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學軍

20世紀末,爆發了舉世矚目的海灣戰爭和科索沃戰爭,新世紀之初,在“9·11”恐怖事件后又出現了對阿富汗持續數周的空中打擊。透視這些戰爭,不僅顯露了高技術局部戰爭的形態,而且還將空襲城市發展成為戰爭的一個獨立階段,甚至是戰爭的主體,這不僅對城市的防空提出了嚴峻的挑戰,而且預示著下一場戰爭還將以空襲,尤其是空襲城市為開端拉開戰爭的帷幕,使城市反空襲無可置疑地被推到了戰爭的前臺,成為雙方斗爭的焦點。
新的作戰樣式,呼喚著新的理論指導,而理論源于實戰、源于戰例的沃土。分析和研究城市反空襲經典戰例,從理論高度總結二戰之后,特別是近期局部戰爭城市反空襲的經驗教訓,對于指導未來城市反空襲至關重要。《城市反空襲》一書,史論結合,瞄準未來,以史為鏡,系統地研究了城市反空襲作戰問題,具有較強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該書分理論和戰例兩個部分。上篇是理論部分,主要闡述城市反空襲的基本理論,針對高技術強敵,空襲城市的特點規律和城市的特殊性,對城市反空襲與其他類似的作戰行動進行理論上的界定,分析研究城市反空襲作戰雙方的利弊關系,概括城市反空襲的基本理論。從歷史的角度,研究城市反空襲的發展軌跡,前瞻性地預測城市反空襲的發展趨勢;從聯合作戰的角度,研究軍地聯合進行城市反空襲的作戰指導、基本形式和基本戰法;從系統論的角度,分析研究城市反空襲的火力配系、預警、指揮、電子戰、保障和防護,構建城市反空襲體系各要素的組織實施方法和措施;從指揮員及其指揮機關的角度,探討城市反空襲的組織實施與消除空襲后果的程序和方法等。下篇是戰例部分,主要研究了倫敦、莫斯科、廣島、河內、巴格達和貝爾格萊德等城市,在常規武器、精確制導武器和核武器空襲時的反空襲特點和成敗因由,從城市反空襲歷史的長河中吸取經驗教訓,旨在以對歷史佐證理論,指導未來的城市反空襲作戰。
《城市反空襲》羅相德,丁軍,張勇主編軍事科學出版社2001.6定價:28.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