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小軍

第一次看到《沉靜領導》時,以為是學者刻意標新立異的課題,沒有太注意。當與譯者討論翻譯出版中文版的《沉靜領導》事宜時,才認真拜讀了小約瑟夫·L·巴達拉克的大作。讀罷,“本書值得向中國讀者推薦”已成為無需爭議的結論。
巴達拉克的筆下有執掌公司生殺大權的CEO們,也有“微不足道”的普通職員;他們面對的都是每天會發生在我們周圍的瑣事;恰恰是這些事,與人們的利益觀念有著沖突;恰恰是這些事,考驗著人們處理問題的能力。在他們處理這些瑣事時,看不到我們崇尚的剛正不阿、破釜沉舟式的英雄壯舉,但最終的結果是事物在變化,在朝正確的方向發展。故事中的各自的主人公處理問題的手法各有不同:奧爾森靜時不動聲色,動則志在必得,反映了手中有權的女CEO的處事手段;而柯特茲這樣的小人物在無法直接改變上司時,取道客戶那里,在最后的關卡處維護著公司的長遠利益和個人的道德準則。讀者能感受到小人物的困惑與無奈。又恰恰是這些小人物維護了商業倫理。
作者以隨筆的形式講述著故事,又從故事中萃取著沉靜領導之道的精華。讀者會驚訝地發現,作者提煉出的沉靜領導的三種美德:克制、執著和謙遜,恰恰是中華民族倡導的美德。幾乎每一個案例都可以用一個十分恰當的成語來描述,甚至可以在“三十六計”中找到身影。作者所講的沉靜領導之道看來沒有東西方人文環境的界限。
通觀全書不難看到,不論你的職位高低,都可以應用沉靜領導之道來應對看似棘手的問題。書中的各位主人公有各自的能量與功力,但有幾點是共同的:面對問題,他們首先表現出的是責任心和勇氣,勇敢地面對挑戰;其次是快動腦緩動手,細心觀察,深思熟慮;第三是投石問路,審時度勢,循序漸進;第四是必要的靈活性與妥協,給自己留有回旋的余地;第五是成熟的價值觀,“兩害相權取其輕”。凡此種種,都符合實干家的思考與步伐。
讀完全書,讀者會突然發現“沉靜”不是唯唯諾諾的別稱;“領導”也不是上司的代名詞。“沉靜”是穩重實干的象征,不論你說與不說;“領導”是主宰和推動事物變化的人,與級別沒有關系。
在今天改革日益深入的中國,在出現了眾多“壯志未酬身先逝”的英雄后,真的是更應該提倡每個人,每個基層干部,每個基層管理者一點一滴地推動社會變革,樹立新秩序,重塑商業誠信。應該提倡面對困難和挑戰研究什么方法最解決問題,什么方法最有效;而不是什么方法最解氣,什么方法最悲壯。
譯者楊斌是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的博士,一直從事商業倫理、組織文化和領導學等方面的教學與研究,近年在美國MIT進修,頗有東西方文化功底,曾任《總裁學苑》系列叢書的總策劃。此次,精心選擇了巴達拉克教授的著作,并傾心翻譯。相信會豐富讀者領導藝術方面的視野,向渴望成功的人介紹新的思維方式和處事方法。
有人說:只要有足夠的時間,水可以融化一切。沉靜領導之道就像潤物無聲的水,滴水穿石的水,造就千姿百態的鐘乳石的水,默默地改變著世界。
于無聲處聽驚雷。
(本文作者系清華大學MBA項目負責人)
《沉靜領導》(美)小約瑟夫·L·巴達拉克著楊斌譯機械工業出版社2002.12定價:29.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