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劃緣起】生活在都市,你會發現,越來越多的年輕男女進入談婚論嫁年齡后仍不肯跨入婚姻殿堂。他們并不拒絕或難覓愛情,只是遲遲不肯踏進\"圍城\"。
\"我不婚,我快樂!\"這么一群唱著\"單身情歌\"的紅男綠女們翩翩起舞。當\"不結婚\"成為社會生活的一種時髦時,我們觀照這些\"不婚族\"的種種心態,也許,他們的內心也有彷徨與無奈……他們的笑緣于不結婚,他們的哭也緣于不結婚。
據全國婦聯做的\"我國婚姻道德狀況問題調查\",結果表明:穩定、和諧、平等、向上是中國家庭的主導,87%的人對婚外情持排斥態度。另據上海市公布的一項調查表明:情感因素和責任意識是維系家庭穩定的重要因素。當\"不婚族\"在單身的路上一路狂奔時,他們是否忽略了幸福\"后花園\"的明媚春光?他們真的不想結婚嗎?他們在怎樣思考自己的現狀和未來?他們這種\"不婚\"的生活方式將給社會和家庭帶來怎樣的影響?本期話題,讓我們共同關注。
【個案寫真】
蘇小東的愛情走馬燈
沈永新
32歲的蘇小東,從日本留學回來后在一家公司任人力資源部經理。不久,他就在城西買了一套高檔商品房。
蘇小東平時愛穿灰色的西裝,看財經類雜志,身上飄著淡淡的古龍香水味道。一張成熟俊朗的臉永遠是微笑的樣子。這樣的男人,對于女人無疑是具有殺傷力的。人們總可以看到他的身邊不乏年輕貌美的女子。
每次蘇小東請她們吃飯、給她們送生日禮物時,都會調侃地說:“你千萬不要當真啊。”那些掉到愛情旋渦的女人自然不信。蘇小東實在不想這么早就過渡到婚姻里去,他曾經也有過結婚的愿望。3年前,在他那裝飾優雅的房子里,他和一位用情很深的女友纏綿過后,問她:你會嫁給我嗎?但還沒等她點頭,自己就后悔了:結婚意味著從今以后與別的女友約會,就會有一個人的手機騷擾自己;回到家里,她會譴責自己“花心”;她會到清晨7點還在哭泣;一旦結婚,自己“鉆石”的地位立馬貶值……他覺得以自己的優秀,應該有更多的謎底。過早地把自己的生活固定下來,以后遇到一個更好的怎么辦?那種原本自由的生活突然就被另一個人緊緊地纏著,他受得了嗎?于是,當女友山盟海誓地表示非他不嫁的時候,他退卻了。終于有一天,在地鐵站,他和女友分手了。女友哭得跟什么似的,但他還是狠狠心,絕然地割舍了。
一周以后,當他繼續走向32層寫字樓,便又能感覺到那些異性欣賞的目光朝自己投來。去迪廳、泡酒吧、上茶藝館……他的身邊仍然走馬燈一樣變幻著年輕貌美的女子。這樣的生活,蘇小東還在持續。
主持人語:功成名就的蘇小東,喜歡自由崇尚浪漫,當然有一千個不愿結婚的理由。“大丈夫何患無妻”,或許是他這類男人的心語。這類人不愿為一棵樹而失去整片森林。在“不婚族”中,有不少雖未結婚,卻能嘗到過去只有婚姻內才能嘗到的種種“美味”,而無需承擔婚姻應該承擔的種種責任。曾經的神秘一個個如風一樣飄過,還有什么值得他急著踏上紅地毯?那些一心想嫁個成功男人的女人啊,與這類男人相愛,可要三思哦。
就這樣成了“不婚族”
小船
在小區門口碰到同學楊力和老公推著嬰兒車幸福地走過,我本能地躲閃。這一刻,淼淼的面容總會在腦際閃過。7年前,本是結婚的黃金時間,我和淼淼相愛了3年,卻因為沒有房子只得無限期地拖延。
爸媽對此冷嘲熱諷。我心如刀絞,可又無法違背父母的意愿跟淼淼在出租屋里成婚。有一天,他說:小船兒,既然這樣,我們散了吧。淼淼抽了幾天幾夜的煙,收拾了幾件衣服去了廣州。這幾年,我知道他已結婚,卻并不幸福。
從此,我對愛情心灰意冷。也和別的男人相處過,可想到要和他們共度一生,我就不由自主地拿他們同淼淼相比,比著比著就有一種世界末日的感覺,直到遇上棲子。父母總在催我。棲子是個聰明人,當然明白他們的意思。
誰知訂婚當晚,淼淼的名字竟會在一瞬間讓我脫口而出。棲子目瞪口呆地望著我。我拿起包想逃,對棲子說:“我不能心里藏著另一個男人嫁給你,那樣對你不公平。”那晚,棲子和淼淼像兩座大山,在夢里不斷地向我壓來。
我想,以后我都不會再有結婚的念頭了。現在,我已有了一套自己的住所,經濟上的富裕更讓我找不到結婚的理由了,也不想再為生孩子而結婚了。兩年前,我的助理阿靜四處找房,我便邀她與我同住。阿靜生日那天,她流著淚跟我說起她的故事:一個吵鬧不休的家,有外遇的父親和總是哭泣著的母親。有時她被吵煩了,會勸父母分開,父親卻嘆著氣說:“唉,還不都是為了你。”那個陰郁的家,閉上眼睛就會出現在眼前,所以阿靜害怕見到異性,更不敢結婚,害怕自己成為另一個母親。
主持人語:看來,不結婚的人,都有各自不結婚的理由,要么親歷家庭生活的不幸;要么覺得一個不如一個;要么“遇人不淑”;要么耳聞目睹別人不幸的婚姻……來自內心和外界的“多重壓迫”讓他們產生了恐婚心理。“我不會得到什么,但起碼我不會再失去什么!”于是,在結不結婚之間,他無奈地敲下了“NO”鍵。其實,絕大多數人是渴望找一個所愛的人結婚,在婚姻的海洋中享受愛情的滋味。有人守著寂寞與孤獨,是為了等候真愛的來臨。可是,與其活在過去的幻影之中,不如抓住窗前盛開的花朵。
女大當嫁愛嫁不嫁
夏君
國慶期間,鄰居陶嬸的女兒來看她媽,抱來一只雪白閃亮的波斯貓。陶嬸大惑不解地問:“我幾時對你說過想伺候這玩意?”女兒笑答:“你不是整天急著要我嫁了你好抱外孫嗎?那就先抱抱它吧,給你一段實習期。”
提起女兒娟子,陶嬸有時不管不顧地抹開了眼淚。她女兒算得上是女人里的“績優股”。可是,眼看要奔30了,卻還待字閨中,一會兒競聘,一會兒又想攻MBA,不肯把婚嫁擺上議事日程。
有一天,陶嬸聲音哽咽地數落娟子說:“男朋友都處過好幾個,有的都好上一兩年了,擱我們年輕的時候,早就嫁了,誰像你?你不急,我還急!再說了,看見像我這樣退休在家的姐妹,不是抱著外孫就是牽著孫女,我這心里就像有雙小手在撓,直癢癢!再說你老這樣不著急,將來……”她女兒說:“媽,你操的哪門子心呀,你就不怕女兒嫁到火炕里去嗎?”
想想也是,女兒跟她男友在一起,表面上看起來甜甜蜜蜜,可真要談婚論嫁,別說女兒,陶嬸自己也覺得不踏實。如今的男人,有幾個靠得住呢?
漸漸地,娟子在外企的身份由白領升到了金領,在左鄰右舍的一片贊嘆聲中,陶嬸嘮叨的次數也漸次減了下來。
最近,陶嬸一頭扎進社區的健身隊伍。一天,她對我說:“哎,年輕人要奔前程。幸好我家娟子沒急著嫁,要不然,哪能奔到今天這樣的光景?”然后,她又把嘴輕輕一撇:“哼,其實我早想通了,女大當嫁——她愛嫁不嫁!我呀,懶得操這份閑心。”說完,她抱起那只女兒送來的波斯貓,就像抱著親外孫,屁顛屁顛地走了。
主持人語:陶嬸從前因為女兒當嫁不嫁而憂心忡忡,后來她對此也表示理解。一堵墻倒了便變成了橋。陶嬸的這種心理歷程,也折射出社會的一種進步。開放的現代文明為人們的生活提供了多元化的選擇,結婚還是不結婚,這也是人們的自由選擇。只要這種選擇沒有侵害他人利益,沒有違背社會法規,社會給予的應是理解、尊重和寬容。當然,一些人將婚姻視為畏途也不可取,婚姻固然有其局限,但帶給人們更多的是美好、健康與和諧的家庭生活。畢竟,只有婚姻才可能真正使兩個相愛的人相濡以沫地共同生活下去。
【嘉賓在線】
婚姻是必須的
安琪(北京某出版社編輯部主任)
我絕對是個主張婚姻主義者。盡管內心覺得自己并不稱職于婚姻規定的世俗身份,可我依然固執地認為,婚姻于每一個人是必須的而且是必要的。其原因有如下兩點。
一、婚姻是延續人類種族的必要手段。尤其在現行的非得婚姻才能有孩子的體制下,如果男女都視婚姻為障礙為負擔的話,不出多少日子人類就將從地球上消失。
二、婚姻是對一個人成熟度、意志力與責任心的考驗。男女之間的愛慕發展到極端時總是會想到婚姻,一方面他們已經不耐來來往往你找我我找你的奔波,另一方面,很多人如果不結婚就很難有自己的房子自己的空間,你就得和父母兄弟姐妹住在一起。19世紀的女權主義者伍爾芙還說過:“一個女人要擁有自己獨立的空間才能自由地思考。”一些人必得借助婚姻這個模式讓兩個人齊心協力地創造一間屬于自己的房子。當房子里有了孩子之后,接下來爭吵也有了困惑也有了。因為家庭生活是具體而瑣碎的,方方面面的問題都在考驗著你,也因此使很多人對婚姻望而卻步。然而逃避不是辦法,畢竟,婚姻帶來的獨有心理和樂趣是不結婚的人無法感受到的。特別是當你想到你老了的時候頭發發白睡意昏沉在爐火旁打盹的凄涼心境,你就要趁早找一個知心愛人,用孩子做成的繩索把自己捆綁在對方身上,現在還是時候。
我同時還想說的是,真正的婚姻并不一定要把夫妻雙方牢牢捆在一起像伸不開手腳的螃蟹。它應該鼓勵有想法的另一個人去開辟自己的天地。婚姻給予人的并不是兩個人變成一個人,而是兩個人變成三個人。
懶得結婚因為“婚”變
王珂(福建師范大學教授、博士后)
10年前,人們把婚姻看得太重,不少是低質量高穩定的婚姻,很多人相信“金窩銀窩不如自家的狗窩”。如今,婚姻的目的、功能、形態都發生了變化,人們的婚戀觀、幸福觀以及兩性之間的關系也發生了變化。比如,同居、試婚等事實上的婚姻形式更為常見,配偶雙方的社會、經濟地位,以及年齡、外貌等均不再有模式,等等。有人選擇不結婚成了正常現象,甚至在一些都市人中成為時髦。
有一種婚姻觀認為:趕路(干事業)是主要的,住店(安家)是其次的。有的發展到極致就成了只趕路不要家。他們認為結了婚就要承擔許多義務,不能更好地發展自己。他們不愿意接受傳統的從一而終、養兒育女的婚戀方式。
隨著女性社會地位的提高,她們能夠經濟獨立,不必再像過去那樣把結婚等同于“要一張長期飯票”。“嫁漢嫁漢穿衣吃飯”,那是她們的母親以上前輩的說法。她們離婚以后很多人不想再婚,并不僅是因為“曾經因愛傷透了心”,而是因為想找的那種比原丈夫更好的男人早已是別人的了。她們不想湊合著再結婚。特別是都市中還有不少未婚的年輕女子不想結婚。一些“傍大款”的女子多是弱者,她們中的很多人是想結婚的,只是現實條件不允許,只好退而求其次。
現在流行“懶得結婚”,原因一是結婚麻煩,二是覺得婚姻靠不住,結婚以后還有可能離婚。既然如此,何必要自尋麻煩?不結婚找戀人名正言順,而且方便,何樂而不為呢?
今天的不結婚者與過去的不結婚者頗有差別。他們很容易獲得過去只能從配偶那里獲得的“精神性情感”(靈)和“生物性情感”(肉)。如果把婚姻分為三種類型,那么就是永久型(白頭偕老終身相伴)、階段型(結婚幾年后再離婚)和短暫型(大多是非婚同居)。我這里所說的“結婚”是指第一種或第二種。那些不結婚或不想結婚的通常是第三種。當然,社會中確實有“不結婚”和“不想結婚”的人。
【七嘴八舌】
彭鴻(男,26歲,報社記者):我有一份不薄的收入,還有一個非常愛的女孩。可我還在享受婚姻之外的自由與輕松。說得好聽些,是為了事業,說得現實些,是想多賺些錢。看到走進婚姻的朋友一個個為家庭瑣事奔波的時候,我更是覺得有一個聲音跳出來提醒自己:不要陷進去!當然,結婚可能會使我幸福,但更可能會絆住我的腳。結婚前沒有面對的事,結婚后就得面對了。
楊春梅(女,29歲,公司職員):剛才彭先生說愛一個人,但又為什么不敢去娶她?婚姻中的人,談論最多的往往是孩子的教育和柴米油鹽,不大談愛了,這使人覺得婚姻是一座樊籬。原來經常和自己一塊玩的朋友,一旦穿起嫁衣,就很少有機會出現在那種“對酒當歌”的聚會上。但是,我覺得和別人談論先生、小孩,也是一種真實的幸福。所以,如果讓我重新選擇的話,我還是會選擇結婚的,不過可能會遲一點。
胡國富(男,32歲,醫生):參加工作七八年了,可是總碰不到合適的,我的要求又不高。我至今未婚是因為我絕不退而求其次,我相信那個心愛的人總有一天會出現。老家村里人一到法定年齡就基本上張燈結彩了,能挨過30歲的只有3個——一個瘋了,一個傻的,還有一個就是我。我好煩好煩!
楊柳飄飄(女,33歲,網站版主):我33歲了,還沒結婚。可是情竇初開時我就幻想著自己的婚姻:潔白的婚紗,1000朵玫瑰,王子般的新郎,天堂一樣的家園……但是,要找一個理想中人真的挺難!我談了幾次戀愛,一到談婚論嫁的時候,我又改了主意,男朋友都覺得不可理解,我瘋了?
彭鴻:以前我想結婚的時候,身邊沒有中意的人;現在,有了愛我的人的時候,我又不敢真的邁進婚姻的殿堂。我經常和朋友們爭論這樣的問題:不結婚對我們這樣的上班族到底是不是明智的選擇?我身邊王老五一大把,這也算是我不結婚的一個理由吧。
楊春梅:其實,有多少人不渴望結婚的?當然想。但是,這樣的男女又大都學歷較高,要求不低,別人會望而卻步。就這樣一天一天拖著。
楊柳飄飄:不結婚有什么大驚小怪的?我到了這把年齡還沒有把自己嫁出去,不少人認為這有點“另類”,但我無所謂。
胡國富:我還是想早點成家的。面對別人的詢問、不解、猜測,我感到無奈,但仍然在尋找,尋找那個可以托付終生的人。拜托各位幫我介紹介紹……
【相關鏈接】
國外“不婚族”調查
美國在美國,愈來愈多的離婚女性不再婚。據美國統計局和全國健康中心調查,美國的職業女性,離婚之后樂于過獨身生活而不再結婚的人數正在增加。40~50歲的不再結婚的獨身男女,1970年為150萬人,1991年上升到610萬人,其中婦女占2/3。已有10年未再婚的48歲的醫生亞爾解釋說,以前結婚要求女性作很多犧牲,支持丈夫工作、生兒育女、照料家庭,女性總是把自己放在后面。離婚之后,不少女性擁有了自己的人生,這種新找到的自由她們舍不得放棄,當然也有找不到合適對象的緣由。對性的自由態度也是她們避開再婚的一個原因,擁有臨時或長期的男性對象的女性也不少。也有人認為,保持高質量的性關系遠比結婚好。
法國15年前,單身婦女的形象往往是寡婦和老年婦女,而如今,34歲以下獨身婦女人數不斷增長。25~39歲獨身男女總數中,男性占多數(男性1600萬,女性1107萬)。由此可見,法國不缺男子漢,只是他們不熱衷于結婚。
日本日本近幾年出現一種新的趨勢:單身、不嫁的職業女性顯著地增長。她們選擇經濟獨立和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不愿做丈夫或家庭的奴隸。這種新一代日本女性人生觀的形成,是和日本經濟發展分不開的。女作家吉廣紀代子寫了一本書叫《非婚時代》,非常暢銷。書中反映了日本女性對婚姻、家庭、子女的新觀念。像吉廣紀代子這樣的新女性,今天在日本日益增多。日本25~49歲的女性中離婚者占16%,特別是25~29歲的未婚女性占很高的比率。5年前,這個年齡的女性未婚率占25.5%,今年上升為30.6%。這種“女大不嫁”的事實,反映出日本職業女性對婚姻價值觀念的改變。過去,日本一個女孩子在20到23、24歲之間是擇偶的黃金時期,到了28、29歲,就感到有點彷徨,選擇的條件不得不有所降低,只要有差不多條件的也愿意早日出嫁。否則,她在家庭、親戚、社會中間,就會受到無形的精神壓力,冷嘲熱諷,難以忍受。今天的日本女性逐漸摒棄這種觀念,她們拿定主意,寧愿獨身。
意大利意大利南部山村瓦斯托吉拉爾迪除了盛產著名的莫澤雷勒奶酪外,還盛產“王老五”。這些“王老五”寧愿釀酒、踢足球、上山打獵,也不愿成家立室。當地行政長官擔心人口老化,已向村民發出最后通牒:無意結婚的村民需要繳付單身稅的代價,直至他們結婚并生兒育女為止。(阿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