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都知道運動有利于健康,但很多人不能長期堅持運動,有時間或有心情的時候才偶爾運動一下。研究人員發現,偶爾運動不僅對健康無益,甚至還會加重生命器官的損害,導致壽命縮短。
美國醫學家對哈佛大學的16936名畢業生進行了16年追蹤調查。研究發現,偶爾運動者所吸人體內的氧氣比長期堅持適度運動的人要多,隨著呼吸頻率加快,各種組織代謝加快、耗氧量驟增,容易破壞人體正常的新陳代謝過程,造成細胞的衰老而危害機體。
人們經常進行適度的而不是激烈的體育鍛煉可以延長壽命,且對心理健康也有積極的作用。醫學家們發現,喜歡參加體育運動的人的死亡率為偶爾參加體力活動的人的一半。對于那些不能長期堅持運動的人們來說,偶爾運動一下,將會加重生命器官的負擔、組織功能的喪失,而致壽命縮短。
研究證明,30歲后,人的各項生理機能以每年0.75%~1%的速率下降,而偶爾運動的人和坐著工作的人,生理機能退化的速率是經常鍛煉者的兩倍。運動和不運動者,同是35歲,其衰老程度可相差8年;到45歲彼此可相差20年;以后每過10年,差距遞增2年。
近年來,有關專家提出了溫和運動的新觀點。溫和運動就是一種低強度、低能量消耗的運動模式,也稱“適度運動”。所謂適度,就是每周消耗2000千卡熱量的體育鍛煉,相當于打二至三小時的乒乓球;或每天累積相當于半小時的活動量,如:下公共汽車后快走15分鐘回家,再做20分鐘的其他溫和體力活動就足夠了。幾個月后,溫和訓練計劃的參加者都說他們的健康狀況有了很大改善。他們認為,溫和運動可以調節心情,化解不良情緒,具有宣泄功能,可以釋放內心的壓抑,忘卻煩惱,同時也可以帶來身心的愉悅。
摘自《中華醫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