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 也
生命是無價的。健康是第一財富。
當確立了這個概念之后,人們將面臨如何認識和選擇藥品的問題。因為當生命受到損傷、健康遇到麻煩的時候,藥品是不可替代的惟一。因此,在商品大千世界中,藥品占據著非常特殊的位置。這里,除了它的治病救人的使用價值之外,更重要的是,長期以來,我國的藥品消費幾乎是由醫生主宰,廣大消費者是被動性的,無自主行為可言。如此,當這種消費方式突然發生改變的時候,駕輕就熟的人們站在藥品面前卻茫然不知所措。顯然,藥品消費對國人來說,是一個亟待培育的市場。
有關藥品消費方面的知識是很多的。近聞,在藥品的價格方面,出現偏頗的看法,我也就此談一點個人之看法。
降低醫療費用與寧賤勿貴
減輕醫療費用負擔是民意所向。對于虛高的價格應該砍掉;對于重復的、超量的使用藥品應該遏制。但是,因噎廢食,對于高質量、高療效的藥品因為價格因素而沒有了參與市場競爭的機會,應該說這也是一種倒退。
說它倒退至少有幾個方面的理由。首先是觀念上的倒退。在市場化的今天,應該容許在一定的規則下,平等競爭,自由消費。就好比市場需要“奔馳”的汽車、“夏奈爾”的服裝、“卡地亞”的手表一樣,高檔商品是一部分人的消費定位。但是,在全球經濟走向一體化的今天,因價格昂貴而被拒之市場門外,這樣的做法已經罕見。
其次是一種生產、消費能力的倒退。經濟在發展,生活水平在提高。如果對于“精品”、“VIP”持抵制態度,事實上是典型的保護落后,是處于弱勢地位恐懼心理的反應。特別是消費本身是刺激社會經濟增長的主要手段。拉動惟恐不及,為什么還要制造障礙呢?特別是那些最具市場潛力的產品、那些迎合日益增長的物質生活所需要的產品,因為價格而人為地設防,比如醫院的藥品必須限定在什么價格之下方可使用。那么,豈不像忽如一夜,市民們的私人轎車都要被封存起來,重新回到自行車的年代。試想,社會將會多么不習慣。
另外,從來沒有一部消費學讀本認定,便宜的就是好的,貴的就是不好的。事實上,“物有所值”才是健康的消費理念。如果你花幾萬元買一輛“夏利”與花80多萬元買一輛德國大眾原裝的“奧迪-A6”,你能說便宜的就是好的,貴的是不好的嗎?市面上樓盤、汽車、賓館、服裝、食品飲料等等,不同的品級與不同的價位對應,已經約定俗成,不言自明,卻為什么偏偏在藥品的領域里,總轉不出來呢?
當然,更重要的是,臨床的病例是千差萬別的,人的個體差異性和病因的復雜性,需要有不同品級藥品的對應。有經驗的醫生不會因為市場出現了替代藥品,就廢棄老品種;同時也不會因為考慮經濟承受力而放棄治療,見死不救。藥品是有極強的針對性的。它有可比性,但沒有包容性。因此,便宜就是目的,不符合臨床醫學的自然規律。
絕對價格與產品品質
那么,絕對價格高低能不能作為藥品品質的衡量標準?應該說,藥品的價格因素具有很強的說明性。
藥品不像其他商品,它只是產品層次與性價比
白色的粉面或者片劑、水劑等,除了外觀包裝上的差異之外,肉眼很難辨別出其中的真偽優劣。因此,認識藥品必須從它的成本入手,為什么同類藥品價格可以拉開這么大的距離?全部的因素在于廠家對藥品質量的刻意追求。
筆者曾參觀過珠海聯邦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受益匪淺。主要是通過耳濡目染增長了見識。原來,蘊涵在藥品背后的玄機大有文章。
印象最深的是這家企業的注射劑生產線。因為它是靜脈藥品,在安全性上要求是最高的。整個封裝工藝從超聲波洗瓶開始,繼而進入德國麥克發公司最先進的設備控制之中;接下來是對瓶子的烘干以及360度滅菌消毒;待冷卻之后開始自動裝粉;與此同時,氮氣沖進,將瓶中剩余空氣排出;緊跟著膠塞、封蓋……全套工藝使細菌、灰塵等沒有“可趁之機”。其中,氮氣的呵護可以避免藥品氧化,從而保證有效期的可靠性。而這套確保萬無一失的設備,投資成本要2000多萬元。相比之下,國內一般制藥企業使用同類設備,投資價格普遍在兩三百萬左右。事實上,不同產品品級的差異就是從每一個生產環節的精細程度產生的。
其實,設備只是一個方面,注射劑車間的建筑裝修也是精心設計的。墻壁是不銹鋼板全密封式,別想從上面有絲毫的塵埃剝落;地面是密合無縫的,沒有污漬的藏身之地;空氣是純凈的,經過嚴格的凈化處理,先是冷卻,然后抽濕,打進冷凍機,進入高效過濾;同時,立方空間的空氣是定時置換的,人本身是帶菌體,因此這種空氣置換的間隙大約在每分鐘兩次;為防范污濁空氣的流入,室內長期保持高于室外的壓差……可想而知,絕對無菌空間所需要的設備、材料、電能、人力等等的投入,該是怎樣的數字。
事實上,筆者所見只是構成藥品價格的部分因素,如果將各個環節細細觀察下來,整個成本核算的差異更是天壤之別。成本高,價格自然高,由此可見,藥品價格的檔次正是從一個個環節中拉開的。
當前,國內醫藥市場“惟價格論”有抬頭的跡象。如果繼續價格因素上的一刀切,那么,類似“珠海聯邦”這樣高品質的產品會因為價格所累,與患者見面的幾率大大降低。而且,藥品之間競相壓價,勢必導致有些制藥企業無利可圖,接下來就只有從成本上打主意,甚至減免必須的流程,降低操作的規范。這樣的結果,最終受損害的是消費者。
產品層次與性價比
我國的藥品市場大致有這么3個層次:國產的、合資的、進口的。國產品牌中比較有質量保證的是早年的國有制藥企業。但是,因為歷史的基礎擺在那兒,使它們的技術改造一直處于欠賬發展的狀態。而且,藥廠的建設、改造是高額投入,很難冀望一下子改頭換面。
國外的藥品制造企業,歷史悠久,品牌打造得堅實穩固。因其技術含量高和生產規范化,自然價格不菲。再加上關稅,確實令國人瞠目結舌。
正因此,對于國內市場,國際化的醫藥企業一直垂涎,并致力本土化生產。必須看到,合資化的方式為解決中國百姓用藥問題起了致關重要的作用。就像轎車工業一樣,因為國際品牌的本地化生產,加快了國產轎車生產的步伐,同時,為廣大消費者帶來了實惠。
但是,必須看到,這些合資企業已經趨于老化,它們多是80年代起灶的。因此,環境、廠房、設備等又面臨繼續升級的需要。相比較,像“珠海聯邦”這樣年輕的一代合資企業相當搶眼。這部分企業的產品在市場上具有很強的競爭力。其實,市場跌宕,各有利弊。當初市場的機遇被捷足先登者搶占,老牌合資廠占盡先機;而后來者居上,在時代感、耐久性方面,后者更有實力。總之,這部分企業構成了中國藥品市場極具潛力和增長性的一個層面。
從性價比來分析。合資企業這一塊兒同樣占有一定的優勢。
按理說,性能和價格比是正比例的。你花了什么錢,就享受相應的商品和服務。為什么“聯邦制藥”的產品在市場一直口碑不俗?為什么它的“阿莫仙”膠囊、顆粒劑等,成為醫院和患者的搶手貨?這是因為“阿莫仙”不曾發生過敏反應、沒有副作用、具有穩定的療效以及免皮試、服用方便等優點,這些性能使它成為抗生素類藥的知名品牌。
就像文前所說到的那樣,從投入看,封裝設備可以有10倍、甚至幾十倍的價格差。但是,這種成本的價差能帶來巨大的性能差別,這一點應該肯定。比如,沖氮這一個工藝,封裝的產品可以因為排空了氧氣而避免氧化,從而保證藥效和成分的穩定。相反,因為缺乏高質量的工藝流程,因為設備的局限,瓶中有空氣殘留,致使有效成分揮發或分子結構改變,而因此引發“藥到病難除”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