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振省
1997年,黨的十五大確認“私營經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一年后,此條款又寫進憲法,黨和國家在理論和政策乃至根本法方面的突破,為我國民營書業拓開了新的發展空間。在資本力量、市場本性和知識經濟與社會需求諸要素的強力牽引下,我國民營書業目前正在從橫向和縱向兩個方面實現迅速擴張。所謂橫向擴張,就是指一些民營書店,在初步創立起自己品牌的基礎上,開始經營品牌,延伸品牌,通過特許加盟和連鎖經營的方式來擴大自己的營銷規模和市場份額;所謂縱向發展,就是指一些民營書業企業不滿足于只賺取發行環節的利潤,還要向上追溯,力圖賺取編輯出版環節的利潤,有的甚至就是瞄著這塊利潤蛋糕,直接成立起文化公司或文化工作室,以從事選題策劃和編輯出版業務為龍頭,形成自己統一的出版發行網絡。
據新聞出版總署發行司、圖書司提供的資料,到2002年,全國已有民營書店7.8萬家,為新華書店網點的5倍還多。全國已有涉足選題策劃與編輯出版環節的文化工作室或文化公司,不低于2000家,大約是我國現有出版社數量的4倍。除新華書店對于教材的專有經營外,在一般圖書發行領域,民營書業已占據了50%的市場份額,年銷售額在300億元人民幣左右,“半壁河山”已為業界公認。
總之,從成熟度講,我國民營書業經歷了從小到大,從原始積累到經營增值,從“拾遺補缺”到自辟天地,從不規范到逐步走向規范有序的發展歷程。從經營形式看,我國民營書業大致經歷了由小書攤到大書店,由零售到二級批發,由個體運營到區域性、全國性網絡建立,由系統發行到涉足選題策劃營銷的發展階段。民營書業已經成為我國民族書業重要的組成部分,成為我國書業實現跨越式發展的重要生力軍。在我國書業,已形成了以國有經濟為主體,多種經濟成份共同發展的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