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永強
加入WTO后的中國企業開始越來越重視企業文化建設。因為更多的經營者知道文化經營是企業經營的最高境界,凡達到一定規模的企業,必然要靠文化力來制勝。而其中的誠信建設是企業文化建設的根本。中國要建立市場經濟就必須加強誠信建設,這是我國經濟發展所必須的,也是適應全球化規則的根本要求。
1、誠信建設則是企業文化建設的根本。企業要做到最優秀、最具有競爭力,必須在企業文化上下功夫,而誠信猶如大廈的根基,沒有誠信,也就決然不能建造現代化的企業,跟不上社會發展的需要。技術、高科技可以學,制度可以制定,但是員工內在的追求,一種企業文化,卻很難建立,而企業誠信建設是企業理念不可或缺的要素,如果說一個企業一開始即以圈錢為目的,把消費者的利益拋在一邊,那么這個企業是不可能長久的。只有誠信至上,企業才能長盛不衰。大多數經理人都認識到,從事反經濟信用行為的企業,其成本大大地提高了。因為現代社會信息傳播速度特別快,社會輿論的監督力度電在不斷地增加,企業一旦做出反經濟信用的行為幾乎可以馬上曝光,企業最重要的無形資產——商業信譽就會受到重創。現代企業擁有雄厚的資金、先進的技術、優秀的管理人員,應當而且能夠承擔企業的倫理責任和相應的商業信用。講求企業的誠信是企業的一種責任,其目的不是為了單純的利潤,利潤應當是企業履行誠信的自然回報。因此,著名管理學家克拉倫斯·沃爾頓說:“企業經理人應該用一種全局觀來看待企業的責任,因為在這種觀點下,企業被看成是講信用、講商譽、講道德的組織,而不是賺錢的機器。”
2、誠信是企業家以及所有管理者應形成的理念和價值尺度。誠信應作為企業生存的根本因素之一,企業不正當的競爭導致企業信用乃至社會滑波。一些企業既是正常市場經濟的破壞者,也不可避免地成為受害者。這種破壞誠實信用的“病毒”具有很強的傳遞性功能,當企業A被騙而利益受損、或成為不正當競爭的犧牲品,它為了使本企業免受損失或少受損失,就有可能轉嫁危機,用同樣的方法去損害B的利益,當企業B發現自己成為受害者的時候,它有可能用同樣的方法把“病毒”傳給C,接著,C傳給D,D傳給E,三角債、“不賴白不賴”象流感那樣流行開來,交易行為甚至倒退到“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的最原始狀態,使整個社會的企業信譽滑坡,這應當引起我們的高度警惕。
3、企業的誠信建設是與其競爭力成正相關的。近15年來,美國《財富》雜志每年都邀清8000多名高級管理人員、執行董事及金融分析師,對年銷售額在5億美元以上的300家企業作企業信用和企業業績相關的評估和研究。評估的內容包括管理質量、產品或服務的質量、創新能力、希望長期投資的價值、金融狀況的可靠度、吸引開發并留住人才的能力、對社區和環境的責任、企業商譽和企業信用帶來的企業形象狀況。這些指標反映了企業利益相關者認為最重要的企業信譽所包含的內容。從以往的調查結果看80%的利益相關者認為,質量管理是最重要的指標。但是近年來選擇“對社區和環境的責任、企業商譽和企業信用帶來的企業形象狀況”上升為首要指標。可見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意識到誠信的重要性,因此在誠信建設上下功夫。可以說誠信是企業生存的重要指標。
加人世貿組織后隨著進入門檻的不斷降低具有很強競爭力的外企蜂涌而至。中國企業該如何站穩腳跟成為當今面臨的首要問題。其實我們不必驚慌練好內功才是我們的當務之急,誠信問題建設不好一切都是空談。而在誠信建設上我們應當抓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第一,在企業文化建設中,要狠抓企業誠信體系建設,企業文化是誠信建設的基礎。建立并強化全社會特別是企業經營管理者、經理人的商譽意識和經濟信用意識,注重權利與義務相統一的思想建設和制度建設。商譽意識和經濟信用意識是建立在社會公平交易、公正交易的基礎上的。假冒偽劣產品充斥市場,虛假廣告坑害消費者,是違背公平交易、公正交易的結果。要鏟除此類現象,就必須從思想上、從制度上強化人們的公平交易、公正交易的意識。要讓更多的企業經營者、經理人認識到:重視企業商譽和企業信用,可以贏得更多的合作者,贏得他們更多的信賴和支持;企業講商譽講信用可以為自己創造更多的商機和企業效益。而事實確實如此。
第二,企業經營活動中,堅持誠信原則,塑造信譽高于一切的企業形象。對企業來說,樹立名牌戰略,創出名牌產品是構筑企業良好信用的基石。企業形象的核心內容是企業的信譽問題。隨著人們這一認識的逐步加深,以企業為軸心的CIS經營戰略開始走向以顧客為軸心的CS戰略,其核心理念就是以顧客為中心,以服務顧客為使命,培養顧客對企業的信賴感、忠誠感和依賴感。企業形象的塑造過程就是企業不斷提高履信度的過程。企業要從自身做起,積極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經濟秩序,以市場規則辦事,特別是現在要適應WTO的各項原則。要繼續深入開展嚴厲打擊制售假冒偽劣商品犯罪活動的聯合行動,與騙取出口退稅、逃匯騙匯等犯罪活動做堅決的斗爭,堅持不懈的打擊走私販私違法犯罪活動。打假、防偽、杜絕虛假廣告是一項系統的社會工程,政府、企業和消費者是承擔這個系統的三大主力。如何協調三方共同行動,更有效的進行打假、防偽工作,這需要建立能協調政府管理部門、企業經營者和廣大消費者打假防偽行動的平臺。
第三,企業管理活動中,堅持誠信原則,塑造誠實守信的企業價值觀。一個企業從組建開始,乃至于企業發展的全部過程都在孕育、錘煉和塑造自己的價值觀。要在企業文化建設中大力加強職業道德、商德的教育,提高員工的思想道德素質和職業技術素質。要讓員工知道,他們正在為一個始終對職業行為有著最高標準要求的公司工作。同時,企業的管理者們,要始終如一的以身作則,這是最關鍵的。應當明確認識把誠信價值觀與道德行為聯系起來的重要性,而且不被日常瑣事所淹沒。同樣不能忽視的是,企業要對員工的工作和生活真誠負責,要尊重員工的尊嚴和價值,給予員工合理的薪資和福利,提供員工增長才干的機會,幫助和促進員工個人發展等。當員工內心深深感受到企業對他的真誠時,他就會與企業實現心理上的交換,自覺自愿地忠誠于企業、奉獻于企業,這樣才能把一流的產品、服務提供給顧客,從而贏得顧客的信任。對于一個企業來說,當其絕大多數成員的價值觀為積極向上、誠實守信時,就能夠促使職工把維護企業利益,促進企業發展看作是一種對企業對社會負責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