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草、野花或者某些樹皮、動植物隨意而奇妙地混合在一起,經過提純和萃取就生產出香水——整個世界的活力之源。早在鴻蒙初開的遠古時代,人類就喜歡用帶有香水的東西涂抹肌膚。古往今來,香氛經常彌漫于各種宗教儀式、求醫問藥、神話傳說、戰爭故事中;而香水更是伴隨著人們祈禱、傷痛、愛情、戰爭,從生到死的整個過程。
在古代,香料是一種至高無上的獎品。古代商路得以開拓也應部分歸功于人們對香料的不懈追求。商船和車隊從遙遠的非洲運來香桂,從印度買來芳香樹脂和豆蔻,從印度尼西亞買來生姜、肉豆蔻、藏紅花和丁香。物以稀為貴,對于夢寐以求、來之不易的香料,人們當然舍不得將其入饌,他們將這些東西運用到宗教儀式、治病療傷或者薰香身體等等活動里。有這樣一句話說得很有道理:世界是在尋找香水的過程中被發現的。
香水不僅僅是一種產品,還是一種存在方式,多少世紀以來它的香味始終保持著一種不為人知的神奇魔力。古代的香水匠大多性情孤僻,往往通過自學掌握香水的制作技能;他們身體力行實踐著煉丹術的要旨:希望將世俗的東西轉化為神圣的精髓。為了獲取巨額的金錢,香料商從存放在香水的器皿里取出少許賣給達官貴人,從不對外公布配方。但隨著世界貿易以及蒸餾技術的發明,其中很多來源于煉丹師的貢獻,人們可以提煉出越來越多、越來越好的香精,整個香水業的創新能力也提升到了一個更高的層次。到19世紀末期,冷吸法使人們能夠從茉莉、柑桔花、晚香玉中提取高純度香精,將香水制造業帶入到了鼎盛期。
除了少數一些珍貴的植物很難被替代之外,合成劑由于其價格便宜、性能穩定的優勢,很快就取代了天然香精的地位。人工合成原料性能穩定值得信賴,給香水的制造打上了現代的烙印;同時合成劑的介入使香水制造由手工作坊式的生產變成一種締造名牌產品的工業。香水生產商一方面仍是按照古代煉丹術分離、提純、重組、固定等工序來進行,而另一方面已經完全從過去的作坊變成今天的實驗室研制,這樣做的結果是香水的生產不再像過去那樣如詩如畫。
一個世紀以后,無論是我們的生活環境、每天吃的食物,還是到處彌漫的各種氣味,都在某種程度上經過了化學合成的作用。我們的嗅覺也因此不再敏感,人們總是把自然的香味與現實中各種各樣的產品結合起來,有些人甚至每次聞到檸檬的香味都會想到家具清潔劑。化學氣味的過度飽和已經阻礙了我們對自然中各種香味的欣賞能力,阻止人們欣賞自然香味的細致的美。很多人都為自己聞到的一小瓶玫瑰或茉莉散發的香味而驚喜,他們早已忘記了或者從來就不知道花草的香味。商場里兜售的各種香水彌漫在空氣里和顧客的身體周圍,單調而又霸道的合成香精的味道讓人無法逃避,天然香水的魅力卻在一天一天的遠離我們;我們失去了那曾經引導我們去欣賞奇花異草香味的天性,也忘卻了人類的歷史曾經和它們如此緊密地交織在一起。正如保羅·羅維斯蒂(Polo Rovesti)在記載失去的香水世界時所提到的“人類一方面浸淫在非自然化的現代生活中,另一方面總會不無懷念和悲傷地憶起那些被忽視或失去的天賦,其中之一就是人們對失去的那種屬于過去和心靈的天然香水的欣賞能力。”
芳香療法的盛行使新一代的天然香精質地更加優良,同時普通人也才有機會購買到。現有的香水學校大都致力于傳授合成劑的研究,天然香水其實更適合家庭的使用。打開美麗的香水古宅所需要的只是對方法論的一種基本認知以及對于香精歷史和本質的認同。
現在的人們比以前任何時候都向往真誠,而香水調制的研究和實踐正是順應了這一潮流。香水調制的藝術既合乎心靈的要求,又合乎美學的原則;既是神圣的,又是世俗的;既是精神的,又是物質的;既神秘,又現代;既有形,又無形;既深刻,又膚淺。
香水是通往心靈深處的一條捷徑。無論是誰,一旦醉心于香水,都會心悅誠服地接受它的改造。您的好奇心也許會驅使您體驗某些香精的味道或者動手調配幾種香水,在沐浴或者沉思的時候灑上幾滴。或者您會沉迷在不斷創造、把玩、欣賞香水的過程中。即使是您對香水的了解僅限于閱讀書籍,您也會被不斷發掘出來的古老而又新奇,神秘而又恢弘的香水之旅而感到震驚。哪怕是短暫的沉醉在香水的世界中,都能夠喚醒人們沉睡的意識,體會一種更加充實的感覺。
《香水的故事》(美)曼迪·阿芙特著百花文藝出版社2003.1定價:28.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