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梅珍
病歷誤診,都是鉛惹的禍
有一位小學生經常頭痛,而且不是便秘就是腹瀉,家長帶他去了多家醫院,吃了不少藥,癥狀也沒有好轉。后經北京市兒科研究所丁宗一教授建議,進行了血鉛檢測,才發現是鉛中毒。
去年8月初,北京首家驅鉛門診在北京軍區總醫院落戶。來這里的就診者,有成人也有兒童。患者有的經常頭暈、頭疼,從輕微痛到劇疼,甚至揪著頭發撞墻;有的體虛無力、不思飲食;有的記憶力減退,上課精力不集中;有的脾氣急、好吵架;有的經常肚子疼、腹瀉、便秘,或兩者兼有;有的易出汗、夜驚、貧血等。經過測試,患者血液中的鉛都超過了標準。一位剛剛裝修過新家的婦女,血鉛濃度高達28微克/分升(正常值應該是零)。而且我們驚訝地發現,這些病人以前都看過醫生,且久治不愈,原來都是誤診。
給患者身體帶來如此危害的鉛是如何進入人體的?什么人對鉛毒更敏感?怎樣預防鉛中毒?帶著這些問題,記者采訪了丁宗一教授。
鉛是怎樣潛入人體的
丁教授說,大自然本身,如地殼侵蝕、火山爆發、海嘯、森林山火等都會釋放出一定的鉛。隨著都市化、工業化的發展,環境污染日益嚴重,其中就包括鉛污染。例如,超標農藥的使用,加重了農作物、植物的鉛污染;含鉛汽油燃燒后,85%的鉛會排放到大氣中;房間內墻壁、家具、玩具上的油漆可散發出含鉛的氣體;一些化妝品、染發劑、電池、釉彩碗碟、含鉛鋁煲等日用品都含鉛;家庭燒火用的燃煤可產生鉛;食品生產加工過程中機械、容器、管道含鉛,最典型的就是用含鉛生鐵鑄成的爐膛制作爆米花,含鉛原料制成的皮蛋;有些自來水管也含有鉛,水中的鉛含量雖然不高,但其生物利用度往往較高。熱水龍頭放出的水含鉛量更高。
這些鉛,可以通過皮膚、消化道、呼吸道等多種途徑進入體內,對神經、血液、消化、心腦血管、泌尿等多個系統造成損害,嚴重影響體內新陳代謝。比如它可以堵塞金屬離子代謝通道,造成低鈣、低鋅、低鐵,且補充困難。體內的鉛靠自身排除是很慢的,專家測算在不繼續接受鉛污染的條件下,骨骼內的鉛要經過20年才能排除一半。因此鉛中毒損害機體器官是終身的,不可逆的。
兒童更容易受到鉛損害
丁教授特別強調,兒童處于發育階段,機體對鉛的易感性較高。另外,高濃度的鉛塵大多距地面一米以下,這個高度恰好與兒童的呼吸帶高度一致。因此,兒童通過呼吸進入體內的鉛遠遠超過成人。加上不少兒童有吮吸手指的不潔行為,學習用具如鉛筆、蠟筆、涂改筆、油漆課桌椅中的鉛,都可“乘機而入”。而年齡怎樣防治鉛中毒
越小,血腦屏障對鉛的通透性越高,進入腦組織的鉛也就越多。此外,鉛在極低濃度下即可經胎盤進入胎兒體內,損害胎兒及出生后嬰兒的智能及生長發育。
丁教授說,1998年我們曾對全國28個省市的鉛中毒情況進行過調查,據此估算,我國城市兒童鉛中毒率為51.6%。由于兒童鉛中毒發生和發展隱匿,常無典型臨床表現,因此極容易被忽視。兒童智商與血鉛水平呈反比,血鉛高的兒童可出現發育遲緩、記憶力差、煩躁、注意力渙散、多動、性格改變、易激怒、攻擊性行為等癥狀。因此,兒童應該普遍作一下血鉛檢查。
怎樣防治鉛中毒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標準,血鉛水平高于10微克/分升,不管有無癥狀,都應診斷為鉛中毒,并進行驅鉛治療,爭取達到血鉛為零的水平。
丁教授告訴我們,查血鉛的步驟很簡單,只要取一滴指血,一分鐘就可得知體內的含鉛量。如果體內含鉛,驅鉛治療也不復雜。人體內原本就有一種含半胱氨酸的金屬結合蛋白,稱為金屬硫蛋白。它是肝、腎細胞的必需營養物,具有調節、運輸微量元素(鋅、鎂、銅等)、清除體內重金屬(鉛、鎘等)、消除自由基等作用。當然,如果血鉛太高了,人體這種自然清除能力就不夠了。目前國家“863”計劃項目應用高新技術,已經生產出驅鉛物質——金屬硫蛋白制劑,口服后,可起到很好的驅鉛作用,而且其還可以作預防目的。
丁教授說,鉛污染是一個全球性的亟待解決的問題,必須引起人們的足夠重視,但也不必恐慌。當懷疑自己有鉛中毒時,除了應到醫院檢測血鉛之外,平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1.講究衛生,飯前讀報后要洗手,勤剪指甲,指甲縫隙中特別容易藏匿鉛塵;
2.保持家中清潔,經常擦洗塵土,以煤作燃料的家庭更要注意開窗通風;
3.接觸鉛的作業人員應注意上班換工作服、下班洗澡,不要把工作服、用具帶回家;
4.不要吃含鉛食品,如皮蛋、爆米花等,盡量少去空氣污濁的公共場所;
5.早上用自來水時最好先流一分鐘作其它用(如沖廁所、擦地板),然后再作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