輯的功力。某出版社趕在世博會召開之前出版了一部《郵票上的萬紫千紅》,匯集了全世界所有郵票上的花卉,結果一時間成了搶手貨。這以后,《郵票上的新中國》,《郵票上的世紀偉人》等系列叢書相繼問世,都產生了較好的市場效應。
平中見奇很重要的一點在于想他人之未想,選他人之未選。以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建筑細部集成》為例。建筑之于中國至少已有7000年以上的歷史。建筑類圖書也是屢見不鮮。但《建筑細部集成》避開整體,專研“細部”,這種想法不能不說是出奇制勝之想。所以,這套標價顯赫的圖書一經出版,也獲得了相當不菲的市場份額。
科技讀物選題有三味,但并不是僅有三味。“三味”與之整個科技讀物選題相較,應說是只見木而未見林。但中國還有一句話叫“一滴水見太陽”。“三味”作為一滴水,但愿也能使人見太陽。
(本文作者系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副編審、副總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