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培敏

過了1歲生日之后,孩子進入幼兒期。此時他們的關注范圍還比較有限,最有興趣的事是注視、探索、活動。他們開始學習事物的原因和結果,比如按下按鈕音樂會響起,或娃娃會跳舞等。他們對詞的理解開始增多,很喜歡與人一起做游戲,對一直與他在一起的人很依戀。所以,父母親與孩子一起玩比任何玩具都重要,能使孩子更加健康幸福地成長。
幼兒的典型活動如下:
·喜歡玩諸如畚箕、掃帚、塑料盤子、水壺、鍋子和杯子等物品。
·模仿別人的行為:試著用杯子喝水,試著打電話,看到母親為松開食品罐的蓋子而輕輕敲打之后,孩子也會拿起東西敲敲打打。
·喜歡試著做,然后觀察反應。那種能彈跳起來、能發出聲音、能發光或能變換色彩的物體都很能吸引住孩子。
·喜歡將東西裝配到一起,喜歡堆疊積木、玩具和塑料杯子。他們還喜歡裝配和拆開——以此來學習大小、形狀、顏色、重量和順序。
·能安靜地玩,看圖畫書,對著圖片說話,指著圖片,學習他感興趣的新詞。當再書中認出他喜歡的玩具和動物時,會表現得很興奮。
1~2歲幼兒的玩具
1.美術用品美術用品有蠟筆、顏色筆、魔幻彩筆、顏料、各種紙張、涂色書、畫板等。創造力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已經開始出現,他們有獨特的觀察和感覺事物的方式,在他們隨意畫畫時,不要去問他:“這是什么?”如果辨別不出孩子畫的東西,可以這樣問:“你能跟我說說你的畫嗎?”你可以與孩子一起畫畫、涂顏色,孩子也會很高興有你的陪伴。
2.各種球有網球、皮球、沙灘球、布球、海綿球、以及輕巧的空心球等。玩球可以讓孩子認識形狀和顏色,讓他們活動。孩子們滾球、拍球、扔球和追著球跑,這些都能增加他們的協調性和靈巧性。要注意在室內玩球容易闖禍,所以從一開始就要定下規矩,讓孩子嚴格遵守,比如硬的橡皮球只能在戶外玩耍。
3.積木積木的品種很多,而且,在整個童年孩子會找到幾百種玩積木的方法,給予他們極大的靈活機動性,可以開發孩子的創造力和想象力。開始時孩子只能簡單地堆幾塊,隨著孩子的長大,他就能搭出較為精細的結構了。
4.書籍書籍是兒童玩耍中最重要的部分,但卻常常被人忘記,因為人們很少將書籍看成是“玩具”。然而書籍的娛樂價值時無可比擬的,如果希望孩子愛讀書,就要為他朗讀書籍。
5.娃娃從剛出生的嬰兒到10來歲的少兒,娃娃占據著他們玩耍的中心。孩子將娃娃看成是他們的好朋友,拿著、抱著,與它說話、為他穿衣、洗澡。玩娃娃可以讓孩子學習社交、學習照顧別人,學習表達感情。還可以幫助哄孩子睡覺。
6.小水桶和鏟子可以用來讓孩子玩沙子、玩水。教給孩子對重量的感覺、空間和容量的概念。
7.智力拼圖剛開始是玩4~5大塊的,以后則可以玩很復雜的拼圖游戲。玩拼圖能鍛煉孩子小肌肉的控制能力和手眼協調工能。
8.可騎乘玩具有三輪自行車、搖馬、大型玩具火車、動物車等。玩的時候要注意孩子的安全,一開始要扶著他。
9.奇異盒奇異盒是一種很靈巧的玩具,孩子按下開關或使用操縱桿(拉、推或者轉動),盒子上的門會突然打開,跳出一個奇異的小人。孩子很喜歡這種玩具,因為它可以使孩子立即看到自己動作的結果。
2~3幼兒的玩具
1.黑板和粉筆將黑板掛在墻上,高度使孩子容易接觸,讓孩子涂涂寫寫畫畫,將滿意的作品保留一段時間,這也可以作為是一種墻飾。
2.吹泡泡玩具可以買調制好的吹泡泡溶液,或自己調制淡的肥皂水。帶著孩子來到戶外,吹出大大小小的泡泡,孩子會興奮異常。
3.家務用品塑料的盤子、鍋子、量杯、湯勺、搟面杖、木勺子、小木板等。讓孩子學“做飯”、“做面包”等。
4.樂器和音樂盒幼兒期就應該讓孩子接觸各種各樣的音樂作品,開發他們的音樂天賦。讓他們聽音樂,學唱歌,玩鈴鐺、小手鼓。
5.玩具小人用布料、塑料或木料制作的玩具小人、小動物可以給孩子用來玩想象性的游戲,鼓勵孩子編織內容完整的故事。
6.玩具電這可以幫助孩子發展口頭表達能力,擴大詞匯量,早日說出句子。
7.陀螺玩陀螺可以促進孩子精細運動協調能力的發展。
8.汽車玩具孩子在玩汽車玩具時很要想象力,嘴里發出汽車開動的各種聲音,非常專注地操縱汽車,表演出各種開車的場景。各種模型汽車也教給孩子許多相關的知識,如消防車、拖拉機、垃圾車等。
9.木珠子玩木珠子可以學習形狀、顏色,促進手眼協調能力。較大的幼兒不還可以學著用木珠子做手工藝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