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記:有些人生來尊貴,有些人贏得尊貴。
--莎士比亞
兵器,斗士。
冷兵器,熱血斗士。
兵器譜上群芳爭艷,鏗鏘聲中各有各精彩。
馬上名將喜歡用槍,槍矯若游龍,霸氣沖天;
地上高手偏愛執劍,劍大家氣度,華貴莊重。
刀安靜地立在一旁,古樸的刀身閃爍不出多少耀眼的光芒,只有厚重的刀背、鋒利的刀刃直露地宣泄著自己的斗志:誰來和我一戰?!
刀是兵器中最普通的一種,普通到已經被江湖好漢們所漠視。
可是號令天下的武林至尊就是一把寶刀--屠龍刀。
最平凡的兵器稱雄兵器譜顯示出真正的威嚴;
最平凡的人成長為大人物可以照亮更多平凡者心底珍藏的天空。
一
爬升,悄無聲息,直到最高處。
豁然開朗,是整片的天空。
在眾人的疑問聲中,王磊攀上了中國圍棋等級分排行榜第一的絕頂,自己也帶著一點迷惑--近段時間的成績確實不錯,可是,真的已經好到足以凌駕于常昊、馬曉春他們之上了嗎?
寒流過后是暖風。八月末開始,中國圍棋的超強反彈氣勢驚人,幾乎每一位\"殺向世界\"的中國棋手都成為外戰英雄。酣暢淋漓的大規模集體勝利反倒凸顯不出某一個人的特殊風采,即使是常昊也未必就擁有比別人更多的榮光。這就如同一群同樣歌喉美妙的歌手都完美地演繹了自己的拿手曲目,每個人都懷著創作成功后的滿足感,如果一定要在他們當中評出個一二三等的話,就把裁判權交給那些人為制定、缺乏感情色彩的評判標準吧!王磊成為穎脫而出的幸運者,這也許并不意味著他比別人出色多少,但在周圍都是高手的局面下,能將自己昂起的頭顱稍稍超出那已經很高的平面不是應該比鶴立雞群式的一枝獨秀更有成就感嗎?
王磊堅毅的面孔泛起靦腆的笑容。回頭看來時的路,所有汗水、淚水還有殷殷的血漬都已經被風塵遮掩,飄蕩在空中的仍是幼時就熟悉的深山中的幽遠氣息。
其實王磊能在等級分排行榜上獨占鰲頭,近期他在三星、豐田兩次大捷上的耀眼光芒并不占多大的分量--此次等級分計算的截止日是8月31日,中國棋手的強勢表演剛剛開頭。他的成功在于日復一日的扎實積累,每一盤棋,每一次落子都堆砌成哪怕是極小的一節晉身之階。
自從1998年3月被常昊奪走\"樂百氏\"的金冠,王磊已經有四年多沒有在國內大賽中登臨絕頂了;在與日韓虎狼之師角逐的國際棋戰中他也只在第三屆春蘭杯上進過一次四強。與周鶴洋笑擁棋圣位、三勝李昌鎬;邵煒剛兩捧NEC、力挫趙治勛、劉昌赫時的風光相比,王磊平凡得甚至有時讓人忽略了他的存在。
平凡與平庸相隔的距離連一堵墻都不到,他們都是\"不起眼\"的代稱。但平凡者至少比平庸者心中多了幾分不甘。沒有能站到最高點的王磊從不放棄自己的努力,每一年他的勝率都不是第一,但在幾名風頭出盡者身后總是隱著他的身姿。拿不到冠軍不代表失去一切,王磊在每一項比賽中踏踏實實地去拼爭,八強或者四強,為的不是多贏一盤兩盤棋,是要為自己創造與頂尖高手抗衡的機會。聰明,但并不才氣逼人的王磊像郭靖一樣在無數次摔打中磨煉著自己,顧不得渾身刺心的疼痛。他只有跨越,沒有飛躍,所以他前行的速度或許不算很快,但他決不會憑空跌落。
一路顛沛到了峰頂,王磊沒有古來大高手們\"高處不勝寒\"的寂寞。緊隨身后的周鶴洋與他只有兩分之遙,這樣的差距完全可以忽略不計。而前六名中的三只\"小虎\"古力、孔杰、胡耀宇更會使他倍感壓力。等級分是個有點懸乎的東西,盡管它的合理性已經日益為棋界內外所承認,但它終究還只是個虛名。排名第一表明你的實力堅強,卻沒有什么實質性的收獲。曾經有兩年瑞士姑娘辛吉斯一直盤踞著世界女子網球排名第一的寶座,可是四大公開賽的金碗卻總在大威小威、達文波特之流手中傳來傳去。空負虛名的辛吉斯獎金排名一落再落,沒有大頭銜的支撐,霸氣也漸漸消磨,更因為眾多后來者的不服氣,時至今日她在網球場上的威懾力已是愈來愈弱。王磊的情況有相似之處,盡管綜合各項大賽,他的總體成績可能最佳,但缺乏一頂夠分量的王冠又使他難以聚起王者之氣。光芒只照耀頂點,日本棋界不成文的規矩,只要擁有最大的\"棋圣\"頭銜就是號令棋界的\"日本第一人\",哪怕你在其余棋戰中都是一戰即潰。當年的藤澤秀行就因此被稱為\"一年只贏四盤棋的好漢\",他每年勝率不過半,但每一名對手與他過招都須自覺坐在下手的位置。
如此看來,王磊的等級分躍居第一給他帶來的絕不僅僅是榮耀,更有無形的壓力。此前在中國等級分排行榜上力壓群雄的馬曉春、常昊都是毫無愧色的中國棋界領軍人物,周鶴洋的內外戰實績也有目共睹,與他們相比,至少從目前的表象來看,王磊的\"第一\"還不算\"硬氣\"。
笑容開始凝固成一種思索。王磊扶正了眼鏡,銳利的目光在鏡片后顯出深邃。記不清他是從什么時候開始戴眼鏡的了,反正戴了眼鏡的他看上去比以前沉穩了許多,原來那渾身似乎都要膨脹出來的剽悍氣息已難見蹤影,現在的王磊讓人感到一股淡然之氣--大家風范的淡然,超越了少年的熱血。
\"世無英雄,遂使豎子成名。\"網上有人用這樣的古語評價王磊。這話有點傷人,這話也有點幼稚。哪一個\"英雄\"成名前不是默默無聞的\"豎子\"呢?現在的世界不是沒有英雄,而是英雄太多了,相互制約之下絕少有人能一手攬去所有光環。強大如李昌鎬今年不也只分到亞洲快棋賽一碗殘羹嗎?敢與英雄爭鋒,這樣的\"豎子\"本身就具備了成為英雄的潛質,難道\"知難而退\"才是斗士之精神嗎?如果王磊甘心于在平淡中玩味圍棋之美,他或許得不到褒揚的掌聲,但他也不會淹沒于譏笑與……嫉妒之中。他一定能更多地體會到圍棋的深意與樂趣,那未嘗不是一種幸福。可是人生之歧路萬千,很多沒有對錯之分,只看你能否堅持。既然一開始選擇了斗士之路,就無權再去享受名士的逍遙,即使是從為人所不屑的\"豎子\"起步,也要奮力去做夢想中的英雄。
汗水是自己拋灑,笑罵任由他人。一不小心成了棋界中心人物的王磊敢于直面自己所處的高度,他站到了這座山的絕頂,但前面還有許多更巍峨的山峰。先不去看直入云天的那座,只看眼前的壁壘,拖著沉重的雙腿繼續登攀,管他還要俯身多久,只要目光一直盯著高處。
\"換上我的天空\",趙傳那首不甚出名的老歌在崎嶇的山道上隨風飄揚,每一個音符在深深的足印上跳躍,仿佛不屈的生命:
追逐時間 超越自我 沒有終點
接受挑戰 追求成功 另一種感動
現實生活中 不做自我陶醉的夢
掌握理想 絕不低頭 向前沖
……
……
二
天空湛藍明凈,一碧如洗,誰能想象出昨夜烏云遍布,雷電交加的情景?
成長是一個永無止境的話題,每個人都有訴不盡的淚與笑。大鵬展翅直沖云霄時偶爾瞥見蹣跚學步的雛雞,心頭會不會閃電般掠過一絲感傷--我也曾經和他一樣,走幾步就會摔上一個跟頭,多想有個人給自己揉一下摔痛的身體……
那一片山脈叫大興安嶺,她寂寞得終年只有漫山的白雪相伴。那一年的冬天特別的冷,嚴寒是不是預示了一個孩子將來要跋涉的長路異常艱難?
1976年的12月,在日本,藤澤秀行正在同橋本宇太郎爭奪首屆棋圣,兩位老將的風采傾倒了所有年輕人。在韓國,曹薰鉉正振奮精神與\"韓國本土最后一位堅守者\"徐奉洙展開著名的\"曹徐大戰\"。在中國,聶衛平剛剛登頂全國冠軍,并在訪日比賽中刮起\"聶旋風\",讓日本棋界第一次感受到來自中國的壓力。這是圍棋史上有意義的一年,可是這意義對于剛降生在大山深處的王磊等于虛空--那樣的年代,即便在大都市也不會有多少人對圍棋感興趣,能夠超越常規與圍棋結緣不能不說是王磊內心深處埋藏的精靈在呼喚。
有機會接觸到圍棋與把圍棋作為一生的事業相去何止千萬里?中國沒有木谷道場,地處邊陲的黑龍江當時更是連國內一流的高手的影姿都難以尋覓。愛棋的少年想要走進圍棋的殿堂,僅憑一腔熱血如何能夠?這樣無奈的出身換來過多少孩子撕心裂肺的哭喊?終于放開牽夢之手時,世界上就會少了一個彩色的希冀,多了一顆麻木的心。
都說\"逆境出人才\",其實那都是人才成功以后的結論,大多數人在惡劣的環境重壓之下不得不一聲嘆息放棄了摯愛。即使是頑強拼爭到底,最終為自己贏得一片天空的成功者,他們的內心也永遠留下了苦苦掙扎時深深的酸楚。一帆風順者不會真正懂得歷盡坎坷者的感受--他們的堅韌讓人生畏,可他們的脆弱又何嘗不是禁不住一絲的打擊?棋界被認為最頑強的趙治勛贏棋后興奮得像孩子般頑皮,他輸棋時情不自禁滴下的淚又無助的叫人心酸。
王磊早就熟悉了這些酸楚,他不是個多言的人,喜與悲情愿自己埋在心底細細咀嚼。對于圍棋的\"大局\"來講,王磊可謂出身\"寒門\",即使他胸懷大志也不能無視成長之途上一次次因為不是\"名門子弟\"造成的挫折。中國圍棋界有許多成大器者擁有和王磊類似的經歷,羅洗河小小年紀就因為在老家湖南找不到明師而漂泊北京,天性灑脫的他似乎很適應新的環境,但在他什么都無所謂的表情背后真的就沒藏著深深的介懷嗎?董彥年少時遠走他鄉只為棋,過早經歷的風霜養成了他不羈的稟性,我行我素,從不在意別人的言語。王磊的性格不像他倆一般鮮明,他不張揚,只有一臉的冷峻。當常昊、周鶴洋、邵煒剛他們已經在國家少年隊盡情吸收圍棋的新鮮養料時,王磊一個人正在哈爾濱的風刀雪劍中埋頭苦練。他知道,同樣的條件下,自己還是競爭不過別人,要想走向更遼闊的世界,他只有比別人付出的更多。
人生的一種悲哀在于,并不是努力了就一定能做到,但是你絕不能以此為借口而不去努力。圍棋的一種玄妙在于,最聰明的人不一定能參透她,也許心地樸實者才是她的知音。沒有常昊、羅洗河那樣叫人過目不忘的咄咄才氣,卻在稍嫌木訥的神情之后隱藏著不拘于小節的大智慧,王磊憑著東北人特有的直爽,拋開一切雜念,終于在1989年\"擠\"進了國少隊的大門。從此天高了,心也高了。
天下從來就沒有注定過是誰的天下,實力、機遇還有野心,每一樣都可以幫你擁有自己的領地。或許一開始在許多人眼里王磊只是個\"鄉下天才\",能在大都市里歷練幾年已經是一生中的榮耀。要證明自己,王磊當然要發憤,可是僅有發憤還遠遠不夠,因為他身邊的同行者,也是無法回避的對手,強大的完全超出他最初的想象。
不清楚王磊初見常昊時的感受--一個習慣了接受自己周圍人稱贊的孩子乍遇到另一個與自己同齡,卻比自己高出數個檔次的孩子,內心除了無邊的驚詫、羨慕,是不是還會有一種莫名的痛?自己絞盡腦汁想出的兇狠招數被他五秒鐘不用就輕易化解,而他落下的棋子卻完全在自己的思維之外,那樣的光芒萬丈……
常昊似乎天生注定就是下圍棋的,或者說圍棋的上帝早就為他留下了廣闊的疆域,任他縱馬馳騁。常昊的學棋之路宛如經典,盡管他也付出了超越常人許多的艱辛,但一切仿佛都是為他而設,獎杯從小到大,每一個階段他都是同齡人中當然的王者。在王子般高貴的常昊面前,王磊是否也曾自慚形穢?是否也曾暗嘆生不逢時?像那個追逐太陽的夸父,流盡最后一滴汗也無法抓住那火熱,這樣的茫然是不是比沒有目標更加可怕?
\"壯士的前途不在昨夜,在明晨。西奔是徒勞,奔回東方吧!既然是追不上了,就撞上!\"余光中的詩是寫給夸父呢還是王磊?既然跟不上雄鷹那翱翔的雙翅,就把自己聳立成一個屏障,等待雄鷹的撞擊。寡言的王磊更加沉默,他在人們的視野里若即若離。沒什么驚人之舉,也不至于默默無聞到被忘記。與其說他在積累,不如說他已別無選擇。
刀愈磨愈亮,可刀光再亮也亮不過陽光。1991年王磊在世界青年錦標賽上奮力奪冠時,常昊已經開始在國內大賽上與高段棋手分庭抗禮。而海的另一側,比他只大一歲的韓國少年李昌鎬已經是國內的多冠王,東洋證券杯世界大賽的新盟主了。外人可以為這些少年英雄的杰出表現倍感圍棋的生機,身在局內的王磊或許只感到極度的壓抑。天空多么遼闊,可那是屬于別人的……
什么時候才能換上自己的天空呢?等待是生命中的財富,也是一道無法愈合的傷口。
三
寶刀不做匣中鳴。
就算是上天為了獎勵他的勤勉吧,王磊刀出鞘了,他終于可以在天空中獨自飛翔,和每一場風雨搏斗,倚著每一片云稍作棲息。
1994年中國\"新人王\"戰創辦,所有的目光都投向了常昊,但他第一戰就失手于王輝。不惹眼的王磊卻銜枚疾進,他一路連過劉菁、鄭弘、段嶸、余平四關,無聲無息地登上了決賽的擂臺。如果那次王磊拿下了冠軍,是不是又會成為一個\"苦盡甘來\"的典范故事?真實的結局是他0:2完敗給了已經不\"新\"的梁偉棠,按實力這很正常,但王磊沒能給大家創造驚奇。這大概就是他的特點:沒有意外之喜,也少意外之悲,中規中矩。大師是需要神來之筆的,喬丹的空中飛行扣籃,范巴斯藤的零度角破門,這樣的挽狂瀾于既倒才能贏來世人的歡呼。
第二年王磊又在\"新人王\"決戰中連負兩盤不敵邵煒剛,登不上最高峰仿佛成了他的宿命。趙治勛也曾經連續兩次在新銳棋戰決賽上敗給小林光一,可過后不久他就在別的棋戰中折桂,開始了制霸棋壇之征程,王磊能以大師為鑒嗎?答案在他自己手中。
連續兩屆中韓新銳對抗賽四戰全勝,成為兩國棋手中成績最佳者。出戰中日擂臺賽首戰即潰,不敵如今叱咤日本棋壇風云的羽根直樹。王磊一直以不快不慢的節奏穩步前行,一直到了他光芒突現的1997年。
那是王磊最充實的一年,迄今他都不覺得自己已經超越。年初的東洋證券杯上,初登世界大賽舞臺的王磊并不畏懼那逼人的殺氣--大概他內心尋求的就是這種氣息,一出手就力斬姜勛與武宮正樹闖入世界八強。與霸道強橫的曹薰鉉大戰四分之一決賽更是完全放開了手腳。逼得曹薰鉉在終盤大放勝負手。雖然王磊最終惜敗,但他的神勇表現給關注他的人和他自己都帶來了充足的信心--路沒有走錯。
國內的霸王戰成了王磊另一個戰場,在預選賽上九死一生奪得挑戰權的王磊要面對的是當時在國內顯然要高出別人一等的馬曉春。沒有人討論勝負如何,只想看看王磊的斗志:要知道前一年馬曉春從曹大元手里奪取霸王時是4:0,不留一點余地。七番勝負沒有下滿,到了第六盤就落下帷幕--勝利者是王磊。知道踩在云端的感覺嗎?像夢一樣……
那一年王磊還在三星杯上力挫趙治勛,并且因為戰績出眾入圍中國代表隊參加了第四屆中韓對抗賽,得到了與李昌鎬交手的機會。宛如所有的鮮花在一夜全部綻放,王磊收獲了春風,快刀鳴嘯于光空。也是從那時起,王磊真正奠定了中國棋界一流棋士的地位。
1997是一個象征,但它不是王磊的全部。盡管在以后相當長的日子里王磊都不再有那么閃光的時刻,可他不會耽于回憶之中。他知道自己的成績在李昌鎬、曹薰鉉眼中實在算不得什么,別人為自己欣喜,正因為自己還沒有強大到取得任何成績都讓人覺得理所當然的地步。
被世人寄予太高期望當然很累,累得恨不得有時想逃避,平凡的人卻為得不到重視而發愁,兩相比較,你更愿意承擔哪一種憂慮?王磊不是絕世的人物,甚至都沒有人封他為\"天才\",這就注定了他要比那些\"才子\"付出更多的血汗。他的失敗可能也不會招致更多的指責,但無人關注的寂寞是一種更痛苦的折磨。內心深處有著極強爭勝欲望的王磊會在這折磨中升華還是退縮?
要看一個人是不是人杰,不光要看他勝利時能否淡然,更要看他落魄的時候是不是仍奮發向上,是不是仍持志不懈。經歷過一個波峰的王磊很快歸于平淡,但這平淡已與此前不同,因為他只有超越曾經達到的高度才可以稱為又一次成功,做到這一點,許多大棋士都難上加難,王磊是個平凡的人,但他立下了不平凡的志氣,再艱難也要迎頭而上。
刀光如歲月的淚痕,持刀的人仰首望天,尋那顆自己的生命之星。
四
\"六大弟子\"、\"七小龍\"。閃亮的稱號代表了中國圍棋一個閃亮的時代。
一開始大約只是一種期待,但每一名被期待的少年都沒有讓人們失望,他們共同組成了一個燦爛的星陣。
既然是一個群體,總要有一顆星最耀眼,而有的星只是映襯。王磊不是最耀眼的那顆,六大弟子中他出道最遲。可他也不甘于陪襯,他用特立獨行的風格為自己劈開了一條險路。
\"好戰\"、\"力量大\",這是對王磊棋風的一般評價,有人送給他\"怪刀手\"、\"野力干紅\"的美稱。確實,王磊的每一局棋幾乎都是縱橫交錯的激戰,難道是因為貌似平凡的他實際上最不甘于平淡?
新人出道時最好的成名利器就是戰斗,那時你擁有的只有朝氣,只有無畏的沖擊。王磊遵循的正是這樣的道路,他要殺出一條血路,讓世界傾聽自己的聲音。憑借力量,王磊贏了馬曉春、武宮正樹、趙治勛等諸多高手;憑借力量,王磊為自己打造了一身鎧甲,抵擋對手的明槍暗箭。
力大驚人,而且發力部位獨特的王磊已經是無愧的一流高手,但他還不是超一流。力量成就了他,力量也在某種程度上阻礙了他。
超一流中不乏力戰家,加藤正夫不必說,趙治勛、曹薰鉉、劉昌赫的戰斗力都是他們制勝之保障。但是沒有一個超一流是為了戰斗而戰斗,他們的戰斗是一場牽動全盤的構思,收放自如,很少孤注一擲。力量是他們威懾敵手的武器,沒有戰斗的局面他們一樣能控制得滴水不漏。
王磊顯然還未到火候,他的力量還是易發難收。1997年與李昌鎬的一戰王磊小負一目半,很小的差距。但是圍棋不是以勝負目數的多寡來衡量水平的,整盤棋盡在李昌鎬的掌握之中,王磊的力量欲發不得,對方看似平靜的陣勢下早埋好了應戰的重武器。一個真正的高手不是殺氣凌厲,而是讓人感覺不出殺氣。李昌鎬穩穩的身軀蘊涵著深不可測的巨大魔力,王磊知道自己現在還沖不破這無形的劍氣。
即使是以力斗力,王磊在高手面前也不能占據上風。至今他與曹薰鉉角力四次:97年的東洋證券杯、99年的LG杯、2001年的春蘭杯,還有剛結束的豐田杯,都是大賽。前三次王磊都將力量發揮到了極致,可曹薰鉉毫不相讓,以硬對硬,盡管棋局精彩,波瀾壯闊,可笑到最后的總是靈活性更勝一籌的老曹。豐田杯上的勝利是王磊跨越的一道重要關隘,他明顯沉穩了許多,攻得出也防得住,刀刃和刀背都盡顯功用。比起戰勝一名強敵和闖進世界四強,棋藝境界的提升應該是王磊更大的收獲。
功夫在棋外。成為絕頂高手,除了棋藝上的苦修,更要磨練身心。王磊心頭一根拔不去的刺就是常昊,他的同門師兄,國家隊的同室好友,也是他稱雄棋壇的最大對手。
說常昊是王磊的對手,其實是贊揚王磊的進步。他們就如圍棋的正反兩面,經歷和棋風都決然不同。事實上這些差異分不出兩人前行之路的明暗,能讓常昊勝出一籌的是他的大氣。
1998年的\"常、王十番棋\"大戰被炒得沸沸揚揚,王磊挑戰常昊的天元,在先勝兩局的絕對優勢下竟無力把握,被常昊實現了大逆轉。樂百氏杯二人互換了位置,適應了王磊風格的常昊直落三局,把兩頂王冠集于一身。與其責怪王磊的輕率,不如稱贊常昊的穩定,正是這份穩定使常昊能一直屹立在中國棋界的頂峰。雖然后來兩人的交手中王磊屢屢勝出,絲毫不落下風,但一到關鍵時刻,司掌勝負之門的仍是常昊那只穩定的手。
豐田杯半決賽王常斗法,以當時王磊的氣勢,李昌鎬來了怕也要存三分畏懼吧?但常昊冷靜應對,大將風度盡顯,倒是王磊自己沉不住氣,沒幾步就想一舉制勝,發力過猛反傷自身,常昊輕輕松松拿下了這極有意義的一局。
作為一項競技,圍棋當然需要斗志,可是斗志并不能決定勝負。韓國人斗志昂揚,但他們稱雄棋壇的資本還是他們的堅強實力。等級分排到第一的王磊應該像第一那樣思索圍棋,思索自己的不足。
\"第一\"已經是盡頭了,再往上就是茫茫的天空。不過王磊的這個\"第一\"還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第一,要讓所有人都承認他的至尊地位,他還需要有太多的奮斗。其實這樣最好,我們可以熱切地看著那個執著的小伙子繼續奮力向前,揮揮額頭的汗水,高舉雙臂把天空撐的更開闊:
換上我的天空 散發出自信的笑容
年輕就是與眾不同 成功本是意料之中
換上我的天空 創造出自我魅力彩虹
迎接挑戰 掌握生命的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