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歲的鄧萍從國營商場下崗了。經一段時間籌措,在家人支持下,她在縣一中旁轉租到一間經營日用百貨的商店。因為這一帶已有5家商店,為爭客源,各家怪招迭出。有銷售經驗的鄧萍想了多種促銷方法,生意難見起色,急得團團轉。一天,她看到裝在自家店前的兩部卡式公用電話,忽然心里亮堂了。她買來200卡、300卡等電話卡,備在店里。有顧客未帶卡打電話,她便為人提供電話卡,打后只需按實際話費付給她錢即可,鄧萍不賺一分錢,全是為人提供方便。顧客見她為自己著想很是感動,紛紛投桃報李光顧她的商店,而且還介紹他人來她店里購物,沒多長時間,鄧萍的生意就紅火起來了。(湖南謝恩劍)
爐火暖和顧客心茶水引來客滿門
某小鎮共有大小商店近20家,同行們都說生意不好做,甚至虧損,然而,劉某的生意卻一直都是紅紅火火,月利千元以上。就其商品與售價而言,劉某與其他商店相比并沒有什么不同。相反,有些商品售價還要略高些,但在他這兒為何好賣呢?通過幾次探訪,筆者終于發現了他之所以勝別人一籌的奧妙。
原來,劉某僅僅就是在店里做了一點不易被人發現的小改進,即每到熱天、場期,他便在店里放上一壺涼茶,放上幾個杯子,讓上門的顧客不花分文自我飲用;一到冷天,他又在店內生上一爐火,供上門的顧客取暖,如此一來,上門的顧客都覺得他的店里不僅方便而且熱情,所以都愿去他那里買東西,盡管他的有些商品比別處稍貴點兒,顧客也不計較。(河北楊開亞)
動動腦,墻頭也能長“元寶”
今春,鄰村表兄在庭院里種完菜后,抬頭見墻頭上面光禿禿的,便順墻根兒點種了一圈南瓜。一個月后,墨綠的瓜秧便爬滿了院墻,并結出了一個個拳頭大的小南瓜,把庭院點綴得生機勃勃。表兄賣完院里的蔬菜后,墻頭上也就臥滿了厚實碩大的南瓜。
一位北京來的菜販子竟找上門來,要求全部收購,表兄欣然允諾。僅此一項,他就增加了800多元的收入。(河北張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