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明清
新西蘭是一個靠綠色致富的經濟發達國家。那么,新西蘭人是怎樣靠綠色致富的呢?
歷史上的新西蘭曾有著許多原始森林,后來大批歐洲移民到來時,為了蓋房和開辟牧場而亂砍樹木,破壞了自然生態。早期的牧民在貧瘠的荒山野嶺中開辟牧場,他們騎著馬,趕著牛羊,逐水草而居。那種原始粗放的放牧方式不但不能使日子富裕起來,反而使草場退化和沙漠化,結果造成水土流失。從20世紀初開始,新西蘭人意識到對牧場進行科學管理的重要性。于是,他們大規模地建設人工草場,將天然牧場翻耕平整,施上肥料,播種產量高、營養豐富的草種,有時他們還動用飛機進行播種和除蟲。牧民把牧場當做菜園一樣精耕細作,定期耕播、灌溉和除蟲。加上得天獨厚的溫和氣候,陽光充足,雨量充沛,為各種牧草的旺盛生長提供了極好的自然條件,也大大提高了單位草場面積的載畜量。新西蘭有1.73億公頃的土地被開發為牧場,全國約有8萬個牧場。為了提高草場的利用率和避免因采食不足導致草場退化,他們用鐵絲圍欄將草場分成一塊塊草地,讓牛羊吃完一塊再吃另一塊。這種“圍欄輪流放牧”的方法,在客觀上起到了維護牧場自然生態系統的效果。尤其使新西蘭人感到幸運的是,他們那里氣候溫和,夏季平均氣溫約20℃,冬季12℃左右,他們的牛羊一年四季都可在圍欄內放牧,而不用牛棚羊舍,也不需另外喂精飼料,這無形中節省了大量的勞動力和生產成本。
正是由于新西蘭政府十分重視畜牧業人才的培養,廣泛采用現代科學技術和管理方法,注意選育優良畜種,不斷改良草場,使其畜牧業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一躍成為譽滿全球的“畜牧王國”。現在,新西蘭的綠色牧場覆蓋著52%的國土,一片片綠草如茵的牧場看上去宛如綠色的地毯,使人賞心悅目。
新西蘭政府不僅重視草原的利用和畜牧業的發展,而且對林業和以農產品加工為主的工業也同樣非常重視。現在,新西蘭人靠綠色致富的道路越來越廣,經濟也獲得了較快的發展,與此同時,他們還保護了生態環境,美化了國土,提高了人們的生活質量,造福子孫后代。盡管新西蘭離世界其他國家那么遙遠,其風景如畫的綠色江山卻有無窮的魅力,每年都有數以萬計的遠道游客慕名去那里觀光、度假,享受“世外桃源”般的良辰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