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凱
人類飼養寵物的習慣由來已久,這幾年各種寵物(主要是狗、貓)進入人的家庭與人相伴,似乎成為一種時尚的風潮。我們時常看到有人在街頭巷尾遛狗,有些人就想對待小孩子那樣喜歡撫摸、擁抱甚至親吻寵物。還有那些把動物人性化的稱呼,都在一定程度上表達了人對寵物的感情,在他們看來,動物是自己對家庭成員感情的延伸的一部分。
最近,廣東省有關部門狂犬病的報道,引起了大家的關注,各種議論也成了人們茶余飯后的話題。當養寵物和健康兩個問題相連時,人們是不可能不在乎健康的,就像非典時期有些人疑慮動物攜帶病菌而將寵物棄置一樣。
是否飼養寵物完全是個人偏好,但有一些方面的問題是樂于從事寵物飼養者需要注意的。一是人與動物的感情依戀要適度。人就是這樣一種奇怪的動物,與什么東西相處久了都產生感情,也就是對某人或某物的依戀。寵物往往是主人感情的寄托物,對于令人憐愛的小貓、小狗,主人更是集"百般寵愛于一身"。尤其是那些孤獨寂寞者,寵物是他們不離其身邊的伙伴,能給主人帶來快樂,是其心靈的慰籍。其實,人們生活在世上,情感依戀的來源主要是其生活的群體。比如家庭成員、朋友、同事和一些志同道合者。總之,注重人類感情的交往和親情表達,才是支撐我們精神的支柱。
飼養動物還有一個不太為人所知的作用,就是對一些精神疾病或心理障礙的人有一定程度的治療意義。例如:輕度癡呆、慢性精神分裂癥患者,以及與人交往有障礙(孤獨癥)的人,接觸、撫摸、飼養小動物,對減輕其恐懼情緒是很有效果的。因此,在國外有些精神治療機構中,就專門開辟了這類活動作為輔助治療,以促進患者的治療進程。
現在,人們對飼養寵物有爭議的主要是寵物對周圍人和環境的不利影響。首先是寵物傳播某些疾病的危害不容忽視,尤其是致死率很高的狂犬病,使人感到威脅的存在。"貓抓病"近來也不少見,多發生于喜歡玩兒貓的兒童和少年。人一旦被感染,可引起全身性紫癜。而經常接觸寵物的人,還有可能為此而患上皮膚癬菌病。另外,飼養寵物對環境衛生有影響,不恰當的犬吠聲會打攪周圍其他人的生活,打破寧靜的環境,吵得周圍鄰里厭煩而導致關系緊張等負面問題,也都是不容忽視的。
鑒于目前政府已頒布有關飼養寵物的條文規定,特別是給寵物注射疫苗,飼養者要認真執行,這樣做于己、于人都是有好處的。飼養寵物重要的是講究衛生,定期進行飼養場所清理和消毒,不要與寵物過于親密,防止疾病傳播,減少擾民和意外傷人事件的發生,這樣被飼養的小動物才能成為我們大家的寵愛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