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惟恒
引起失眠的原因很多。人們習慣內服安眠藥物治失眠,但極易成癮,副作用多,不宜久服。臨床經驗證明,應用中醫(yī)外治法簡便易行、副作用少、安全有效。茲選介如下:
安眠藥枕白菊花、磁石、合歡花、夜交藤各1Do克,朱燈芯(剪斷)、丁香各30克,石菖蒲、遠志、茯神各60克,白檀香20克,冰片10克(后和入)。若失眠伴多夢者加生龍骨100克、生牡蠣60克。共研粗末,裝入50厘米~40厘米的布袋中,當睡枕用。
敷臍療法丹參、硫黃、遠志、石菖蒲各20克,共研成極細末,以白酒適量調成糊狀,填滿臍孔,膠布固定,每晚換藥1次。
敷手心法生龍骨20克、珍珠粉4.5克、琥珀粉5克,共研細末。邪熱內擾加黃連粉5克;痰多加生半夏粉10克;陰虛火旺加黃連粉6克、肉桂粉1克。每次取藥粉3~4克,加鮮竹瀝少許調濕,分為兩份,用雙層紗布包好。于睡前分置于兩手心,外用膠布固定,次晨取下。1周為1療程。
穴位貼敷炒酸棗仁10克、朱砂20克,共研細末,再以30%二甲基亞砜調成膏狀,每次取黃豆大一團,置于膚肌寧貼膏中心,貼于患者雙側內關穴及膻中穴,嚴重者加貼雙側涌泉穴。1~2日換藥1次,3次為l療程。
指壓療法據(jù)臨床觀察,在失眠患者的第5胸椎棘突下神道穴,常有明顯的壓痛點。睡前1小時在此處用拇指點、旋、揉、按20~30分鐘(動作宜輕柔徐緩,忌用力過重),有安神助眠功效。此外,點按手腕掌側腕橫紋尺側端的神門穴,也有良好效果。
足浴療法“勸君夜夜洗足眠,倒床不復聞鐘鼓。”熱水足浴本身就有促進睡眠的作用,采取中藥煎液足浴則療效更佳。如:每晚睡前取磁石30克,菊花、黃芩、夜交藤各15克,水煎2次,去渣,加適量開水,每晚泡足15分鐘后入睡。
頑固性失眠宜外治與內治相結合。除藥物治療外,消除緊張、焦慮情緒,注意生活規(guī)律和適當體育鍛煉,對于提高和鞏固療效,都是大有裨益的。
(編輯士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