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 方
最近,廣西某縣一家婦幼保健院接待了一位由大板車拉來的農村產婦,產婦在家分娩后因胎盤不下流血不止,送來途中又顛簸了兩個小時,到醫院已面無血色,心跳、呼吸已停止,可憐的孩子剛來到世上就失去了母親。
據有關部門統計,我國孕產婦死亡的首位原因仍是出血,其中產后出血占85%以上,而胎盤滯留導致的出血又占產后出血中的一半。這種情況,農村明顯多于城市,而且尤為危險,特別在貧困的邊遠地區和山區,由于交通不便和血源困難,一旦發生,其后果不堪設想;即便在城市醫院,產后出現大出血也需要輸血搶救,甚至切除子宮止血者亦非罕見。因此,對于胎盤給母子帶來的“功”與“過”應有充分的認識。
胎盤是由母體子宮的底蛻膜(子宮內膜的一部分)和胚胎的絨毛組織形成的,在整個孕期,胎盤擔負著營養胎兒、保護胎兒,排泄代謝廢物和內分泌等功能。胎盤功能的好壞決定著胎兒發育的狀況。孕婦一旦分娩,胎兒來到世上,胎盤亦即完成使命,隨子宮收縮排出體外,從胎兒娩出到胎盤娩出約需半個小時,一般在10分鐘左右。當胎盤自子宮壁分離有娩出跡象時,醫務人員在壓迫子宮底的同時緩緩牽引臍帶即可協助胎盤娩出。在此等待期間若突然有大量陰道流血,或等待半小時后仍未有胎盤剝離的跡象,均說明胎盤剝離有問題,需立即采取相應的措施。
胎盤滯留在子宮腔內有幾種不同情況:①胎盤已剝離,可能因子宮收縮力欠佳未及時排出。因此。在醫務人員協助娩出胎盤時有一陣出血。②胎盤只有部分剝離,部分仍與子宮壁粘著,此時,由于剝離部分的子宮壁不能很好收縮,血竇不能很好關閉而有大量的出血,此時需要醫務人員立即將手探入子宮腔,將未剝離的胎盤輕輕從子宮壁上分開。③若胎盤全部粘著在子宮壁上則表現不是出血,而是時間超過半小時以上仍無剝離的跡象。
無論是部分剝離,還是全部未剝離均可有兩種可能:一是胎盤僅和子宮底蛻膜粘連較緊,難以自行剝離,若醫務人員用手去分離可獲成功,偶爾需要刮宮或紗布浸擦官腔,一旦胎盤完整娩出后,子宮收縮轉好,出血亦即停止。二是胎盤的絨毛組織穿透到子宮底膜下的子宮肌層組織內,其深淺程度不同,最嚴重時,絨毛穿透整個肌層到達子宮最外面的漿膜層,可致子宮破裂,不論程度如何均稱為胎盤植入,這是引起產后出血最嚴重的疾病。此時,醫務人員手取胎盤時會找不到界限,胎盤好像樹根在土壤里盤根錯節無法拔出一樣,此時如強行取出會導致子宮破裂,出血不止,甚至損傷腹腔內其他臟器。也有接生者強行牽拉臍帶導致急性子宮內翻,產婦立即休克。上述種種危急情況如發生在交通不便、醫療設備不全的地區,則后果不堪設想。為此,醫生應對每一產婦的情況做到心中有數,把有可能發生問題的產婦及時轉到有條件的醫院分娩。
胎盤粘連、胎盤植入均與子宮內膜的狀態有關,過去多發生在經產婦。多次妊娠、分娩使內膜受損,胎盤易在該處附著粘連或植入到肌層。目前,經產婦減少,但在計劃妊娠前多次行人工流產術者不少見,藥物流產出血時間長導致子宮內膜炎癥或因流產不全而刮宮者也非罕見,上述情況發生前置胎盤的機會也多。不少統計證明:植入性胎盤和多次人流術密切相關,在前置胎盤患者中更為多見。因此,為避免嚴重的胎盤問題引起的產后大出血,首先應做好計劃生育工作,落實好避孕措施,避免多次做人流手術。
(編輯樊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