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倫
一忌孤獨寡語:老年人應克服孤獨寡語、足不出戶的習慣。俗話說:“人孤傷神。”根據心理學家的調查,老年人較易產生孤獨寡語的心態,這種心態對安度晚年是極為不利的,特別是大腦容易衰變,甚至發生癡呆癥。為此,要勸解老人,走出門戶,到群體中去,進行交談,切磋養生之道。
二忌激烈運動:老年人參加健身運動,是延年益壽的基本措施,但忌激烈運動。老年人往往肌肉松弛,骨質疏松,關節韌帶僵硬,四肢活動又不協調,這樣便無法承受激烈運動給生理上帶來的壓力,激烈運動時,心肺必然加重負荷,易使心臟供血不足。為此,老年人應根據自身的特點,選擇步行、慢跑等運動項目,量力而行,活動前應多做準備活動,順序漸進。
三忌唾液外吐:唾液也稱“口水”,它是一種無色、無味的透明液體。一個健康的人每天要分泌出1—1.5公升的唾液。有些老年人有愛吐口水的習慣,這種習慣對健康是不利的。我國古代道家就有“咽津延年”之說。因此,無論從祖國醫學和現代醫學的觀點看,吞咽津液,都是行之有效的養生之道。
四忌排便用力:老年人往往大便不暢,這是常見的現象,是因為老年人腸蠕動能力下降所致。老年人活動量較少,食物又精又細,易使腸內脹氣,若排便時屏氣用力,易致血壓猛增,甚至導致急性心肌梗死、腦出血等悲劇的發生。所有,應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多食些粗纖維食品和蔬菜,促進腸的蠕動;還應多飲水。發生便秘,應及時治療,千萬不能用力屏氣排便。
五忌煩躁動心:人煩心不靜,不靜心而必煩躁。養生首先要養心,只有內心的平靜,才能舒適自在。孟子日:“不動心,可養浩然之氣。”這正是晚年生活中的養生精髓。
(編輯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