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們都知道,子彈一旦射入人體,會產生很大的旋轉,導致傷口的擴大,形成很大的殺傷力。然而,早期的子彈可不是這么厲害的,無情的戰爭促使子彈發展到今天無情的地步。那是在19世紀里,英國軍隊在亞洲多次進行戰爭,與印度人和阿富汗人進行作戰。作戰中,英軍使用了英國新研制的萊-梅特福德步槍。印度人沒有見過這種武器,但發現子彈還是很厲害的,比他們所用的冷兵器強多了,因此,就把這種步槍射出的子彈叫做啞彈。
按理說,新步槍的使用應該很受英軍的歡迎。然而,英軍對此并不怎么看好。相反,英軍一些指揮官還頗有微詞。在吉德拉爾的作戰中,英軍明顯感到,這種鎳做的子彈存在著很大的問題。具體而言,子彈擊中人體后,馬上會出現一個很明顯的傷口。可是,這種子彈威力很小,只要不傷及人的骨頭,雖然士兵被擊中了,居然毫無知覺,還可以繼續作戰一段時間。這就是說,英軍好不容易瞄準目標擊中了,對方好象什么也沒有發生,依舊可以對英軍展開作戰,反而把英軍打得傷的傷、死的死。
英國負責生產步槍子彈的軍工廠的一些官員被邀請到戰場進行了觀摩,終于感受到子彈存在著嚴重的不足,難以迅速形成致命的殺傷力。于是,英國軍工廠開始琢磨對子彈進行改進。
不久,新型子彈研制出來了。這是威力很大的子彈,采用了新的技術和工藝,能夠產生很大的殺傷力。該型子彈取消了鎳殼,就剩下彈頭。一旦擊中人體,子彈鎳片和鉛就會像方扇一樣迅速旋轉起來,極大地擴大了周圍的殺傷范圍。英軍在后面的作戰使用中發現,這種子彈一旦擊中對方,對方會立即倒地,幾乎沒有什么反抗的時間。
后來,子彈雖然不斷進行改進,然而,這種旋轉的方式一直沒有改變。當然,它給人帶來的是更大的痛苦,甚至是死亡的威脅。
(魏洞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