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曉平

有一個偉人把“早晨八九點鐘太陽”送給了所有的年輕人,把“未來最終是屬于你們的”期望和囑托送給所有的青少年,而他的青少年生活又是怎樣度過的呢?
《毛澤東自傳》就是這樣的一本真實生動、自然親切,又撼人心魄的好書。捧讀它,就好像是在面對面地聆聽毛主席他老人家給你講述他自己的故事,沒有做作,沒有浮躁,沒有功利,也沒有傳奇。這些故事有的平常得猶如發生在我們自己的童年,有的意外得超乎我們的膚淺的想象,但讀起來仍然是那么的從容而又漫不經心,寬容中又蘊藏著堅忍不拔,善良、英勇、頑強、自信、拼搏等等這些形容詞,在毛澤東的故事面前已經黯然失色。
全書以第一人稱口述,就好像是在講咱老百姓自己的故事。而毛澤東其特殊的經歷和磨難,在其述說中也變得平靜如水,讀者在不知不覺中感到是在聆聽自己爺爺的故事,真實可信,又風趣幽默。如——
“當我在十三歲左右時,有一天我的父親請了許多客人到家中來。在他們的面前,我們兩人發生了爭執。父親當眾罵我。說我懶惰無用。這使我大發其火。我憤恨他,離開了家。我的母親在后面追我,想勸我回去。我的父親也追我,同時罵我,命令我回去。我走到一個池塘的邊上,對他威脅,如果他再走近一點,我便跳下去。在這個情形之下,雙方互相提出要求,以期停止“內戰”。我的父親一定要我賠不是,并且要磕頭賠禮,我同意如果他答應不打我,我可以屈一膝下跪。這樣結束了這場“戰事”。從這一次事件中,我明白了當我以公開反抗來保衛我的權利時,我的父親就客氣一點;當我怯懦屈服時,他罵打得更厲害。”
《毛澤東自傳》初版于1937年11月,是毛澤東口述并親筆修改的生平事跡的忠實記錄,是中國革命史上的一個極其珍貴的重要文獻,比《西行漫記》還早一年出版。原書由當時上海的進步書社——復旦大學文摘社出版、黎明書局經售,潘漢年題寫書名,斯諾筆錄,汪衡翻譯。全書以第一人稱口述,講述了毛澤東青少年時期直到延安革命斗爭時期的成長和奮斗歷程,披露了毛澤東人生中許多鮮為人知的故事。書名由潘漢年題寫也是第一次發現,罕見而珍貴,具有極高的文獻、文學、版本和收藏價值。
《毛澤東自傳》 [美]斯諾錄汪衡譯解放軍文藝出版社 2001.9定價:15.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