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 存

一提到“過敏兒”,可能有不少人會聯想到哮喘、過敏性鼻炎、過敏性皮炎等疾病。一點不錯,“過敏兒”——即具有過敏性體質的小兒最易罹患這類過敏性疾病。由于他們對環境中的刺激性物質特別敏感,稍不留意就會發生過敏反應,由此引起的種種癥狀嚴重損害了孩子的生活質量,增加了他們成長中的煩惱。
但是,“過敏兒”是可以設法預防的。
事實上,在孩子尚未出世之時,甚至在新生命尚未形成之際,就有不少因素在影響著孩子是否會成為一個“過敏兒”。因此預防“過敏兒”應從婚前咨詢開始。遺傳學方面的研究已證明:雙親中有一人患有過敏性疾病,其子女成為“過敏兒”的可能性為60%;雙親均為過敏性疾病患者,產生“過敏兒”的可能性上升為80 %;與此相比,雙親均無過敏性疾病的,僅有19%的子女可能成為“過敏兒”。因此同是過敏性體質的男女之間宜盡量避免通婚。另據國外研究報告,秋季出生的嬰兒患哮喘等過敏性疾病的機會高于其它季節出生者,故應盡量避免秋季分娩。
有過敏性疾病史的嬰兒日后易成為“過敏兒”。對這些高危嬰兒應保證出生后6個月的純母乳喂養,喂奶時間延遲至生后9個月,生后4個月內不要添加任何輔食,尤其是牛奶、蛋類等富含異性蛋白的食物,魚、蝦、蟹及貝殼類食物系高度致敏物質,在孩子4歲前避免食用。哺乳期婦女如攝入含高過敏原的食物,2~6小時后便可在母乳中檢測到這些食物成分,而且可持續1~4天之久,因此高危嬰兒的媽媽在哺乳期不應吃牛奶、蛋、海鮮、堅果(如花生)等食物。以往曾認為孕媽咪如果避免吃上述食物,可減少嬰兒日后產生過敏性疾病的機會,但近年來的研究否定了這一觀點,因此懷孕期的準媽媽不需限制任何食品。
不良的居住環境是孕育“過敏兒”的溫床。如家中塵螨含量過高,或養寵物(尤其是貓),或有人常在家抽煙,或因燒香等使屋內空氣渾濁,都可促使孩子早早地發生過敏性疾病。因此在高危嬰兒的居室內除了不養寵物、不抽煙,盡可能保持低污染之外,尚應采取措施努力減少塵螨的數量;使用減濕器或通風機使室內濕度<50%;不在室內鋪設地毯;定期清洗門、窗簾和玩具;每周用50℃以上的熱水清洗枕巾、枕套、床單一次;定期更換枕頭等。
總之,孩子即使因遺傳造成過敏性體質,只要及早采取得力的干預措施,仍可避免發生過敏性疾病,成為健康兒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