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給現代沖鋒槍排行,德國的MP5一定是“冠軍”,“亞軍”就是以色列的“烏齊”了。“烏齊”在20世紀50年代初一問世,就以其優良的可靠性和操控性受到了許多國家的關注,一時間,歐洲、非洲、亞洲等20多個國家的軍隊、警察和特種部隊紛紛裝備。就是在港臺警匪影視片中我們也會經常看到“烏齊”的身影。可見“烏齊”在世界沖鋒槍家族中占有重要的一席。
戰勝“卡拉”
1948年,猶太人終于建立了以色列國。為了鞏固剛剛建立的政權,以色列的頭等大事是建立獨立的國防工業,以滿足日益壯大的軍隊對武器裝備的需求。為了適應沙漠和山地作戰環境,以色列開始研制新式沖鋒槍,以取代仿制的英國9mm“司登”沖鋒槍。當時,有2種槍參加了選型競爭,它們分別是機匣呈方形的“烏齊”和呈圓形的“卡拉”。“烏齊”的研制者當時還是一位小人物,名叫烏齊·蓋爾,是一名國防軍中尉。他從1949年開始以捷克Vz23系列沖鋒槍為基礎進行研制,到1951年完成原型槍設計。“卡拉”的研制者卡拉則是一位國防軍少校,他在1948年開始設計時采用的是傳統式結構,但后來也更改為類似于捷克Vz23系列沖鋒槍的結構。1951年,卡拉少校也完成了原型槍設計。兩型沖鋒槍的共同特點是:采用包絡式槍機,槍管被槍機包住,彈匣插入握把中。這種結構的好處是大大縮短了全槍長度。
▲9mm標準型“烏齊”沖鋒槍。如換成木質槍托,則成為固定托型“烏齊”
“卡拉”沖鋒槍的零件制造精度比較高,因此生產成本也較高。另外,沙土等污物進入槍內也容易卡住槍機,影響槍的正常使用。而“烏齊”對零件精度要求不太高,許多零件是鋼板沖壓件,成本較低,便于批量生產。尤其在以色列所處的多沙漠和山地的作戰環境中,“烏齊”明顯優于“卡拉”。因此,以色列國防軍更青睞于“烏齊”,于1952年正式采用并作為制式沖鋒槍裝備部隊。
標準“烏齊”沖鋒槍槍托打開時全長650mm,槍托折疊時長470mm,不帶彈匣時全槍質量3.7kg,帶實彈匣時則為4.29kg,槍管長260mm,槍管有6條右旋膛線,膛線導程254mm,初速400m/s,有效射程200m。
結構性能
開膛待擊,前沖擊發
“烏齊”沖鋒槍發射9mm巴拉貝魯姆手槍彈,由25發直彈匣供彈,開膛待擊。開膛待擊的好處是可防止槍管過熱走火,但同時射擊精度會受到影響。不過其射速較高,火力猛,能保證射擊效果。

“烏齊”采用自由槍機式自動方式,但采用前沖式擊發方式,即在槍機尚未復進到位前擊發槍彈,槍機在擊發瞬間的慣性部分可以抵消后坐沖量,從而可使槍機質量比靜止擊發的自由槍機式槍機質量減小一半。機匣為沖壓件,其兩側有數根縱向肋條,可提高機匣強度和容納沙土等污物,確保了在惡劣環境條件下機構動作的可靠性。機匣前端焊有96mm長的槍管定位襯套,襯套前端外表面有螺紋,可與槍管固定螺帽連接,從而可靠地定位。機匣前后端都焊有Π形鋼,起加固作用。彈匣插在小握把內,既便于夜間更換彈匣,也可對超長彈匣起定位和支承作用。槍托由鋼板經沖壓而成,由下向前折疊。
“烏齊”的自動循環過程與通常的沖鋒槍基本相同。由于采用前沖擊發,彈匣口部的一發彈與槍管軸線成一定角度(見上圖),使槍彈未完全進入彈膛前,底火不會對正擊針,形成了擊發前的機械保險。
保險、發射和擊發動作可靠
該槍設有手動保險、握把保險和拉機柄保險3種保險機構,可確保攜槍、待擊或射擊時的安全性。快慢機上標有A、R和S標記,分別表示連發射擊、單發射擊和手動保險3個位置。
握把保險卡筍位于扳機的右側(單發桿旁)、阻鐵下方。握把保險不壓到位時,可阻止阻鐵下降,使槍不能待擊和擊發。
拉機柄槽中還有1個棘齒保險,它會將槍機掛住,只有當拉機柄后退到位后,卡環移到最前方,槍機才能復進,推彈入膛,這樣就避免了發生槍跌落“走火”的事故。
▲“烏齊”手槍不完全分解
扳機外形呈“┐”狀,短臂為扳機,長臂為向前傾斜的扳機連桿。扳機連桿前端有單發桿。阻鐵為雙叉形,單發桿位于兩叉之間。

當快慢機裝定于全自動位置時,扣壓扳機,扳機連桿向下并帶動單發桿下降,單發桿將阻鐵壓在下位。只要不松開扳機,阻鐵就不能上抬,槍機便可無阻擋地進行往復運動,直至彈匣中的槍彈打光為止。若在射擊過程中松開扳機,單發桿隨扳機連桿上抬,阻鐵上升,槍機被掛在后方位置。
當裝定于半自動位置時,扣壓扳機后,單發桿不僅向下而且繞快慢機軸轉動。這樣,單發桿便從阻鐵兩叉之間滑出,阻鐵隨之上抬卡入槍機底面的待擊卡槽。若要再次擊發,必須松開扳機使單發桿向后轉入阻鐵兩叉之間重新與阻鐵扣合。此后扣壓扳機可發射下一發槍彈。
▲9mm“烏齊”手槍握持狀態,張開右手,握把保險打開,快慢機位于握把上方,“S”為保險,“F”為半自動
完整的槍械系列
與德國的MP5一樣,為了滿足不同戰術環境需要,“烏齊”也陸續推出了多種變型槍,包括小型“烏齊”沖鋒槍、微型“烏齊”沖鋒槍、“烏齊”手槍等,從而形成一個較完整的槍械系列。

1983年,“烏齊”的生產商——以色列軍事工業公司感到標準型“烏齊”沖鋒槍在一些作戰場合顯得太大、太重,同時為了滿足國內外客戶的需求,決定研制小型“烏齊”。小型“烏齊”比標準型“烏齊”緊湊且質量小,但基本結構與標準型“烏齊”一樣。所不同的是,槍托為單支桿狀向右側折疊;槍管前方右側銑有2條噴氣斜槽,既防止了連發時槍管出現的右偏傾向,又減小了槍管的跳動。小型“烏齊”空槍質量2.7kg,槍托打開時全槍長500mm,槍管長197mm,槍管有4條右旋膛線,供彈具除了可用標準“烏齊”的25、32、40發彈匣外,還有一種20發的短彈匣專供小型“烏齊”使用,這種彈匣比握把略長,便于隱蔽攜帶,特別受到保安人員、刑警和突擊隊員的青睞。聞名于世的以色列“摩薩德”特工,裝備之一就是小型“烏齊”。1987年,該槍出現了一個重大變化,即放棄了前沖擊發原理,采用浮動擊針原理,槍機復進到位擊發。據稱,該槍可靠性與精度保持了“烏齊”沖鋒槍的水平。
1986年以色列軍事工業公司又推出了一種微型“烏齊”,該槍是“烏齊”沖鋒槍的進一步小型化,主要供警察和保安人員使用。微型“烏齊”結構稍有改變,折疊后的槍托位于機匣的左側;僅配用20發彈匣;由于射速較高,在槍機內填充了鎢塊以增加質量,目的是射擊時易于控制。其空槍質量2kg,槍托打開時全槍長282mm,槍管長117mm。
除了小型“烏齊”和微型“烏齊”外,還有一種“烏齊”手槍。“烏齊”手槍原打算作為民用槍,但軍隊和警察也在使用。其基本結構與“烏齊”沖鋒槍相同,部分零件能與沖鋒槍互換,僅能半自動射擊。與常規型手槍相比,該槍顯得笨重一些,但其具有沖鋒槍的主要特點,而且具有較大的容彈量,形狀、大小適于雙手握持射擊,快速射擊時易于控制。“烏齊”手槍全長240mm,不帶彈匣時質量1.65kg,帶實彈匣時質量為2kg,槍管長115mm,槍管有6條右旋膛線,膛線導程254mm,初速350m/s,有效射程60m。
走向世界
“烏齊”系列沖鋒槍大量采用沖壓、焊接工藝,以及抗熱性能良好的塑料,具有結構緊湊、動作可靠、勤務性好和成本低廉等特點。與世界上其他沖鋒槍相比,“烏齊”無論在性能上還是在結構上都比較先進,因此至今在世界上仍有廣泛的市場,除以色列作為制式武器外,德國、南非、美國等許多國家以及我國的臺灣都將此槍作為警察、特種部隊的裝備。◆
(編輯/何懿)