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
一個豐田杯牽動萬人心,北美地區也分到了一個名額,但結果卻很搞笑。楊慧人,一個原中國大陸的業余棋手竟然在眾多職業高手棲息的北美一路奏凱。看看將他護送到終點的都有誰吧:江鳴久、豐云、車敏洙……
1.17
想寫點東西的時候筆下卻滯澀得很,還是上網看看比賽吧。大賽小賽一個接一個,直晃人的眼睛,亂糟糟的比賽中我最關心的還是晚報杯。這是業余選手自己的比賽,難免會多種親切的感覺。尤其是純業余的李岱春,在各路前國少隊員與一班精靈古怪的小家伙夾攻下,仍然堅挺無比。在瘋狂校稿的當口,我每每打著他的酣勝譜陶醉其中,就像自己贏了棋一般。


1.18
做編輯的悲哀之處在于你所關注的重點任何時候都不能以個人意志為轉移。被一瓢瓢冷水澆個透心涼之后,仍得強打精神跟蹤報導早已不見中國棋手蹤影的世界大賽。第六屆LG杯在韓國靜悄悄地完成了四強之戰,曹薰鉉、劉昌赫分別戰勝李昌鎬、李世石進入決賽。如果說還能讓充當壁上觀的中國棋界有一點震動的理由,那就是曹劉二人不管誰笑到最后,都將是世界棋壇首位大滿貫得主。
1.19
常昊、劉世振,兩個玉樹臨風的少年俠客,在第7屆NEC杯的決賽上風度全無,為了20萬元的獎金大打出手。雖然同為上海老鄉,此時卻不是講情面的時候,一出手都往要害上下家伙。劉世振上方數子被吞后惱羞成怒,一心想將中腹黑大龍置于死地。劉少俠狠著一出,常昊倒沒怎樣,卻驚得觀戰的璇夫人臉色一陣慘白,直到黑大龍安然脫險,才松了一口氣。

1.20
有時贏得對手尊重的最佳方式就是將他一次次打翻在地,在棋盤上更是如此。第15屆晚報杯是各路草莽英雄的大聚會,平時都是雄霸一方的主兒,心氣高得很。打進決賽的付利看到老對手李岱春更是分外眼紅,去年爭當草頭王之戰的惜敗讓他至今耿耿于懷。哪知小李子今非昔比,一年之間功力大進,決賽上三下五除二又將他打入冷宮。但這次付利輸得心服口服,只能承認“完敗”。
1.21
中國圍棋集訓隊好像是中國體育界的一個另類,關于國家隊的各種概念對它并不完全適用。風言風語中,新一屆國家圍棋隊的大名單終于出臺,由此招致了新一輪的非議。其實公道自在人心,沒必要多說什么。
中國圍棋隊名單:聶衛平、馬曉春、吳玉林、劉小光、俞斌、汪見虹、鄭弘、邵煒剛、常昊、周鶴洋、王磊、曹大元、楊暉、華學明、羅洗河、劉菁、張文東、丁偉、余平、吳肇毅、豐云、錢宇平、孔杰、黃奕中、古力、邱峻、王煜輝、謝赫、劉世振、胡耀宇、劉星、林朝華、林峰、王堯、楊一、李劫、王檄、牛雨田、彭荃、王雷、張學斌、薛磊、周振宇、李康、曹恒梃、曹呈、范蔚菁、李天竹、朱松力、張立、孟泰齡、樸文堯、王昊洋、唐奕、王妮喬、李瑩、賈倩、黎念念。

1.22
人是種從不知足的動物,很多人都這么說。得到了就成為過去,又開始面臨新的誘惑。芮大姐也是這樣,她在女子棋界的地位比之李昌鎬于世界棋壇還要高。韓國第三屆女子名人挑戰賽上芮乃偉2比0輕取玄味真二段再次印證了這一點。可她對此卻有些厭倦,現在魔女的坐標正慢慢地向男子大賽傾斜,所以新舉辦的首屆豪爵杯女子大賽眼睛不眨一下就放棄了。她在為找回殺李滅曹勇登國手位時的感覺作準備,盡管這很難。
1.23
雖然中國的圍甲走在了日韓兩國的前面,但在圍棋規則的改進上卻顯得謹小慎微。第16屆同里杯天元賽終于讓大貼子(黑貼三又四分之三子)浮出了水面,而16盤棋黑白雙方勝負各半從側面驗證了新規則的合理性。老聶則借此成為新聞人物,因為他在盤面差八目的情況下利用粘劫收后贏了王群四分之一子,是新規則的首位受益者。
1.25
月末的幾天難得地清閑,正處在為下期雜志作準備的時候,可以放松一下繃得過緊的大腦神經,悠哉游哉地想一想棋界的各種事件,各色人物。可能是突然之間,我隱隱覺得有某種不安,這種不安沒有什么具體的指向,而是對工作方式流程化的一絲惶恐。看似對每件事都參與,也有著足夠的熱情,但卻只浮在表面,隔靴搔癢一般。在互動關系中,媒種還處于弱勢地位,而且趨勢越來越明顯。真是個令人頭痛的難題,也許它不該是我應考慮的。
1.26
有些事情你不去做永遠不會知道答案,想當然的念頭只會錯失機會。馬曉未請李昌鎬前誰也未敢打第一人的注意,總覺得不太現實。現在封閉已久的日本棋壇也被老聶敲開,林海峰加盟貴州衛視隊已基本成行。他在接到邀請后表示早就對中國的圍甲有興趣,只是不好意思直接開口說而已。
同曹李師徒一樣,獲得過世界冠軍的林海峰是作為特邀棋手來華的,一年只下四盤棋,每盤一萬美元。
1.27
中日韓三國都有棋圣戰,地位卻有所不同。日本的棋圣幾乎就是第一人的代名詞;中國的棋圣戰獎金最高,且是惟一的七番棋,把它列為第一大賽好像也說得過去。只有韓國的棋圣戰在本國靠不上前,論歷史沒有國手戰悠久,比獎金才及KT杯的一半。但棋圣的名號實在誘人,所以現任棋圣李昌鎬即使在第一局輸得很難看,也不肯輕易罷手,第二局馬上還以顏色。而二世睦鎮碩繼去年KBS杯得了甜頭后,自然想在第13屆棋圣戰的五番棋舞臺上豎起“昌鎬克星”的大旗。畢竟,二世的名頭再響,也是借人家的光而已。好戲剛剛開始。
2.1
近期棋界所有的目光幾乎都集中在了農心杯上。不錯,這是中國隊離這項團體賽冠軍最近的一次。常昊壓制住曹薰鉉后漫眼一片歡樂,因為后邊還埋伏著對石佛保持全勝的活佛。可現實總是讓人難以接受,李昌鎬以一敵二仍輕松自若,在一片驚嘆聲中完成了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韓國人又贏了,但最大的看點不是李昌鎬助韓國隊達成了擂臺賽的八連霸,也不是破了周鶴洋的不敗金身,而是借助這至關重要的一局達成了職業生涯的千勝。這是年紀輕輕的李昌鎬創造的又一個近乎神奇的記錄,從11歲入段至今,他只用了不到16年的時間就完成了別人20年也達不到的高度。
2.5
徐奉洙,一個久違的名字,即使在韓國國內,他也很難找到立足之地。當年的曹徐大戰恍如久遠的傳說,在老曹這炳“行將熄滅的蠟燭”越燃越亮時,徐奉洙卻漸漸被淡忘了。不過,韓國新創辦的首屆KT杯又給了他們再聚首的機會。兩人攜手打進目前第一大賽的四強,卻不得不為了進軍決賽而撕豐臉皮。徐奉洙再一次被老情人所傷,仍然解不開生死糾纏的緣分。
1.30
我個人覺得韓國人才是玩圍棋的高手,絕不是說他們的成績好,而是他們花樣繁多的賽制總能給人耳目一新之感。日本圍棋江河日下,不能說與其死氣沉沉的賽制無關。大循環圈、兩日制,讓圍棋的那點靈性消磨得差不多了。中國也曾玩過一陣子,雙敗淘汰、分階段挑戰制卻曇花一現不見了蹤影。韓國人在圍棋上玩得純粹而徹底,連勝制這種規矩只有他們才想得出來。李昌鎬去年在霸王戰上的連勝(20局)轟動一時,劉昌赫今年則槍挑老曹后狂飆13連勝。這還不算,在專為九段而設的麥馨杯(九段連勝最強戰)上劉昌赫又一路殺進決賽,2比0輕取金日煥九段衛冕,成為首位二連霸的棋手。
2.7
王磊是家鄉棋手,關注程度自然大一些。依他的實力,應該取得更好的成績才對。他寫的棋藝精研一直是雜志的主打欄目,很受讀者的歡迎,字里行間可以感受到他的獨特思想。本屆天元賽上的王磊讓人眼前一亮,連破古力、彭荃等少年高手,棋局充實而精彩。最后一關是對黃奕中五段,只要勝了此局,就有機會向曾逆轉自己獲天元的常昊討個說法。但命運讓他再次與天元擦肩而過,黃奕中繼半決賽半目勝董彥后又一次執白以最微弱的優勢取勝。致命的大貼子來得太不是時候,王磊成為新規則的最大受害者。

2.14
今天是大年初三,還是情人節,我卻只能孤伶伶一人來到單位值夜班。也好,就在網上與圍棋一起渡過這特別的日子吧。打開電腦一看,傻了眼,internet無法連通。惱怒之余,只好操起《街霸》游戲排遣寂寞。這是在我的學生時代風行一時的格斗游戲,現在一些最新的游戲版本根本無法比擬它的優越。我是個狹隘的民族主義者,每次過關必用春麗(中國代表),她沒有什么大威力的必殺技,打起來困難得多。其實每次看到格斗場上惟一的女性時,我的心里都有些發堵。陰盛陽衰已經成了所有人的共識(連軟件設計公司也如此認為),連平時我引以為豪的女子圍棋卻已老態龍鐘了。豪爵杯上五大高手紛紛落馬,韓國的尹英善、樸志恩攜手進入決賽。在男子圍棋委靡的當下,女子圍棋這片圣土也要被韓流淹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