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局 黑兩頭蛇式
□文/閻文清大師
1、炮二平五 馬8進7 2、馬二進三 車9平8
3、車一平二 卒7進1 4、車二進六 馬2進3
5、炮八平六 卒3進1
挺卒形成“兩頭蛇”,此陣勢黑方雙馬活通,陣容工整,頗具彈性,是較為牢固的防御。此時黑如仍采用炮8平9平炮兌車戰(zhàn)術(shù),紅則車二平三,以下炮9退1,馬八進七,炮9平7,車三平四,士4進5,車九平八,車1平2,車四進二,炮2退1,炮六進六!紅方仕角炮楔入黑陣,隔斷黑方兩翼聯(lián)絡(luò),大占先手。
6、馬八進九 …………
左馬屯邊,避開黑方3路卒的鋒芒,應(yīng)招自然。如改走馬八進七,則炮2進1,車二退二,炮8平9,車二進五(如車二平四,則炮2平4!下伏馬3進4,黑方反先),馬7退8,車九平八,炮2平3(也可考慮改走車1平2),車八進四,炮3進3,相七進九,炮3平7,相三進一,馬8進7,紅方陣形凌亂,黑方反先。
6、………… 炮2進1
進炮逐車,正著。另有兩種下法:1、馬3進2,兵五進一,之后再強沖中兵打通卒林占優(yōu);2、炮8退1,車九平八,車1進2(如炮8平2,則車二進三,后炮進8,車二退五,前炮平1,兵七進一,紅優(yōu)),炮六進六,紅方仕角炮發(fā)揮作用,形勢占據(jù)主動。
7、車二退二 炮8平9
逐退紅車后再平炮兌車,防守計劃明晰。
8、車二進五 馬7退8 9、車九平八 車1平2
10、車八進四 …………
紅方右車被兌后,左車迅速出動,及時升至河口,準備兌兵活馬,是攻擊兩頭蛇陣勢的典型手段。
10、………… 象3進5
飛象固防,正著。如改走馬8進7,紅則兵三進一,以下炮2進1,兵七進一,卒3進1,車八平七,卒7進1,車八平三,紅方以“雙獻兵”戰(zhàn)術(shù)突破黑方河口防線,大占主動。
11、兵三進一 …………
兌三兵左車右調(diào),攻擊黑方左翼,方向正確。如改走兵七進一,則卒3進1,車八平七,炮2退2!炮六進五,車2平3,炮五進四,炮2平5,炮五平七,車3平2,炮六平一,馬8進9,紅方雖謀得中卒,但右馬不活,先手難以開展。
11、………… 卒7進1 12、車八平三 士4進5(圖)
補士鞏固中路,為右車開辟通道,同時可防止紅方車三進四捉死馬的手段。如圖形勢,紅方主要有三種走法:1、馬三進二;2、炮六退一;3、兵九進一,現(xiàn)分別論述如下:
第1種走法:馬三進二
13、馬三進二 …………
跳外馬向黑方左翼發(fā)動快攻,先聲奪人,是注重速度的下法。
13、………… 炮9平6
平炮士角,利于防守。如改走炮9進4,則炮五平二,馬8進9,炮六平三,車2平4,炮三退一,車4進4(可考慮改走車4進6較為積極),兵九進一,炮9退1,車三進三,將5平4,仕六進五,馬9進7,炮二平六,車4平8,馬二退三,黑方邊炮發(fā)出,給防務(wù)帶來困難,紅方占據(jù)主動。
除此以外,黑方還有一種走法即車2平4,以下仕四進五,炮9平6,炮五平二,馬8進9,炮六平三,炮2進3,此變黑方積極反擊,攻守有序,可望取得滿意局勢。但由于實戰(zhàn)中尚未出現(xiàn)過,故僅作為一個觀點提出,供廣大棋迷朋友們參考借鑒。
14、炮五平二 …………
平炮打馬,子力向右翼集中,戰(zhàn)術(shù)連貫。
14、………… 馬8進9 15、炮六平三 …………
角炮右調(diào),“四子歸邊”,是紅方戰(zhàn)術(shù)的精華。
15、………… 車2平4 16、炮三退一 車4進4
17、炮二平三 將5平4 18、仕四進五 卒9進1
以上一段黑車迅速占據(jù)肋道“生命線”,再升至河口要位,待紅方雙炮脅象之時,出將解殺還攻,搶得先機。此手挺卒活馬,準備引出左馬,防守反擊。其局面計劃牢靠、有效,可資借鑒。
19、兵九進一 馬9進8 20、馬九進八 車4退1
至此形勢,黑車雖被逼回暗處,但下伏馬8退6的反擊手段,雙方互纏之勢。
第2種走法:炮六退一
13、炮六退一 …………
退炮意在右調(diào)攻虛,與第1種走法構(gòu)思相同,但戰(zhàn)術(shù)運用卻各有奧妙。
13、………… 炮9平7
平炮逼馬,應(yīng)招新穎。意圖升至河口,保留左馬正起。這一構(gòu)思不但解決了7路線受攻的問題,也加強了爭奪“中心”的能力。此時黑如不察紅意仍走炮9平6,則馬三進二,馬8進9,炮六平三,下伏炮五平三,黑方處境困難。
14、馬三進二 …………
如改走炮六平二,則炮7進2,馬三進二,馬8進7,炮五平三(如炮二平三,則炮7進4,車三退三,馬7進8,炮五平二,馬8進6,馬二進四,雙方對攻,互有顧忌),炮7平5,相三進五,馬7進6,車三平四,馬6進8,車四平二,車2平4,雙方對峙。
14、………… 炮7進2 15、炮五平二 車2平4
平車捉炮,改進之著。如改走馬8進7,則炮六平三,炮7進4(如炮7平5,則相三進五,馬7進6,馬二退三,紅優(yōu)),車三進三,炮7退4,馬二進四,紅方先手。
16、炮六平三 炮7進4 17、炮二進七 車4進4
此時黑方不逃炮而升車巡河,是爭得均勢的要著。以下紅如車三退三,則車4平8,黑方先棄后取,可以滿意。此手黑如誤走炮7平6?則車三平四,車4進8,仕四進五,炮6平9,相三進五,炮9進1,馬二進四,紅方大占先手。
第3種走法:兵九進一
13、兵九進一 …………
挺兵活馬,徐圖進取,是紅方較早出現(xiàn)的攻招,在近期又成為實戰(zhàn)中的主流。至此形勢,黑方主要有炮9平6和車2平4兩種下法,現(xiàn)分列如下:
甲、炮9平6
13、………… 炮9平6
平炮士角,在鞏固陣形的同時為底馬前進騰出位置,應(yīng)招穩(wěn)健。值得注意的是,同樣平炮如改走炮9平7,則馬三進二(如仕四進五,則炮7進2,馬三進四,馬8進7,炮五平三,炮7進3,馬四退三,馬7進6,車三平四,炮2進4,相三進五,馬6退7,局勢平穩(wěn)),炮7進2,炮五平二,馬8進7,炮六平三,炮7平5,仕四進五,馬7進6,兵五進一,炮5平4,兵五進一!馬6進8(如誤走卒5進1?則馬二進三,馬6進5,馬三進五!紅方側(cè)翼突破,黑方局勢崩潰),炮三平八!車2平4,兵五平六,馬8退7,炮八平三,馬7進9,車三退一,下伏兵一進一,黑方敗勢已定。此變紅方運用兌子戰(zhàn)術(shù)和閃擊戰(zhàn)術(shù),上演了一出精彩的側(cè)翼攻堅戰(zhàn),其戰(zhàn)術(shù)運用頗值回味和借鑒。
14、仕四進五 …………
如改走馬九進八出擊,則馬8進9,馬三進二,馬9進7!馬二進三,炮2平7,紅馬輕進反給黑方騰挪機會。以下紅如接走炮六平八,黑則炮6平7,紅方難討便宜。
14、………… 馬8進9 15、馬三進四 …………
躍馬河口虎視黑方中卒,試圖進行中路突破。如改走馬三進二封鎖黑方左翼,則車2平4,馬九進八,卒9進1,炮五平二,炮2進1,炮六平三,馬9進8,炮三退一,馬8退6,車三進二,車4進5,雙方對搶先手。
15、………… 炮2進3
進炮瞄兵,以攻為守,正著。
16、兵五進一 車2進3 17、兵一進一 …………
挺兵制馬,等待時機。如改走炮五平二,則馬3進4,炮二進四,車2進1(升車巡河,似笨實佳。如誤走卒5進1?則兵五進一,馬4進5,車三平二,紅方多兵占優(yōu)),馬四進五,馬4退6,車三平二,卒3進1!相三進五,馬9進7,車二退四,馬6進5,此變紅方強搶黑方卒林,但黑方通過退馬、獻卒等騰挪手段,獲得了極為樂觀的局面,紅方可謂得不償失。
17、………… 車2平4 18、馬四進五 …………
棄馬踩卒,力求進取。否則局勢將陷入“膠著”狀態(tài)而難以開展先手。
18、………… 馬3進5 19、兵五進一 炮2退2
退炮打兵,棄回一子消除紅勢,著法冷靜。如改走馬5進7貪戀大子,則兵五平四,馬7退8,車三進三,車4平8,車三平四,炮2退4,炮六進五,紅方仕角炮及時到位,多兵占優(yōu)。
20、兵五進一 車4平5
雙方均勢。
乙、車2平4
13、………… 車2平4
平車捉炮,借先亮車,著法明快。
14、仕四進五 車4進6
進車兵線,牽制紅方雙馬的活動,是取得對抗的關(guān)鍵招法。此時黑方另有兩種下法:1.車4進4,馬九進八,車4平7,車三進一,象5進7,馬八進九!象7退5,馬九退八,馬8進7,炮六進四,卒9進1,炮六平七,炮2退3,馬三進四,馬7進6,馬八進六,此變黑方采取兌去主力的消耗戰(zhàn)術(shù),怎奈紅方借中炮之威,馬踏邊卒,獲取多兵優(yōu)勢。再進炮卒林,以黑方右馬為目標,逐步施加壓力。最后形勢,紅方九路邊兵將順利渡河,從默默無聞的“小角色”變成執(zhí)銳攻堅的“明星”,成為此馬炮殘棋中左右局勢的決定性力量;2.炮9平6,炮五平四,馬8進9,相三進五,馬9進7,車三平八,車4平2,炮六進四,炮6進1,炮六平四,炮2平6,車八平三,馬7退9,兵一進一,炮6退1,炮四退二,車2進3,炮四平三,此變黑方馬炮在卒林呼應(yīng),試圖反擊,但紅方通過平車捉炮閃身,再巧用六路炮打亂黑方部署,最后回車捉馬,內(nèi)線運子,獲取穩(wěn)持先手的局面。
15、炮五平四 車4退2
待紅方拆去中炮后,再退車巡河,準備平至象口兌車,可避免紅方邊馬出擊再馬踏邊卒的手段,構(gòu)思獨特。
16、炮六平七 …………
平炮瞄卒,防止黑方兌車。如改走相三進五,則車4平7,車三進一,象5進7,馬九進八,象7退5,炮六平九,馬8進7,炮九進四,馬7進6,馬三進四,馬6進4,炮九進三,炮9進4,兵九進一,馬3進2,兵九平八,炮2進2,兵七進一,炮9退2,此變黑方先兌去主力,再以3路馬兌去紅方河口馬,最后退炮巡河堅守。紅方雖有兵渡河,但難以組織有效攻勢,雙方大體均勢。
16、………… 炮9平7
平炮逼紅馬跳出,之后再平炮士角,次序井然。如直接走炮9平6,紅則馬三進四蹬車,再炮四進五兌去黑方士角炮,可穩(wěn)占先手。
17、馬三進二 炮7平6 18、兵一進一 車4平5
19、兵五進一 車5平4 20、相三進五 卒9進1
21、兵一進一 車4平9
黑車騷擾紅陣后,再兌邊卒調(diào)往左翼,取得了對抗形勢。
小結(jié):黑方以“兩頭蛇”堂堂之陣抵御紅方過河車五六炮的攻招,使黑方取得了全面對抗的形勢。本局所列三種走法,雙方攻守細致入微,耐人尋味。紅方終因邊馬不能順利參戰(zhàn)的“先天弱點”而難以擴展先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