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冷戰時期的大部分時間里,華盛頓和紐約蘇聯使領館的公開情報站,都未能像二戰那樣成功地從美國政府內部搞到情報。他們的這一缺陷在冷戰最危險時期--1962年古巴導彈危機之前兩年已經暴露無遺。
赫魯曉夫的警告
克格勃缺少來自美國的高級政治情報。1960年6月29日,克格勃主席謝列平親自向赫魯曉夫遞交了一份關于美國政策的危言聳聽的報告。這份報告是根據北約與美國中央情報局的一個不知名的聯絡官提供的錯誤情報起草的。報告中稱:\"中央情報局了解到,五角大樓的領導人深信需要‘盡快‘對蘇聯發動一場戰爭。......目前,美國有能力憑借轟炸機部隊摧毀蘇聯所有導彈基地和軍事目標。過不了多長時間,蘇聯防衛力量就會加強......美國取得全面勝利的機會就會消失。
赫魯曉夫對這份報告非常重視。不到兩個星期,他對五角大樓發出了公開的警告:\"請不要忘記,最近進行的試驗已經證明,我們的火箭能擊中13000公里以外任何預先確定的目標。\"
拿美國后院開刀
1961年7月29日,謝列平把蘇聯新制定的用來對付\"主要對手\"的進攻性全球戰略大綱呈送給赫魯曉夫。該戰略旨在\"在世界不同地區創造一種環境,以便轉移美國及其盟國的注意力并分散他們的軍事力量,并在解決德國和平條約與西柏林問題的過程中拖住他們。\"這個計劃第一部分建議,利用世界范圍內的民族解放運動使蘇聯在東西方斗爭中占據優勢,并\"利用克格勃一切可用手段煽動反對親西方政府\"武裝起義。謝列平把蘇聯\"主要對手\"的后院-中美洲-列為破壞對象的首選目標,并首先拿尼加拉瓜開刀。他建議在尼加拉瓜與古巴人和尼加拉瓜桑地諾民族解放陣線合作,建立一個聯合\"革命陣線\"。他還建議破壞北約集團在西歐的基地穩定,并通過散布假消息使西方國家相信蘇聯軍事實力正逐漸超過它們,打擊西方的氣焰。8月1日,他的建議稍經修改后,變成了蘇聯中央委員會的決議。其中一些內容,在以后25年里不斷出現在蘇聯戰略方針之中。
總統親兄弟和克格勃之間的\"友誼\"
肯尼迪于1961年執政后,克格勃在華盛頓的作用并沒有總情報部那么重要。1961年5月,總情報部博利沙科夫上校以塔斯社駐華盛頓分社社長的身份做掩護,開始了與肯尼迪總統的親兄弟--司法部長羅伯特·肯尼迪每兩星期一次的會晤。他成功地說服羅伯特·肯尼迪相信,他們之間可以放棄官方外交那些繁瑣的禮節,進行不使用政治活動家慣用的宣傳伎倆的\"開誠布公"的交談,并在肯尼迪總統和蘇共中央總書記赫魯曉夫之間建立直接交流的渠道。羅伯特·肯尼迪忘記了面對的是一個訓練有素、受命對他施加影響的情報人員,竟然相信他與博利沙科夫之間建立了\"誠摯的友誼\",\"每當他(赫魯曉夫)有什么消息要轉告總統,或者總統有什么消息要捎給赫魯曉夫,我們都通過博利沙科夫......我和他可以說是無話不談。\"
在古巴建立導彈基地
1962年3月,卡斯特羅督促克格勃在哈瓦那建立活動基地,向拉丁美洲輸出革命。5月,赫魯曉夫決定在古巴建立導彈基地,開始了冷戰時期最危險的賭博。他這樣做,是希望向美國顯示蘇聯強大的核威力,迫使美國停止籌劃對蘇聯進行先發制人的核攻擊。同時,他還希望以此來表示對古巴革命的支持。
蘇聯相信華盛頓一時不會發現古巴導彈基地的存在,等到它發現時又不能采取什么行動了。蘇聯人開始在古巴建立導彈基地時,博利沙科夫仍在保證說,赫魯曉夫絕不會支持這種攻擊性的政策。10月中旬,美國U-2偵察機發現了正在建設的導彈基地。羅伯特·肯尼迪終于回過味來,指責博利沙科夫說:\"我敢打賭,你肯定知道你們在古巴有導彈基地。\"可是,博利沙科夫沒有承認。肯尼迪總統已經習慣依賴博利沙科夫直接向赫魯曉夫了解內部情況。他覺得自己上了當。他也確實被欺騙了。
就在克里姆林宮最需要美國方面可靠情報的時候,克格勃在那里的情報站卻沒能提供。蘇聯駐華盛頓情報站僅限于隱藏在新聞機構和外國使館(特別是阿根廷和尼加拉瓜)的間諜和關系。華盛頓情報站站長費克利索夫發回莫斯科的一些情報根本沒有事實根據。他沒能夠滲透\"行政委員會\"(肯尼迪最親密的顧問班子),了解他們的密謀策劃。從10月16日到危機結束的13天里,肯尼迪最親密的顧問們每天都要在內閣會議室碰頭。在導彈危機最緊張的時候,克格勃一局局長亞薩哈羅夫斯基多次在費克利索夫發回的電報上輕蔑地批示:\"這份報告根本沒任何秘密信息。\"
導彈危機期間,克格勃對赫魯曉夫政策影響比較小,反映出克格勃主席的局限性。1961年12月,謝米恰斯內接替謝列平,當上了克格勃主席。謝米恰斯內沒有謝列平那么能干。他對情報工作可以說是一竅不通,而且對這個新職位也沒有興趣,接受這個任命只不過是迫于赫魯曉夫的壓力。赫魯曉夫曾明確表示,任命謝米恰斯內主要是為了確保克格勃在政治上忠誠,并不是希望他能為外交政策提供有益的建議。在整個導彈危機過程中,謝米恰斯內從未和赫魯曉夫見過一次面,也沒被邀請出席過一次主席團會議。
克格勃協助結束危機
不過,在導彈危機最后階段,情報對赫魯曉夫的政策的確產生了一些影響。10月25日,赫魯曉夫向主席團表示,為了解決危機,蘇聯最終可能需要拆除部署在古巴的導彈,以換取美國不入侵古巴的保證。但當時赫魯曉夫還沒有下決心提出這個建議。這時,總情報部提交了一份美國戰略空軍司令部進入核戒備狀態的情報。25夜,赫魯曉夫改變了自己的想法。原先,赫魯曉夫一直希望能維護蘇聯人的面子,力爭讓美國拆除在土耳其的導彈基地,作為對蘇聯拆除部署在古巴的導彈基地的回報。26日早上,由于錯誤地擔心美國可能馬上就會對古巴發動侵略,赫魯曉夫口頭上向肯尼迪發出了和平呼吁。他只要求美國保證古巴領土完整,只字未提美國在土耳其的導彈基地。僅僅一天后,他的想法又發生了變化。10月27日,赫魯曉夫確信美國不會立即入侵古巴,于是再次致信肯尼迪,要求美國必須拆除在土耳其的導彈基地。
此后不久,蘇聯駐古巴防空部隊擊落了一架美國U-2偵察機。赫魯曉夫亂了手腳。有關肯尼迪將在10月28日下午發表全國電視講話的消息,使他錯誤地認為,美國會宣布對古巴進行進攻。于是,赫魯曉夫做出了妥協,接受了肯尼迪的條件:單方面從古巴撤出\"蘇聯的一切進攻性軍事力量\"。為了確保肯尼迪及時得到這個信息,赫魯曉夫命令莫斯科電臺廣播他的決定。于是,這場危機很快就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