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正業
江西省安遠縣能仁鄉能仁村街西村民組(郵碼:342100)村民王家厚,利用秸稈圈養黃牛,走上了致富路。
王家厚一家6口,承包了0.8公頃(12畝)土地,以前,一年的純收入不足3600元。為增加收入,他瞅準了當地充足的小麥和玉米秸稈資源,投資1萬元建起了6間簡易牛棚,購買了10頭黃牛,在當地率先用小麥和玉米秸稈發展圈養黃牛。為提高秸稈的適口性和利用率,他用鍘刀將小麥和玉米秸稈切成3~5厘米長的小段,放在水里浸泡2小時,去雜、去塵,撈出后拌和麥麩或豆粕直接飼喂,并在給牛飲水時添加精飼料,實行圈飼育肥。經過一年的精心喂養,第二年秋季出欄黃牛8頭,收入1.74萬元。去掉成本,一年純收入達7400多元。此外,王家厚還將牛糞收集起來,堆腐發酵后直接還田。一年產牛糞1400擔,僅此一項就可節約耕地所用化肥1500多公斤,減少生產成本700多元,且生產出的農產品品質好、價格高,銷售暢。2001年,他又購買13頭黃牛,2002年他已出欄黃牛12頭,純收入16000多元。
種植反季瓜旱澇都不怕
湖北省潛江市浩口鎮南灣村一組(郵碼:433100)的鄭中國、王昌喜等30多戶村民,將種植的大棚反季節西瓜、香瓜搬到門前的318國道旁出售,賣出了好價錢。
南灣村一組緊靠318國道旁的一片洼地,每到春夏雨季,一場大雨就受漬,而干了幾天后又要抗旱。從1998年底開始,該組村民從山東請來技術人員試種反季節大棚西瓜和香瓜,一季下來,每667平方米(1畝)收入七八千元。后來,村民們自己摸索著種植,還自費到山東去學習,掌握了大棚種植反季節西瓜、香瓜的技術,一年種兩季,面積擴大到14公頃。
該村的鄭中國說:“一個瓜賣的錢要頂好幾十公斤谷子,還可現賣現得。種反季節西瓜,盡管投入大,但效益更高,更重要的是兩季瓜不但避開了西瓜上市的旺季,而且還避開了抗旱、排澇季節,減少了自然災害引發的多投入。特別是春季瓜,別人在為抗旱或排漬發愁時,我們667平方米幾千元的收入都已到手了!”(湖北陳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