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研究皮瓣微循環超微結構的改變及活化中性粒細胞在其中的作用,闡明地塞米松保護皮瓣的作用機理。方法:Wistar大鼠分成4組,形成島狀皮瓣后,I組:原位縫合;Ⅱ組:阻斷靜脈回流6h;Ⅲ組:阻斷靜脈回流10h;Ⅳ組:阻斷靜脈回流10h,去除血管夾時腹腔注射地塞米松5mg/kRo取材進行電鏡和髓過氧化物酶(MPO)的檢測。結果:I組皮瓣微循環內皮細胞結構完整,無中性粒細胞粘附。術后MPO值一直為O。Ⅱ組內皮細胞腫脹,部分脫落,有一定數量活化中性粒細胞粘附于管壁。術后1、3天MPO值明顯上升。III組:內皮細胞壞死脫落。術后1天MPO值幾乎是Ⅱ組的2倍。Ⅳ組內皮細胞結構基本完整,管壁少見活化中性粒細胞粘附。結論:缺血—再灌注損傷皮瓣微循環有顯著的組織學改變,MPO值術后顯著增加,且隨阻斷靜脈回流時間延長而增加。中性粒細胞的活化在這一組織學改變過程中起重要作用。地塞米松保護皮瓣的機理與減輕了中性粒細胞的活化水平有關。
[關鍵詞]皮瓣;缺血—再灌注;微循環;中性粒細胞;地塞米松
[中圖分類號]R62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6455(2003)04—034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